提要:外语教学法流派众多 , 但各个流派没有哪一个是完全从各个角度都优于另一个的 , 需要的当是博采众家之长 , 并结合我国实际 , 积极着手建立既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 又有利于学生培养交际能力的适合于我国外语教学发展近况的教学理论和模式。为把外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进一步探讨和探究我国自己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 已是迫切解决的首要任务。 众所周知 , 外语教学法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正如其它学科一样 , 有其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随着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长足进展 , 外语教法的发展 , 适应于不同的实际需要出现了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虽然各教法流派及众多的教育专家学者们对外语教学法体系的观点、看法与展望不尽相同 , 但在它的发展历史中 , 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决定性因素 , 即: 外语教学法作为对外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解释而总结概括出的教学规律 , 以指导外语教学再实践这一过程为目的的理论体系 , 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变革、完善的。可以说 , 外语教法的各个流派没有哪一个是完全从各个角度都优于另一个的。因此 , 对外语教法流派的各自优缺点的研讨 , 不可以失之偏颇 , 而应从我国当前的外语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实际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出发探究出一条适应于教学体系发展的最优化的 , 适合于我们自己的最佳途径。本文旨在对外语教学法中的几个主要流派进行一些略论和比较 , 进而在我们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上做一点尝试性的研讨。 从历史的角度看 , 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起步较晚 , 从方式上直接受到欧洲、前苏联及当代美国教法流派的作用 ,18 世纪以前 , 在欧洲已有把拉丁文和希腊文做为外语进行教学的历史。当时的教学措施主要以提高学生阅读和翻译以古拉丁语和希腊语写成的文学作品、哲学书籍等为目的。重视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 而不强调听、说方面的交际操作能力 , 这种教法被定名为语法翻译法 ( Grarnrnar Transta2tion Me - thod) , 由于语法翻译法的片面性 , 即重书面、不重口语能力的培养训练 ,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开展 , 已不能适应需要。这样 , 在 19 世纪末 , 德国教育家菲埃托 ( Y•W• Vietor ) 首先发难 , 提出“Langusge teaching muit becompletely reformerl” , 这样 , 在欧洲掀起了直接教学法。直接法是针对翻译法的不足和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否定了对目的语 ( target Language) 的直接翻译 , 排斥本族语。强调目的语与所需表达事物间的直接关系 , 坚持外语教学中听力、口语领先 , 而阅读与写作属后的准则 ,并主张以学生自己归纳为主的语法律习方式。直接法以其独特的优势作为新的教学法而被人们所接受。但可以说它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虽然直接法有利于外语实际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 , 但却忽视了语言自身规则系统在外语学习中的指导影响 , 因而不利于读写能力的培养。所以 , 在实践中 , 一些教育家们又反过来吸收了翻译法中利用母语 , 适当地进行翻译的教学思想。这样 , 在一些教学的实际操作中 , 就体现出了上述两种教学法优势互补的局面。 直接法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作用下 , 发展为听说法(王德春 1990) 。听说法脱胎于直接法 , 沿袭了直接法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习惯 , 以听说为主 , 让学生自己从掌握的语言材料中总结出语法规则等教学准则 , 比起前者 , 它更侧重于句型操练 (driLLing) , 后来 , 听说法随着现实需要及教学设备的改善进而发展成为视听法 ,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视听能力 , 即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听说法把语言惯得看成是一种反复实践所形成的自动反应 , 从而形成语言习惯。在这一点上 , 它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培养 , 受到了继起的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猛烈抨击。认知教学法 (cognitile Learning approach) 在理论上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天生而来的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2petence) , 这种能力具有普遍性。它使得语言学习都能够从有限的规则与句型中生成无限的语言实际应用 — — — 话语。认知法以英语句型为主进行句式结构的转换 , 其优点在于能激励学生去创造性地“生成” 、应用语言。在这点上 , 远比听说法通过大量规定下的句型练习来掌握语言规则要好得多 , 但这两种教学法都建立在以英语句型为中心的基础上 ,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脱离语言的实际应用 , 学生以核心句型为出发点所创造的句子往往生搬硬套 , 从而背离实际的语言环境 , 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为了适应于语言教学 , 更好地服务于实际交流 , 英国的一些语言学家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创立了为现在外语教学界所十分推崇的交际法 (communicative Method) , 它把实际情景作为教学的主要措施 , 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 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强调句单位教学 ,在话语中恰如其分地使用语言。交际法虽也主张以语法为纲 , 但不排斥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影响 , 认为借助母语进行语法讲解是有利于外语学习的。在这点上 , 吸收了语法翻译法中的优点。虽然交际法主张语言学习从功能到形式 ,从意念到表达 , 它的基础不仅建立在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上 , 而且也建立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上 , 因为它承认人的大脑先天就具有掌握语言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在外语学习上同样发挥影响。从上述可以看出 , 交际法脱胎于诸多教学法并吸收了多家流派的优点 , 它以实际交流为目的 , 形成了外语教学法中的新格局。但交际法不是绝对完整和完美的 , 它的缺点也日益显露出来。首先 , 它以意念为纲 , 而这个意念大纲本身是难以达到完美地步的。其次 , 实际交际中的有关因素变化无穷 , 往往一种意念内包含许多繁杂的功能项目 , 如心态变化等。所以 , 教材上的情景项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上述可以看出 ,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 , 过程是一条从无到有 , 从简单到复杂 , 从单一到综合交叉的道路。各流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和不可否认的缺憾。因为随着对外语教学要求的提高和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 , 外语教学法势必会不断更新、改善。从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历史演变来看 , 没有哪一种教学措施被公认为是完全科学和正确的 , 没有哪一种措施是长久不衰的。目前 , 可以说交际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外语教学的一大方向。 综上所述 , 外语教学法正在发生一场重大变革 , 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措施已受到现代教学理论和流派的严重挑战 ,这是外语教学法发展历史上的必然现象和结果。如果我们单独地沿用某一理论和措施 , 必会失之偏颇。为此 , 现已有专家和学者开始收取各家之长 , 结合我国实际着手建立既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 又有利于学生培养交际能力的适合于我国外语教学发展近况的教学理论和模式。提出在外语教学中结合我们的目前实际情况的“综合法” 。但综合哪些内容和创立哪些内容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有理论体系的具体措施 , 它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适应学生特点而又是行之有效的等 , 还是众说纷纭。但就目前来讲 , 在外语教学中使用“综合法”确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几点浮浅看法如下:首先要把学生从教师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影响。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体特点 , 根据自己的具体环境、心理状态、学习目标、思想性格去确定自己所学内容、进度、措施等。教师进行组织指导、解疑、教授学习措施等 , 尽可能地在学生完全“参与”的前提下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 , 因人选材。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目的 , 不同背景 , 不同性别 , 甚至不同性格来编写适合他们的各种外语教材。这样做当然并非易事 , 但可避免受一套固定教材的约束 , 使学生从被动的随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要以社会实际生活为基础 , 照顾到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等诸因素 , 编写各种不同类型的教材、辅导资料、录音录像带等多,英语论文,英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