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外,还必须使学生具备另外一种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称之为第五种能力。为了使学生获取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应融入跨文化知识教学。文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涵义、跨文化教学的准则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施展跨文化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我国已经加入WTO ,各行各业都在致力于与国际接轨,对外交往明显增多,英语在许多场合起着国际通用语言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教学与运用。同时,教师们也发现,要使自己培养的学生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只教语言是不够的,它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我们知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相应的文化因素,以跨文化意识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1. 0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涵义及其影响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顾名思义,就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的能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必然存在着文化异同,在有的情况下,这一异同会很明显(如东西方文化之间) ,表现为不同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而有文化异同就会造成交际障碍。理解和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这种障碍,使交往获得成功。我们认为,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有两个影响,一是有利于消除交际障碍和磨擦;二是有利于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加上交际双方缺少跨文化交际知识,必然会引起交际障碍甚至磨擦。比如,中国人的谦虚,可能被英美人视为“虚伪”;英美人的干脆,可能被中国人视为“冷漠”;中国人的热情,可能被英美人视为“繁琐”;英美人的许诺,可能被中国人视为“骗术”;中国式的关心,可能被英美人视为“好为人师、多管闲事”,等等。要消除这些交际障碍,必须要掌握跨文化知识,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异国文化教育的过去与现在,略论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因素,并有助于我们反省自身文化。而一旦将本民族文化置入世界环境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比,我们就有可能发现本民族文化要健康发展还需要补充什么养分。有了这种对比略论,作为学生就可以增强其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2. 0 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跨文化教学准则近年来,虽说不少英语教材在选编上融进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也灌注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意图,但是在“应该以跨文化意识组织外语教学”这个问题上,还远未形成共识,忽略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这一简单的道理。对外国语言中所包涵的深层文化及其对学生的作用缺乏认识。从而使得有些英语教师只注重课文当中的语法点、词汇量,至于该课文介绍的对于英语的文化知识却往往被忽略。而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区分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外语教学专家认为后者的性质更为严重。N.Woltson 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关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比如,我们问英美人“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What’s your job ?”这些问题在语法上都是正确的,可是提问的内容涉及到英美人的私事,违反了他们的规则。使他们误解中国人爱干涉他人的私事,从而造成文化障碍。因此,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英语学习能力也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语言应用能力(听、说、读、写)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跨文化知识教学能力。那么,在课堂上如何融入文化知识? 跨文化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 我们认为可以遵循以下递进的教学准则: 1) 一般认知准则。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一般认知准则,就是要求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有所知,强调认识而不是实践。文化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认识、了解有关目标文化知识。树立掌握目标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特点及它们的区别的意识,对目标文化有一种探讨的心态。其中也包括语言及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蕴含。 2) 改造吸收准则。改造吸收准则就是在认同英语文化中对本土文化有益的东西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变革、同化,让英语文化中的有用部分逐渐变成本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信息革命的飞速发展,文化从总体上正朝着全球意识下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从本质上讲,吸收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为了更加丰富本土文化,使本土文化更有特色。 3) 求同存异准则。求同存异准则就是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将本土文化和英语文化进行对照、比较,在找出相同点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发现异同,做到求同存异。在跨文化教学中使用求同存异准则可以加深对英语文化的认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向,可以帮助解释不同文化的行为,从而避免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解释别人的行为。使用求同存异准则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避免在交际过程中出现文化方面的错误。 4) 宽容发展准则。遵循宽容发展准则就是要彻底摒弃文化歧视。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形势下,要保存文化的多元发展、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理解,最重要的就是要推进不同文化间的宽容和理解。 3. 0 如何将跨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学 英语语言知识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而英语文化知识的融入则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一般观点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相关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外语知识,二是有关文化异同的知识,三是收集信息、消除误会技巧的知识。其中,外语知识是跨文化言语交际的首要条件。与英美人交往,如果他们不用汉语与我们交流,那我们只好用英语与他们交流,而且后者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前者。有关文化异同的知识是交际行为得体性的必备条件。比如社交称呼家庭化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特色。在中国,交际双方即使没有任何家庭联系,有时也相互借用家庭称呼,以示礼貌或尊敬,如小孩子称自己的父辈或祖父的人为“叔叔”、“伯伯”、“阿姨”、大爷、“奶奶”等。诸如此类的称呼,英美人听了不会有亲切感,更体会不到其中的敬意。因此,语言教学应该融入文化,但融入的内容、途径和进程必须结合语言教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英语程度的不同,分阶段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遵循上述跨文化教学中的一般认知准则、改造吸收准则、求同存异准则及宽容发展准则。具体可以设计为三个教学阶段。 首先是初级阶段。初级阶段主要指初中以下(含初中) 程度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个时期应主要介绍在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异同,以及在语言形式和应用中的具体表现,从而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如:在对别人的恭维做出呼应时,西方人并不象中国人那样马上用言语予以否定、客套一番,而会说“Thank you”。类似的还有称呼、问候、聊天及恭维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接下来是中级阶段。中级阶段主要指高中及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这个时期学生将较完整地掌握英语的语法知识,掌握的词汇量显著增大。针对这一特点,文化融入的主要内容可侧重介绍由于文化异同所引起的英汉词语、成语意义及应用方面的异同,使学生熟悉英汉语义的差别并深入理解英语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他们恰当应用这些词汇进行语言交际。比如:英国人用拿破仑兵败滑铁卢(Waterloo) 这一历史事件组成一个习语“tomeet one’s waterloo”来表示“最后的惨败”。中国学生如不了解其历史背景,就不能了解其含义及用法。又如,英国人多信仰基督教,人们常见,英语论文范文,英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