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培养“和谐”的人而努力[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本文在论述大学教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融人文素质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和谐” 的人的观点,认为融人文素质教育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关键,是改革传统思维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师生角
色的相互转换。

  一、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作为一种生活态度、 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能使人的人性和潜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并由此实践人的自由意志的主体性和自由、 平等、 博爱等人类的自由本性。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爱因斯坦主张“学生毕业离开时是个和谐的人,而不定是个专家” 。德国著名教育家洪褒特也说“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人性精神” 而且“ 只有一个完善的人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 。 [ 1 ]     事实上,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滑坡已在学术届乃至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当今大学生人文知识缺乏;不少学生“思辨能力 ” 缺乏症严重;而且学生本身在生活中表现的诸多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和不良行为也令人堪忧。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下滑已严重损害大学生“ 天之骄子 ” 的整体形象,甚至对社会造成危害。不仅随便旷课、 考试作弊、 打架斗殴、非法同居、 甚至抢劫凶杀这些恶劣行径都和大学生关系在了一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因其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力导致学生人文素质的下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改变这种近况,必须在教学中大力实施人文精神关怀,贯彻人文素质教育。

    二、 融人文素质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任何一门知识都蕴涵着丰富人文科学精神。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及其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可以成为在人文素质教育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方面的重要媒介。    首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科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正如钱冠连先生所说:“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 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具有民族性、 人文性。 ” [ 3 ]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学习外语除了学习语言,更是一种异邦文化的习得。“ 它涉及了目的语国家的历史、 地理、 制读、 文学、 艺术、 音乐及其生活方式的学习,同时它也是一种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 审美观等等的学习。 ” [ 4 ]通过它,不仅能掌握语言技能本身,而且能够开阔视野、 丰富阅历、 增长见识,从而陶冶情操、 升华人生境界。    另外,大学英语教育具有授课时间多、 人力物力投入大、 对学生作用广泛等特点,在整个大学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有着很大的舞台。在小班教育中,若能很好地结合教材本身、 精心设计好课堂内外各项教学活动,可以做到在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 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其思考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应该是学生不但学会了如何运用语言,还能深刻感受到体现在教材中的字里行间的人文精神,使其心灵受到震撼,并能自觉主动地把这种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 5 ]陶继芬先生也说,利用英语教材题材的多样性,把英语课堂当作人文教育的基地,是个好办法。 [ 6 ]

    三、 师生角色的转换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改革思维模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实现角色的转换。
     1、 教师角色的转换
    实施人文关怀,外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必须从传统“ 填鸭式” 教学中知识灌输者和课堂主导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担当起知识传授的筛选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组织者和引导者,技能训练的导演,舞台演员提词,教学过程的监控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真正把知识的传授、 语言技能的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是始终融知识、 能力、 素质为一体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渊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敏感的文化洞察力。这样才能在教学内容方面精选出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内涵的知识信息,并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通过教材中的文化知识、 名人典故、 风俗习惯、 历史背景、 伦理道德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堂的设计和展开则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自信、 积极、 乐观的人生态度为目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对人类潜能的开发,强调人际联系和个人感情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作用,认为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气氛,学习者只有在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语言或其知识。 [ 7 ]     而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因此,平等的师生联系很重要。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应该在教学措施上进行改革。用启发式的、 生动的、 灵活的、 多样的、 新颖的、 有创意的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训练其观察、 记忆、 想象、 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游戏、 讲故事、 表演、 对话、讨论、 调查、 多渠道查阅和处理信息等活动都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教育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 告诉我,我就忘了;教我,我就记住了;让我参与,我就学会了。 ” 语言技能是学生实践出来的,人文精神的内涵也要靠学生自己的体验和领悟。活动的过程中,舞台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可以是幕后的导演,监控整个表演;偶尔可以是舞台演员提词,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提示;甚至是台下的观众,活动进展顺利时只需要安静地观看。     学习效果检测方面,使用多年的标准化英语考试妨碍了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懒于思辨的习惯。考试应该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又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摸底,更应该是学生发挥自己创造性思维和提升人生境界的手段。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新的、 多样化的学习质量评估模式。笔试的题目不能太客观化,且标准答案不可能限制太死。题目尽可能是开放式的,要为学生留下充分发挥主体性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掌握好学生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多采用能力性的测试;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学生的外部表现,如学习纪律、 作业成绩等,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 学习习惯等。笔试、 口试和平时成绩应该结合起来。学生课堂上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应该作为判断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 学生角色的转换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已形成了过分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习惯于被动学习和不善思考。正如付培立先生所说,这无形中把大学英语这一培养外语能力的素质教育转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授课,且效果并不理想。 [ 8 ]    这与人文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不利于培养其独立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更不用说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要改变近况,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角色的转换,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大胆表演者、 社会各种现象和问题的积极思考者、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 网络环境下良莠知识的甄别者等。
     首先,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中来。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就要求学生亲自体验语言习得的过程。另外,大学英语教材大都选编保持原文风貌的西方国家出版的著作,其中不乏语言精炼、 文字优美的佳作。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世界各民族的人文文化,投身出时代的人文精神,如自强不息、 勇于开拓、 鞭挞黑暗、 颂扬友爱等。全身心地投入、 用心体验,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