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 ,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了解与自主学习相关的语言学习观以及实现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 ,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引导者、 组织者、 解难者的影响 ,也有利于教师积极地介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提高学习效率 ,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1.引言
在语言学习探讨领域 ,近年来对于 “自主学习” 的探讨越来越多。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的重要产物之一是对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影响给予了较多关注(Wenden 1998) 。这种从教师向学生重心转移的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课程设置本身不断向以学生为中心这个目标靠近的结果 ,这种重心的转移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权力分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 ,自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把握自己的学习进程。然而 ,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已无存在的必要 ,把自主学习理解成 “自学” ,是对自主学习的一种曲解。自主学习只是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有了新的定位。此外 ,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 动态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静态的、 一旦达到目的就一劳永逸的过程。为了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拥有更大自主权 ,需使他们认识到一些对自己可能有用的策略(Holmes & Ramos 1991) ,并最大限度地鼓励自主学习。
2. 自主学习的定义
2.1 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至少用于以下五个方面:1) 学习者的学习完全依靠自己; 2)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学到或用到的一整套技能;3) 一种与生俱来的、 却被单调而重复的教育方式所抑制的能力;4) 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所行使的责任; 5) 学习者确定自己学习目标的权力(Benson & Voller 1997) 。 值得注意的是 ,自主学习可以看做是一个背离教育常规的社会过程 ,一种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权力再分配和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者角色的再分配。在有关自主学习的文献中 ,我们常可以看到诸如 “独立” 、 “语言意识” 、 “自我指导” 之类的词 ( Sheerin 1991 ; van Lier1996 ; Candy 1991 等)被用作自主学习的同义词。在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的问题上 ,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之间始终未能达成共识。Lit tle (1991)认为 ,自主学习 “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联系问题 ,即一种超越、 批判性的思考、 决策、 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 。因此 ,他认为不能把自主学习看成是新的教学措施 ,而是学习者把握自己学习的能力。更具体地说 ,就是学习者能够独立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 学习目标、 以及学习内容和措施 ,并确定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的能力。 2.2 自主学习者的特点 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 ,学习被看成是学习者自发地与外界相互影响的产物。学习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一个 “积极地从所发生的事件中寻求(甚至强加)意义的创造性过程” (Candy 1991) 。自主学习者有以下一些特点(Wenden 1998) : 1) 自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策略有很好的了解; 2) 自主学习者对手头的学习任务采取积极的态度; 3) 自主学习者愿意冒险 ,即不惜一切代价用目标语进行交际; 4) 自主学习者既注意形式 ,又注意内容 ,即对准确性和贴切性予以同等的关注; 5) 自主学习者将目标语变成一种独立的参照系统 ,愿意对那些不适合的假设和规则进行修正 ,甚至摈弃; 6) 自主学习者对目标语持一种容忍的、 友好的态度。 上述特点成为自主学习者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其他因素有学习者的需求、 动机、 学习策略、 语言意识等。自主是一个过程 ,而非一种结果。
3.自主学习的条件
自主学习决定于个人的特性或特征。自主学习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这些条件包括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动机、 态度以及有关语言学习的知识等等。 3.1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来帮助自己理解、 学习或保留新信息的特殊见解与行为 (O’ Malley & Chamot1990)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人所采取的策略和学习风格会部分地反映其个人的偏爱 ,而不是其天赋的才能(Skehan 1998)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 “直接对进来的信息起影响 ,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去处理信息” (O’ Malley & Chamot 1990) 。学习者所使用的认知策略有重复、 归纳、 推断、 转换、 提问等等。元认知策略是用来计划、 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的技能 ,是对于学习的策略 ,而不是学习策略本身。元认知策略包括定向注意、 有选择的注意、 自我监控、 自我评价、 自我强化等。在计划阶段 ,学习者确定自己的目标 ,决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在监控阶段 ,语言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起到一个观察者和监督者的影响。在评价阶段 ,学习者对使用了某种策略的结果进行评价。 3.2 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 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任务 ,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只是从他们所接受的语言输入或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最佳策略的角度来考虑的。学习活动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学习者对世界、 尤其是对学习活动所持的态度 ,取决于学习者对自我的态度 ,以及他们的学习愿望(Benson & Voller 1997) 。换言之 ,语言学习中情感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诸多的社会变量、 情感变量中 ,自尊和学习愿望是二语(或外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这两种情感帮助学习者克服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Tarone & Yule 1989) 。在语言学习中有两种态度至关重要 ,一种是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持的态度 ,第二种是他们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能力所持的态度(Wenden 1998) 。如果学习者错误地认为语言学习只有在传统的课堂里由教师指导、 讲授、 并组织活动 ,而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思路才能成功 ,那么他们就会对以培养自主学习为目标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动于衷 ,甚至有抵触情绪 ,他们的成功几率也就会因此而减小。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 ,态度是 “学习者对自己、 对他人、 以及对自己所处文化(或目标语文化)的看法的一部分” (Brown 1987) ,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 ,而消极的态度则会减弱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包括实现某个目标的愿望、 为了实现该目标所做的努力、 以及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满意度。学习者的动机因人而异 ,程度也不同。学习动机有工具型动机和综合性动机之分。带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把外语作为一种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谋求一种收入颇丰的职业的手段 ,而带有综合性动机的学习者所感兴趣的是目标语文化 ,他们想了解目标语群体 ,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3.3 自尊 自尊是指学习者对自身价值的判断。一个有着很强自尊的学习者不会因教师的负面评价而泄气 ,而缺乏自尊的人则往往对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能力持消极态度 ,从而使自己的认知表现越来越差 ,反过来又进而证实了他自己的观点 ,即自己不具备学习的能力。综上所述 ,学习策略、 学习者的态度与动机以及学习者的自尊直接作用到学习者是否愿意把握自己的学习 ,以及他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 ,因此,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