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外语必须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指出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并且指出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相应地也提供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准则和具体措施。       一、引言      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层面。一般来讲,语言与文化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联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反映着某种文化,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毫无疑问,如果学习外语的学生只机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对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不了解,同时也缺乏一种跨文化意识,那么他是无法正确理解和得体地应用这种语言的。      二、跨文化意识的概念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差异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差异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通常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认知;三是通过理性略论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1]。这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本领。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入”对方的心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化融入”是在部分认识异文化异同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异同的意识,加强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关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当他或她接触异文化时,应根据所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调动自己对异文化的敏感性,也就是语言学习者必须注意要理解和应用目标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近况      正如许多专家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就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它涉及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说到底,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是一种鱼和水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属于文化的范畴,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同时语言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   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选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英语论文,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同时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之语,也就是他们的社会文化。   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每一个语言现象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比如词汇学习中除了记忆词汇的基本意义外,还应包括其情感意义、地域色彩等,教学中应该注意讲解文化背景知识,并对中外文化异同进行对比略论,使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的理解。同时,跨文化意识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正确的应用语言。而且,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   虽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但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近况却并不令人乐观。   近年来,虽然不少教材在编排上融进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英语论文范文,也灌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意图。但是在“外语教学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和“必须以跨文化意识组织外语教学”这两个问题上,还远远未形成共识。甚至到当前仍有一种极端的说法:“语言课只能讲语言知识,外国文化是文化课的任务”。全然不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对外国语言中所包含的异民族性、世界观等深层文化缺乏认识。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抽象理论略论多、具体感悟少,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大学英语的教学成了英语应试教育的练兵场,为了四、六级的过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导致学生把语法律习和词汇学习当作学习英语语言的全部。由于应试教育是为考试展开教学活动的,它注重强化的是训练式教学,因此,分数便成了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标准,这个理念限制了教学手段,使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外语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学生的语言使用不得体,这是跨文化异同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异同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而文化错误则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      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准则、途径      针对非英语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近况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准则,采取一定的手段,积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Seelye, H.N.(1989)在其作品“Teaching Culture” 一书中提出了几个实际教学准则:(1)通过所教的语言了解文化 (2)使文化行为成为每课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3)让学生获得取得相应社会经济地位的能力(4)让学生对自身文化及目标文化均有所了解 (5)要认识到并非所有文化教学都要改变学生自身的文化行为,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的行为是受其文化作用的,并应对其表示理解[2]。国内的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也都相应地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准则,即适应性准则、阶段性准则、交际性准则和渗透性准则。适应性准则要求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导入的文化内容与英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应突出语言的生动性,情景的真实性,材料的生活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了解自己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也给予理解和尊重,从而促使其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阶段性准则是指文化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教育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文化内容的本质。交际性准则是指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交际教学法,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这样文化通过语言的交流得到传递和沟通,语言通过文化的渗透得到合理的交流发展。渗透性准则强调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教学灌输 , 而应该在语言的交流、情感的表达中体现出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 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当代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不再是一个知识面单一的孤立个体,而是将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材。这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文化的因素。课文内容往往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建筑、地理、工业、农业等,并且课文信息量大,能生动地再现中西文化的异同,可读性强。教师在备课时和上课时若具有强烈的人文思想和文化知识,那大学英语课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交流,就会变成具有很高欣赏品位的艺术赏析课。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教育观、文学修养、价值观、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了教师利用教材之外,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从英语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3]。具体而言,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下措施:   1)对比法:可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风俗习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如南京的长江大桥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又如,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你感觉怎么样?你想要什么?而西方人往往从自身出发,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再有如中西方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中国认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