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 理论与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外国文学教学的模式和措施随着教学理论和认知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文章在探讨我国当前外国文学 教学措施的基础上,应用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 研讨了构建新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 人文精神的有效措施。 从我国教学的近况来看,外国文学教学大体 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将文学当作探讨的材 料(literat ure for study) ,阅读文学是希望在文学 的学术领域中获取文学能力方面的资格,对文学 传统及文学批评理论要有所了解,并且能使用文 学专门之术语进行讨论,这对第二外语的初学者 是一种挑战。第二种情形是将文学当作一种学习 第二外语的资源(literat ure as a resource) 。文学 是一种学习第二外语的资源,可提供语言学习的 机会,使学生从外国文学教学和阅读中培养语言 能力( language competence) 、提高文学著作欣赏 的能力和综合的文化素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 外国文学教学的模式与措施的探讨。我们要摆脱 教材处理过程中的习惯性思维,重视学习者的智 能发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教学与基于 任务学习模式。每个希望把自己的学生引向智慧 之宫、引向文学殿堂的教师,都不应该拘泥于成 说,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动用各种手段, 发挥自己的长项,使文学著作教学措施丰富多彩。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 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 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 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 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的表现。外国文学作为 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 的提高、文化品格的塑造和文化精神的定格都起 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学 既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艺术表征,也是大到民族小 到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具体体现。 “文学对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引领与洗礼是她得以 存在的最大理由。[ 1 ] ” 一、外国文学教学的模式 外国文学教学大致三种取向, 即语言取向 (language oriented) 、作者取向(aut hor oriented) 和读者取向( reader oriented) ; 三种模式,即文化 模式,语言模式( t he language model) 和个人成长 模式(per sonal growth model) [ 2 ] 。三种模式虽然 各有利弊,但若能融合运用,将语言教学与外国文 学教学视为一体,利多于弊。以下研讨此三种模 式: (一) 文化模式(t he cultural model) 强调文学价值在获取文化中累积之精髓与智 能,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文学历史中普遍存在 的价值,并且懂得欣赏与自己背景相异之文化和 意识形态,进而能了解文学传统之思想、感情与艺 术形式,文学在人文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二) 语言模式(t he language model) 采取以语言为基础的方式(language - based approach) ,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习者能应用自 己的语言知识,阅读文本,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 此模式也可以活动为导向,如cloze 练习、写作活 动、角色扮演等等,让学生能注意语言的用法,如 何经由语言形式,来诠释著作字里行间的意义。 (三) 个人成长模式(personal growt h model) 也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主要是研讨著作中与 读者经验相关之主题,藉以激发学习者阅读之兴 趣。因此著作选择以主题为主,较会考虑到学生 的兴趣,同时也会运用与主题相关之非文学类的 材料,提高学生兴趣。 二、外国文学教学的积弊及其改革趋势 我国英美外国文学教学的方式大都采用文化 模式,教师总希望透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文学作 品。受到第二外语教学法蓬勃发展的作用,考虑 到英美文学著作属于外国语文,其教学实施方式 会偏向语言模式;而西方文学批评中的读者反应 理论,也作用着外国文学教学的方向,教学实施方 式较偏好个人成长模式。换句话说,外国文学教 学趋势不再纯粹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考虑到读者 或学习者,整合以上两种模式或三种模式进行教 学。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及著作 为中心,教师肩负所有解释的责任,解释作者生 平、著作背景、文学成规、著作意旨、意象、人物个 性等等,学习者只要照单全收即可。英美外国文 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把 文学当作是一门专门的知识来传授,教师诠释的 方式与内容,可能因当时的文化气候而转移,如从 早期之强调文化背景及作者意图转移到新批评时 期的方式,研讨正文意象、含意,并统合著作中暧 昧之成分,以取得和谐平衡。但有一点未曾转移 的是,教师永远是主角兼导演,学生是听众,偶尔 参与演出也只是临时演员而已。传统式的、以教 师为中心的讲解方式,并不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也因此,文学批评中的读者反应理论,开始重视读 者的存在,没有读者就没有著作,同样的,英语教 材教法也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趋势。学生/ 读 者、正文、教师/ 读者是构成文学课堂的三要素,要 找出一个有效的教学组合,关键应该是在读者/ 正 文/ 教师的三角联系中寻找。换句话说,正文/授 课教材一直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读者/ 学习者一直 被忽略,重视读者/ 学习者可提高学习成效。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学课堂里,教师的地位 和角色也应转变。教师只是一个文学阐释的参与 者,而不是权威的或最终的裁决者,所以应该将过 去单向灌输改为双向交流,鼓励和尊重学生的阐 释,并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另 外,教师要讲授自己科研心得,与学生一起分享自 己科研成果的愉悦。这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的工夫是值得文学教师追求的境界。“入乎其内” 的关键乃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借表演家的行 话来讲,就是“演一人肖一人”,真正把握和体验人 物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观看教师的“演出”中深 受感动。“入乎其内”影响的是学生的感官,往往 不涉及形而上的理性认识。它是教学中最生动最 有趣的部分。“出乎其外”就是“超越”,是教师在 “入”的基础上,形成新观点的过程,也是体现教师 作为“第二作者”的独创性之所在。在这里,教师 要通过其略论活动确定自己的真实身份[3 ] 。 控制和权威是内在养成的而不是外在强加 的,教师的角色应是“ 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要求 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而是要求保持对权威的怀 疑,与教师共同探索。后现代主义者还反对泰勒 的知识旁观者理论,即假定学生与知识之间是旁 观者,知识被假定在那里,而学生则是准备按照传 递的方式接受知识的人,这种理论支持是一种逻 辑的、略论的、科学的思想方式。在课堂则是追求 一种略论的、说明的教学方式以获得精确性。但 另一种互为补充的方式--—隐喻的、描述的、存在 主义的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话和建构的 基础,作为教师应该把这种相互影响引入课程建 构之中。 学生的文学经验,即其阅读文学的学习经验。 对第二外语读者而言,此种文学经验经历不同文 化的生命情感、不同文化的行为模式、不同文化的 思维架构、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可说是一种跨文 化的经验,因此,从读者反应之理论及沟通式教学 法的观点,倡导“具文化觉知性”的外国文学教学 取向( A Cult ure - Aware Approach to t he Teaching of Foreign Literat ure) ,教师必须鼓励学 生亲自体验著作,与著作沟通,思索著作,检视自 己的反应,如此学生才得以进入著作的世界,建立 跨文化学习情境,获得个人学习经验。这种将学 生学习的经验与文化经验结合,并以沟通式活动, 如问题讨论、戏剧仿真、访谈、角色扮演等等让学 生亲身体会跨文化的经验,可以说是融合了文化、 语言及个人成长三种模式。 这里特别要强调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是 “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 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 的各种精神文,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