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在认真略论前人对大学英语中听力、口语教学探讨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指出加强听力、口语教学力度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法和实践措施。 关键词 英语听力口语教学 语言环境 训练措施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第二语言的探讨深入以及认知心理学发展对英语教学的作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听力开发和口语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影响。早在20世纪40年代,以Lado为代表的语言心理学专家认为:语言是由不同的语言成分和技能所构成,因而要想完成语音、语法、词汇等多角度的学习,就必须从听、说、写、译等多层次技能训练入手。尤其必须加强针对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的能力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1] 二、听力与口语的教学近况 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两种技能虽然日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语言学习者所重视。然而,从最能反映广大英语学习者语言技能水平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中可以发现学生们的听力与口语水平普遍较低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参差不齐。据有关部门统计,我们每年每次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的考生将近二万人,其中只有近57%的考生能够达到用英语就熟悉的题目进行口头交际。但这仅仅局限在四、六级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中,如果从每年参加四、六级考试的人数平均300万人来计算,那么,这2万人只占全部考生的1.5%,这种差距是显而易见的。[2] 三、综合略论 大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能力的普遍低下,显示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许多专家学者和站在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通过深入的调查探讨,指出当前大学英语教与学双方存在的诸多不足。 第一:教学手段落后。由于传统外语教学法强调学生应熟练掌握书面语言,主张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词汇和语法教学,教师在讲台上卖力略论文章的中心思想,句子的语法结构,学生在台下拼命抄板书,作笔记,课后努力完成作业。缺少必要的师生间及同学间的互动交流,忽视了对学生听力与口语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生的英语起始水平偏低。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时往往书写能力较好,听力与口语水平偏低,词汇量不足,加上一时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相当数量的学生担心说出来的英语不够地道,同学笑话,不敢大胆开口。 第三、思想认识不到位。持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的学生在就业中占有特别的优势,这使个别学生对听力与口语课的认识仅限于考四、六级,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过去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关于听力与口语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有些学生就热衷于“题海战术”,只对四、六级相关内容的重点知识感兴趣,肯下苦功死背英语单词,就是不愿意花点时间去练习听力与口语。 第四、测试方式单一。学生平时只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期中、期末考时再把平时课堂笔记翻翻,考四、六级时再努力加把劲,便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这种缺少日常交流测试锻炼的学习方式最终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五、师资水平有待整体提高。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师范毕业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他(她)们在日后的教学中大部分沿袭了前辈所教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自己又没有积极创新,认真摸索,从而引起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三、负面作用 大学英语中的听力口语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导致学生日常英语交流障碍,暴露英语教学质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矛盾日益突出。直接的负面作用就是加入WTO后,我们同国际的交流合作增多,而具有一定听力口语交际能力的人才偏少,即所谓的供求失衡,这显然不利于我们的改革开放,更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对英语听力口语教学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四、应对策略 根据语言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及学习心理学等综合理论,为了达到提高广大学生英语听力口语交际水平的目的,有必要应用学习策略来改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把促进教师的教,最终达到全面实现素质化教育。[3] (一)通过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认知是信息加工,问题解决和记忆的过程,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认知策略是个人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进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因此,第一节课必须开宗明义,向学生明确指出学习英语听力与口语课的重要性。告诉他(她)们: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四、六级考试对听力与口语能力的要求更高,学习这门课不仅仅是为了能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而且是为了以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更大的优势。我国加入WTO后同世界接轨,更多的涉外公司对企业员工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具有较强的英语文书阅读能力,还要求口头上能用英语清楚地表达意思,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重视。 (二)在改革教学措施过程中充分应用调控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