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式的概念
图式(schema,复数schemas, schemata)是一个理论性的心理结构,用来表征储存在记忆中的一般概念,即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图式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图式”并非一个全新概念,它本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最早由康德(Immannel Kant,1781)提出。他认为概念只有和个人的已知信息相关系才具有意义。康德把“狗”这个概念描述为一个心理模式,它可以以一般的方式来描绘一个四足动物的图画,而不用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单一的图画经验之上。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Sir Frederic Bartlett)认为,图式是个不断发生影响的既存知识结构。遇到新事物时,只有把这些新事物和已有的图式相关系才能被理解。从那时起,不同的学者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和概念来体现图式思想,如“框架”、“情景”、“方案”、“脚本”以及“模式”等。
对于图式的定义有很多,在M. W.艾森克和M.T.基恩著的《认知心理学》中认为(M. W.艾森克和M.T基恩著.《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一个图式是一族结构化的概念:通常,它涉及普遍性知识而且可以被用来表征事件、事件发生的顺序、知觉、情势、联系以及目标。在梁宁建的《当代认识心理学》中认为(梁宁建.《当代认识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I1月第一版),图式是人脑中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某范畴的事物的典型特征及联系的抽象,是一种包含了客观环境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在乐国安的《当代美国认知心理学》中认为(乐国安.《当代美国认知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所谓图式,通常涉及到关于事件、情景,或物体的己经组织好了的知识单位。在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中认为(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是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一个心理实体,是知识表征的一个具体系统,
图式可以用来表征各种层次的人生知识,代表人脑中己有的对外界环境与事件的了解的知识,以及与自己有关的己发生的事件的经验,它检验并确认输入到大脑中的刺激信息为何物。图式最核心的特征是刺激信息在大脑中的结合。
2图式理论的内容
自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提出认知图式的概念,到格式塔心理学家巴特勒特(Bartlett)对图式理论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尔哈特(Rumelhart)等对该理论的完善,再到现代的广泛探讨,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历经了220多年的历史。
图式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格式塔心理学(the Gestalt psychology),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rederick Bartlett ).他在其《记忆》一书中对“图式”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因此图式涉及到了我们所知道的各种知识,它是对语篇中的有关信息及语义结构本身综合概括的结果。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理解为:如果说包含着各种知识的大脑是一部巨大的百科全书,那么图式则是百科全书中的各个词条(华惠芳2017)。这一理论在感觉过程和语言过程均适用。然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以及四五十年代,这一理论被行为主义和实证论所代替。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计算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理论渗透到心理科学,使心理学对于人类知识表征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图式理论也得到迅猛发展。由于人工智能的突破,图式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有助于解释人工智能问题上的两个关键:视觉认知和文本理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D.Rumelhart,1977)为完善这一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认为,图式就是积聚在一起的知识的单元,是认知的建筑积块(building block),它涉及任何形式的事件和客体,这是人的记忆对所有知识进行组合、归类的总汇。卡雷尔(Carrel)指出:“图式不仅用于引导人们对事件和行动的理解……而且用于引导解释这些事件、场景、活动的语言体现形式—语篇,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的。”C Carrel, 1983 )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的最大贡献在于连贯上,即文章是怎样形成为一个和谐的意义整体。
现代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在70年代中期产生的。其奠基人为前面提到的巴特莱特,现代图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Rumelhart和Minsky等。他们试图用图式来解释认知现象,并对图式的本质、特性和结构等做出阐述。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包括过去反应和体验形成的知觉与评价的知识体,这些知识相互关系,较为持久,图式是以存储的一般概念为基础的。图式可以表征不同抽象水平的知识,即使同一概念也有不同层次的抽象。因此,一个语义网络的知识,可以通过概念间的不同等级排列被镶嵌在图式中。这就是现代图式理论对图式概念的一般看法。
Minskey提出了用“框架((framework)”来表达知识观点看法,他认为“知识是以信息结构((datastructure)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之中”(转引自华惠芳2017: 45); Shank和Abelson提出的“脚本(script)”理论(Shank et al 1977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为完善图式理论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他把图式称之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影响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构件(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图式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构成一个空档(slot),当图式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的时候,图式便被具体实现了(instantiation )。人的头脑中储存着各种各样的图式,如,吃饭的图式,上学的图式,上餐馆的图式等等,这些图式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它是人脑中所储存的知识、经验或背景知识(Rumelhart 1981:3-24) 。在他看来,图式理论是一种对于知识的理论,所有的知识在大脑中都是被安排到一定的单元中,这个单元就是图式,图式除了包括知识本身之外,还包括这些知识如何得到的运用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还包括教师的图式。
安德逊( Anderson)认为,图式就是信息的一种抽象的、完善地建构好了的结构,它概括许多特别事例的信息并反映着许多概念之间的联系;它也可以理解为由一系列期待所组成,这些期待在由于特定信息传递到感觉而达到满足时,就产生理解。那些合乎期待的信息则能够进行编码而进入记忆进行改变,从而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图式,英语论文,更好地适应新情境。图式有结构,有网络,有嵌套,可以组成层次,形成网络结构或等级结构。
鲁姆哈特(D. Rumelhart)和奥荣尼(J.Orlony)在1997年概括出图式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图式中含有变化。比如,关于飞机这个事物而言,英语论文网站,它都会含有机身、机翼、起落架等共同的典型特征,但是关于飞机中的两种类别客机和直升飞机来说,它们具有截然不同特征。
第二,大的图式中可以包含小的图式.如在“动物”的图式中,包括“狗”、“猫”、“虎”等许多小的图式。
第三,图式可以按层级组织起来,也可以嵌入到另一个图式之中。
第四,图式具有抽象性。它表示的只是知识,而不是具体的定义。
图式理论因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解释力,已被用来解释多方面的心理过程,显现了其探讨所覆盖范围的广阔性。尤其是近年来被外语教学探讨者们广泛用于解释阅读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
3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
图式理论探讨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以及对于这种关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运用的理论。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