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英语词汇教学在很多情况下忽视了词汇存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往往是孤立地教词,以致造成学生的词汇学习因缺乏语言的文化背景而思维简单。 许多学生学习英语, “记住”了一定量的词汇,英语论文题目,却难以得体地应用英语去表情达意进行交际。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探讨是当前英语教学领域中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1. 引言 学生语言技能与交际能力的提高,是当今英语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学生语言技能与交际能力的基础在于准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探讨是当前英语教学领域中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语言应用中的负载信息主体是词汇,而词汇往往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因此,学好英语首先要克服生词障碍,准确理解词汇意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深深感到,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少,难以进行英语交流,阅读时困难重重,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对英语词汇教学措施的探究, 总结 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措施,并实施于英语教学中,必将会收到良好效果。 2. 在语境中,理解词汇关联意义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词的字面意义,即理性意义,而忽视了附加在词汇后面的内涵、情感的和牵涉许多联想的意义,直接作用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既注重词汇的理性意义,又要引导学生注重词汇的关联意义。词汇意义大致可分为理性意义和关联意义,其中掌握词汇的关联意义是准确理解词义的关键所在。一个词除了其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义,还有其内涵的、情感的、牵涉许多关联的意义,这就是词汇的关联意义。关联意义是一种开放的、无限定的意义。词汇的关联意义分为四种类别: 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语体意义(stylistic meaning),感情意义(affective 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 2.1内涵意义是指通过语言所指示是传递的意义 (Leech, 1987: 33), 由理性意义(概念意义)引起的附带性的意义或关联。它比词汇理性意义(概念意义)更为复杂,它不是意义的基本成分,而是语言使用者的内心所产生的各种联想。内涵意义具有不稳定性,它随着文化、 历史 和个人的经历不同而变化。如,family一词在 中国 孩子和西方孩子心中唤起的感情可能很不一样。内涵意义不仅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同而变化,而且即使在同一社团中,也会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如:Cross对不信仰基督教的东方人来说,不过是个“十字形的东西”;对西方基督教徒来说就是耶稣受难、为人类赎罪的象征;关于生活在美国的黑人来说,在心中引起的联想就更加强烈、复杂了。 2.2词汇的语体意义是指由于交际方式、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内容等方面的因素,所需要的词语在其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文体风格色彩。语体意义分为正式文体和非正式文体,如:The concert concluded with a performance of Beethoven’s 5th symphony; They ended the concert with Beethoven’s 5th symphony. Conclude 源于拉丁语,常见正式文体;而end是古英语词汇成分,多用于非正式文体。由于历史的原因,源于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的词汇多见于正式文体中。 2.3情感意义是对于讲话人或写文章那个的人对所谈事物或人的感情或态度的意义 (Leech, 1987:33)。通过选择适当的词就可以表达这种意义。具有感情意义的词可以分为两类:一为褒义词; 二为贬义词。这些词汇含有感情上的联想意义,能激发别人的情感。如褒义词可以用来表示赞赏、支持、肯定的态度能体现说话者或作者对所描绘的事物所持有的颂扬、赞许、肯定的情感,如,famous, brave, kind, determined等; 使用贬义词则能反应出说话人或作者的否定和蔑视的态度,如,foolish,sly等。 2.4搭配意义是指词处在搭配之中所获得的各种意义。一个词汇的部分词义是由该词之前或之后其他相关词所决定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由于不同的搭配能力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如,heavy(大量的) rain, heavy(伤心的) heart, heavy(难以灌溉的) soil, heavy(泥泞的) road, heavy(乌云密布的) sky, heavy(浪大的) sea, heavy(油腻的) food,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要符合词汇的语义要求。如,pretty和handsome 都有“漂亮、好看”的意思,但是它们修饰的对象各不相同。尽管有其共同的基本义,在语言环境中,英语论文题目,有时还可以交叉使用,但它们的搭配能力不同,所产生的意义也有所不同:a pretty woman 与a handsome woman 其意义就不同,前者是外表漂亮的女子,后者是仪态端庄的女子。由此可见,交际中的词义确定,必须借助于其他一些意义明确的前后搭配,即与几个词义已经确定的词相互搭配。 3.从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中, 正确理解词汇意义 要想正确掌握和学好一个国家的语言, 就需要对该国的历史、制度、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中西方文化因其地理、历史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异同,这些异同 自然 而然地要反映到文化交流的媒介语言中来。在东西方文化中,对动物所赋予的意义却有很大的不同,如英语It rains cats and dogs翻译为下倾盆大雨,但东方文化中,汉语却不用“猫、狗”两词来形容雨之大。She is a cat却不能翻译为她是一只猫,应翻译为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把“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关系在一起却不是汉文化的产物。“词汇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根敏感的指针”(李丽生,1998),词汇的理解有时是离不开文化这一大背景的。如:英语词“individualism”译成汉语是“个人主义”,在汉语中,与“集体主义”相对立,因此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在各自的语言中却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对文化背景的阐释,学生即使了解该词的字典上的意义,但在实际中还是没有真正掌握其真正含义。东西方在颜色指代特征等词汇中也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异同。如:It was blue Monday and he just didn’t like going back to work,“blue” 一词的文化内涵是“令人忧郁的”。 即使都是英语国家的人,某些词汇的词义也发生了变化。一英国作家第一次去美国,在朋友家做客,作家出于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激,就对女主人说道:“You are very homely.”不想女主人脸色大变,美国人理解homely是“丑”的意思,而作家不过是想夸奖她的朴实好客罢了。所以,语言的表达永远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存在。 在教学中, 教师应介绍一些东西方文化异同的常识,告诫学生不要望文生义, 还要鼓励他们广泛阅读, 多了解一些各国尤其是 英语 国家的 历史 、地理、风土人情等, 只有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才能避免产生误解, 以达到真正地理解语言材料的目的。 4. 从词源学的角度,了解英语词汇的 发展 变化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主要从共时的角度涉及拼写、发音、词类、释义、搭配、惯用法、相关复合词和派生词等方面的内容。然而,由于词的产生和消失是常见的事实, 并且词汇的意义随着客观外界和使用主体的变化而变化, 因而词汇和词汇意义都有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痕迹。任何共时的词汇探讨都不能彻底割断同词汇的历史的关系。因此, 寻觅具体词的来龙去脉的词源教学, 不仅与共时的词汇教学不相抵触, 而且能拓宽词汇教学的思路, 增进学生的词汇知识, 加深他们对词义的理解。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词汇的意义也在发展变化着,就词义变化而言,在 现代 英语中,nice是个褒义词,跟good, fine同义。但在过去,nice来自于古法语,曾经是“愚蠢的”、“傻里傻气”、“无意义”的意思。教师在课堂讲授词汇时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发展变化。在日常词汇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发展变化。 5. 从语义角度,掌握英语词汇 从语义角度略论,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