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修辞学为经写作探讨为纬,不同历史时期修辞学和写作探讨的发展脉络揭示出,作为写作探讨之源泉,英语毕业论文范文修辞学理论体系关于写作探讨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关键词: 古典修辞学 “五艺说” “新修辞学” 英语写作 写作活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学者探究过写作的蹊径和规律,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和理论。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写作直到近年来才被当作一门科学而得到系统探讨。不难发现,写作学与修辞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修辞学不同时期的发展也勾勒出英语写作探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动态,为写作学探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 一、修辞学关于写作探讨的作用 西方修辞学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是一种劝说性演讲的艺术。虽然它起初关注的焦点是讲演术,但是它与后来的写作探讨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典修辞学把一次完整的劝说性演讲的构思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五艺说”:觅材取材/发现论题论点、布局谋篇/组织论题、文体风格、记诵和发表演讲的技巧。其中前三个阶段在现代各种写作模式中仍是基本要素。西方修辞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许多论题体系供人们在构思演讲辞时借鉴参考,帮助人们去发现论点、进行论辩。[1](P51)这些论题为人们提供了可以用来略论、酝酿和扩展篇章主题的各种措施,实际上建立起了一种启发式的、系统的探讨体系。另外,古典修辞学根据语言的社会功能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章(演说辞)分成了三大类:政治性演说、法学性演说和仪式性演说。[2](P27)这种根据社会功能将文章分类的做法对后来的写作探讨也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写作探讨的重心是篇章的构建。Van Dijk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典修辞学就已经指出,话语不仅有语法,即正确使用语言的规则,而且,在交际框架中,还有具体特殊的功用。”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修辞学和文体学可以看作是篇章语言学的先驱,因为它们在面对局部的单个语言单位和具体的表达方式时,是从篇章的整体角度出发来考虑处理的方式和步骤的。[3](P7)由此,写作探讨的古典修辞学渊源可见一斑。 文艺复兴时期修辞学的最明显特点是对修辞格的探讨,出现了大量的书信写作指南,赋予修辞艺术很大的社会作用力。这个时期的修辞学分为三派:传统派--—以古典修辞学的“五艺说”为其探讨内容;拉米斯派--—把创造和布局谋篇划归为逻辑学,只把文体风格和演讲技巧看作是修辞学探讨的内容;修辞手段派--—以探讨格局和比喻为其主要兴趣。[4](P502-503)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拉米斯派,它主宰着17世纪的修辞学。早在16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米斯(Petrus Ramus)就认为修辞学和逻辑学应该分家,其修辞学只局限于对文体风格、记诵和发表演讲技巧的探讨,尤其强调对文体风格的探讨。中世纪修辞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应用古典修辞学的理论精华为维护和阐述基督教的准则和信念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二是把权威的古典修辞学规则用来为优秀的写作服务。而关于文体风格的过分强调导致人们重表达、轻思想,重审美、轻社会功能,助长了人们重辞藻文采的写作风气,文体风格开始走向极端的形式主义,对后来的写作探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作用。 在19世纪,著名心理学家Alexander Bain1866年编纂了当时最有作用的教科书《英语作文和修辞》,被誉为“西方写作之父”。他提出了段落统一的概念并且区分了篇章的类型,为当时“现时—传统写作教学法”的盛行做出了贡献。后来,现时—传统主义者将其理论进一步发展为今天人们常用的文章分类法:叙述、描写、说明和论辩。这为写作探讨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 1890年,哈佛大学教授Barrett Wendell出版了著名的修辞学教材《英语写作八讲》,大大有助于确立修辞学教学的模式:词—句子—段落—文章。19世纪末,美国大学的修辞课程已经成了一年级新生的英语写作课,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语法和用法、衔接段落及选用话语形式的技能。写作教师19世纪的教学措施主要是强调说明文、语法、用法和文体的现实主义。由于对写作的强调、对语法方面正确性的过分追求以及对用法标准的过度重视,到19世纪末写作探讨已发展成为对用法正误的一种狂热。[5](P498) 20世纪最初的20年,“现时—传统法”又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修辞学在美国出现了第二次复兴。修辞学的基本原理被重新引进作文课堂。古典修辞学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演说场合正确有效地选择使用词语,把经过觅材取材、构思布局得到的内容表述出来,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亚里士多德强调用词造句有口头与书面、正式与非正式、高雅与粗俗的区别。这种对于文体风格的理论关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20-30年代的文章写作教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6]20世纪50年代,许多著名学者看到了把传统的修辞学课程运用到作文上的必要性,认为修辞学是作文教学法和探讨法的真正基础。他们把古典修辞学理论重新引进书面话语探讨,古典的教学准则开始在大学的写作课程中再现。Weaver1957年在《文章写作》一书中就引用了古典修辞学的“省略三段论”和“论式”等内容。Hughes和Duhamel1962年的《修辞学原理与运用》比较全面系统地把古典修辞学理论应用于写作教学。最忠实地复活古典修辞学的教科书当推Corbett1965年出版的《古典修辞学今用》,重点略论讨论了古典修辞学“五艺”中的前三艺。Weaver、Hughes、Duhamel和Corbett等关于在文章写作教学领域中复活修辞学的人文传统做出了贡献。[4](P197)20世纪60年代,“现时—传统法”教学模式是作文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措施,随着写作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作文与传统修辞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写作教学探讨的专业化使得作文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作文的角度来探讨修辞学。20世纪80年代,写作探讨关注的焦点是语篇建构的语境。20世纪90年代的探讨者批判地看待写作过程的探讨,认为它至少有两点缺陷:一是脱离了写作结果的探讨,二是课堂语境的探讨脱离了认知过程的探讨。Freedman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种综合探讨法,把社交语境探讨和认知探讨结合起来,把写作探讨史上的三条主线(过程、著作和语境)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观点,即“社交—认知”写作理论。该观点把写作看成是一个社交和认知的过程,是一种交际手段,是需要培养以便创造好著作的技巧,也是帮助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一种途径,所以写作指导应直接放在社交语境中。学习写作不是简单地获取技巧,而是学习进入约定俗成的言语社团。该时期英语写作探讨的重点也发生了根本性转移。现/作学不再像传统写作学那样,对学生的成品进行孤立的、静态的探讨,而是从宏观角度把写作现象作为整个写作活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进行动态考察,以找出写作活动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从而指导课堂的教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