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不同文化间的异同从深层次上说 ,即是价值观的异同 ,这种异同必然会作用到语言的教与学上来。因此 ,语言教学应从语言入手 ,略论其中的文化内涵 ,厘清其中的价值观 ,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帮助学生进行价值选择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人类应用语言表达思想、 情感和交流信息 ,这些思想情感和信息又无不与一定的文化相关 ,因而语言承载着文化 ,反映着文化 ,同时又传播着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不同文化间的异同从深层次上来说即是其价值观的异同 ,这些异同必然会作用到语言的教与学。所以 ,只有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中西价值观的对比略论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 ,正确使用所学语言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1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处理价值联系时所持的立场、 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普遍渗透在社会政治、 经济、 道德和文化领域 ,以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陈章龙、 周莉 ,2017 : 3) 。Hofstede (1984 ,引自李荣安 ,2017)通过对 40 个国家的文化模式的略论认为 ,文化模式的核心存在于由占人口大多数的群体的价值体系组成的社会规范之中。历史上 ,犹太人、 吉普赛人历经变革但其文化模式依然保持着;在我国 ,有的民族虽也曾统治中原 ,但其文化和价值观念却通过汉化而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 ,最终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由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民族的价值体系所组成的社会规范。由此可见 ,文化的根本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作为文化中的最深层的部分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倾向性。它规范并制约着人们在内心深处相信什么、 需要什么、 坚持什么和追求什么 ,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不会轻易改变 ,所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可以区分不同的文化。21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人们通过后天习得并代代相传的。但正是由于语言 ,人类的知识才得以积累 ,文化才得以传承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语言身上 ,不仅语言中的词汇常常带有文化信息 ,其句子结构、 话语和篇章结构也反映着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语言记载着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程 ,浸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留学生写论文神 ,因此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31外语教学也是文化传承活动但是在我国 ,外语教学一直总以教授地道的语音语调、正确的语法、 大量的词汇和句型为主 ,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价值观念都被忽略 ,所以在跨文化的交际中由语用失误导致的误解、 矛盾、 对抗以至冲突的现象就屡见不鲜了。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种特定的文化相对应 ,而语言结构的选择、 交际模式的构建、 修辞策略的应用等无一不是受到该文化的价值观的制约和规范的。语言不可能不包含任何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信息而独立存在 ,所以 ,语言教学同样不可能脱离文化和价值观的导入。通常情况下 ,人们通过学习一种语言 ,就同时也了解了一种文化 ,进而了解了其价值观念体系 ,而对其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了解又会促进对这一语言的掌握和应用。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相结合 ,适时导入其文化知识 ,揭示与其相关的价值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二、 对中西价值观的比较和认识 英汉两个民族分属东方和西方民族 ,他们因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造成了其价值观的巨大异同。英语所反映的是典型的西方价值观。张岱年(1988 ,引自陈章龙、周莉 ,2017 :13)指出 ,我国和西方的价值观都主要是围绕着群己、 义利、 理欲、 德力等联系展开的 ,但却各有侧重。西方的价值观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 ,重利轻义 ,崇尚外在的超越和自我奋斗 ,追求个人自由 ,公正是其社会的制约机制;而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则是以群体本位为基础 ,重义轻利 ,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以伦理道德维系社会秩序。二者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个人主义与群体准则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形成于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提倡个性 ,强调以个人为中心 ,要求发展自己 ,以实现个人价值。在他们那里 ,个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 ,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每个人都通过能力来行使其自主权 ,通过个人能力的提高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实现自我的价值。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 ,人的个性、 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尊重和保护。所以 ,西方文化中的个体意识比较浓厚 ,突出个人的影响 ,强调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深受儒家思想的作用。孔子提出 ,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 ,突出的是社会的需要 ,是人与社会的统一 ,要求每个人都要对社会负有责任 ,都要服从国家的、 集体的需要 ,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以保护国家、 集体利益。这种大一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自律与和谐。因此 ,我们的社会崇尚 “和为贵” ,社会秩序是由伦理道德来维系的。21重利轻义与重义轻利重利轻义是西方文化的又一价值取向。在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价值体系中 ,个人的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得到肯定 ,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因而是正当的。在这种情况下 ,功利准则在整个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在他们那里 ,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首先就是物质利益的实现 ,之后才是其他层面的满足 ,人们从不回避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而在中国 ,国家与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的正当利益则往往被忽视和否定 ,舍利取义及为大我而牺牲小我是社会所尊崇的。钱虽然也很重要 ,但并非金钱至上 ,过多的谈论金钱会被视为庸俗。在一些情况下 ,人们对个人利益讳莫如深 ,唯恐因想到或是因为维护个人正当利益而被视为是思想境界低下 ,受到社会的批评。31竞争意识与中庸之道在西方 ,关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使得每个人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开拓发展的空间 ,把握每一个机会 ,利用一切手段 ,以便获取最大利益。人们的竞争意识浓厚。竞争使人们不断地超越自我 ,创造自我 ,培养出独立、 勤奋、 勇敢等品质。但这也会导致尔虞我诈和不择手段。而在我国 ,群体至上的价值观则使得人们在各个方面都力求与群体保持一致。人们往往选择中庸之道 ,不喜欢标新立异、 鹤立鸡群。群体的和谐稳定由此得以保证 ,但个体的个性与创造力也因此有所丧失。41自由平等与唯上服从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个人利益受到保护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同时也应尊重他人的利益、 自由和权利。而我国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 ,强调社会的规范化 ,表现为在许多事物上都要划分出等级 ,并且集权威于首长 ,习惯于唯上和服从。 三、 外语教学中价值观导入的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