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毕业论文资料库:《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因素略论》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ing one of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reading material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reflect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literary and the present social survey in the related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practical for us to have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practice on purpose in the course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cultural consciousness;connotation;application;discussion 【摘要】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最基本的交际工具,英语毕业论文,英语论文/在高校教学中,必须适应形势, 利用精读和泛读对大学生进行语言培养。文化意识作为精读和泛读材料的重点,反映相关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有意识的开展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训练,对学习英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内涵;应用;研讨 作为语言教学的高校英语教学,除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素质外,重要是培养大学生对英语涉及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的感悟。可以说,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是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对大学生的熏陶过程。面对交流的日益国际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把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内涵,辨证地略论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实事求是地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意识,才能理解英语教学的精髓,学好用好英语。 1.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意识教育。高校英语教学就是文化意识教育的最好阵地。从理论上讲,文化意识是指接受个体趋向某种文化教育的构同理念,它包括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词语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异同等。在英语教学中,就是要通过语言交际、口语会话、阅读等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来促使大学生形成文化意识的底蕴。 2.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因素略论 高校英语教学目的应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语言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必然的。 2.1广义上讲,文化意识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 作为文化意识的代名词,文化因素并不一定成正比,即使简单的语言形式也意味着语用与文化因素语用,如 Hello /H i /S orry /Pa rdon /Th ank you/Bye-bye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文化因素语用,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自然而然地开展文化意识训练。 2.2 高校英语日常口语教学中也存在着文化意识 各类教材文化因素提供了大量真实的文化因素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应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1]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 “过奖” )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由此造成的种种无奈,当然会激发学生注重文化意识的敏感性。 2.3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异同,有利于文化意识的注重 不同民族的文化的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就形成学生文化意识的兴趣点。[2]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 wolf in sheep’ s 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当然,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遮雾罩,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又如熟人,英语论文,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异同(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异同(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拆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 ”)等等。所以,中西文化的偶合与异同,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2.4英语语言知识中的文化意识略论 语音,词汇,语法的语言知识包含着时文化意识。如:f 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在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 而被枪杀[3]。在美国社会中, 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 professional时 ,告诉学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 is perhaps a boxer. 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 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同时,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 。[4] 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 ,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 这一委婉用语来指代老人,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时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3.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应用 3.1注重英语教学语言的文化意识渗透 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措施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知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首先,应用精读和泛读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