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动机作为人类行为动机之一,是学习者渴求学习并掌握外语的强烈愿望。外语学习动机与外语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关于大学外语教学而言,发挥外语学习动机的促进影响,最终取得外语学习的理想效果。
1 外语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范畴,是一种内驱力,冲动,情感或者愿望,在心理学上归类为情感因素。一般来说,动机(motiva tion)被定义为推动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即唤起与维持个体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特定目标的内在的心理过程。据此,可以把学习动机定义为唤起与维持学生学习行为,作出努力满足愿望的内在心理过程,是作用学习的重要因素,与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动机的分类有多种,Gardner和Lambert(1985)作为最有作用的动机探讨专家把学习动机归纳为两大类,即“结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 和“ 工 具 型 动 机 ”(instrumental motiva tion)。结合型动机源于一种想融入目的语文化的愿望。工具型动机指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工具性的目的,如为了通过考试、经济上的奖励、晋升职位或找一个好工作等。Harter(1981)将动机分为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 vation)。内部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学习者本身,来自学习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快乐。外部动机指学生只是为了外部的奖惩而学。还有Brown(1980)将动机区分为整体动机(global)、情景动机(situational)和任务驱动型动机(task motivation)。
2 外语学习动机近况
近几十年,动机在外语学习探讨中颇受关注,在学习动机的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31.2%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谋职需要,33.7%的学生为了顺利升级需要,41. 9%的学生为了应付四,六级统考,真正偏爱英语的只占17. 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偏低,学习上有很大的被动性(刘丽芳,1999)。大学新生外语学习动机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作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英语学习基本上是为了应付考试,较少关注英语交际使用,这即是应试外语教学的危害,尤其是大学新生受到高考压力被动学习外语的负面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得出,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绝大多数为工具型动机和外部动机。早在60年前,外语学习动机探讨发现结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对外语国及其人民持有好感,向往他们的文化和生活,希望到这个国家去生活、学习、工作甚至移民到这个国家,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这种积极态度和强烈动机所产生的外语学习动力是内在的,比较持久。而工具型学习者往往迫于外部的压力去学外语,一旦压力不存在,学习的动力也就会跟着消失。当前,英语是大学新生的必修课,不管他们何种学习动机,都想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个考试实际上起着一个迫使大学新生学习英语的影响,是工具型的外部动机,事实表明,动机与学习之间的联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联系,良好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取得好的学业成绩,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同时探讨发现,结合型动机强烈的学习者外语学得更好一些,更容易获得外语学习的动机。从外语学习的动机类型来看,大学新生中仅有极小部分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或长期出国需要学习外语而具有结合型动机;客观地描述大学新生外语学习的动机,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是工具型动机,即为了考试升学,或为了谋职,或为了学术探讨,作为人生的辅助工具来使用。调查探讨发现,工具型和结合型两类动机,结合型动机更有利于外语学习,但是随着英语的广泛使用,英语论文,已经成为世界语,不一定依附在那个国家,认同哪一个国家才促进英语学习,在这一点上动机探讨学者多内(2017)作出了开拓性的探讨,他认为结合型动机所认同的不应该是一个特定的国家或社团,而是外语学习者心目中的理想位置,即理想外语自我。这个自我是学习者所向往或期望达到的目的。精通所学外语,是学习者心目中的一个愿景(vision),抱着这种愿景的学习者会对国际事务感兴趣,愿意出国学习或工作,乐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交往。结合型动机所有外在表现都来源于学习者对理想外语自我的认同。学习者理想外语自我的构建基于外语学习者的具体外语学习体验。据此,大学新生理想外语自我愿景的形成与学习者了解和接触外语的最直接体验密切相关,即具体外语学习体验作用理想外语自我的构建。大学新生之前的外语学习是源于应付考试的工具型动机,在大学新生重新开始大学外语学习之初,有必要打造积极外语学习动机,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构建理想外语自我另一方面是让大学新生获得愉快的具体外语学习体验,这两个因素能够增强外语学习动机,促进外语学习成功。
3 激发大学新生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