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7- 2020 年) 》中明确提出: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大计。”通过在职培训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共识。然而,相关师训探讨发现,在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设备,英语论文题目,配备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后,预期理想的培训实效并未显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如何提升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实效性进行深入探索。多年来,河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总体数量、学历层次、职称、专业素质和执教水平等方面与城市教师存在较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省城乡基础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英语教学法虽然近年来省教育主管部门逐年增加培训经费,并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限制,农村教师绝大部分仅能参加校本培训和县( 市) 组织的培训,且存在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关系不密切、培训模式单一、研训脱节等诸多问题,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创新培训工作思路,构建有效培训策略已成为目前英语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过程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 一) 培训理念相对滞后1. 师本意识不浓。探讨发现,省内部分县市级培训单位尚缺乏以参训教师成长需求为本的服务理念,多数仅停留在被动完成上级部门培训任务的层面,英语论文范文,课程设置多基于培训机构自身资源与能力的考虑,较少顾及参训教师的需求、学习基础、个性和异同性,更罕有对培训内容和效果进行调查反馈并加以改进的意识。2. 开放意识缺失。由于培训单位开放意识的缺失导致省内培训基本上安排在统一时间和固定地点,以短期面授、课堂教学为主。集中培训后,培训者很少能通过持续性的参与、指导教学实践来确保教师在培训中所接受的观念、知识或技能切实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种突击性封闭式培训不但难以解决参训教师因工学矛盾而无法按时到训的困难,而且使他们很难在短期内消化和掌握多门课程所提供的知识、技能,与专家、同伴交流沟通的时间更是极为有限,教师终身教育理念难见实效。3. 研训结合观念淡薄。部分培训机构并未适时更新培训理念,“研训一体”的现代师训理念仍较淡薄。培训中过于偏重对课标理念和教材、教法的原理性讲解,缺少以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热点、难点问题为载体的课题研究实训; 仅停留在以听课、评课、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孤立的课例观摩水平上,缺乏对实训重点内容进行系统性探讨和引导教师反思性的行动探讨,以研带训、以训促研的实效难以形成,无法真正对教师专业成长给予启迪、示范和引领。( 二)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调研表明,省内教师培训之所以缺乏实效,主要是培训内容与参培教师需求不一致,造成了参培教师无奈而被动的消极心态。培训人员多数来自省内高校或县( 市) 培训机构的教育专家或教师,他们并不熟悉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近况,对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也缺乏深入透彻的体悟,内容偏重知识的专业化和理论性,较少进行课例反思研究和对教师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启迪,更少站在参训教师现有基础和成熟程度来进行系统而有梯度的培训,致使培训内容“解惑不解渴”,很难满足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 三) 培训手段单一、刻板培训手段单一、刻板是制约省内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实效提升的瓶颈。调查显示,当前省内基本沿用短期集中面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传统培训措施,“满堂灌”现象多,互动、启发式措施少; 专题讲座多,教学观摩、交流研究、网络教学形式少,即使是实用的理论或案例也只是停留在参训教师的笔记本上,导致参培教师兴趣不浓,收获不多,培训效率低下。( 四) 培训经费制约多年来,河北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并规定学校要从办学经费中拿出 5%专用于教师培训。但因需培训人数较多,农村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办学经费仍比较紧张,致使当前培训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培训需要,甚至还需教师承担部分或全部参训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了教师参训的积极性,浪费了培训资源,降低了培训效果。
( 一) 培训内容应由重理论培训向理论指导的英语教学实践开放培训单位应预先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对参训教师英语教学实际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提前广泛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研修意见,在充分了解其总体需求和基础的前提下开设能真正指导一线英语教学的实用课程,使培训内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以至于使参训教师食而不化,一头雾水[1]。( 二) 培训时间需从短期培训向长期跟踪培训或终身教育培训延伸将短期培训延伸到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和教研中,使教师在培训结束后,仍可在专家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工作,在教学中探讨,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同时,着力建设远程教育研修平台,发挥远程教育不受时限的优势,使教师自愿、自觉、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开发教师自我学习能力、缓解工学矛盾、解决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使不同地域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并与同行及专家及时沟通交流,为教师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教师培训的长效性。( 三) 培训空间应由培训机构向中小学校拓展针对当前省内以师范院校或教师进修院校为主阵地展开的培训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需求的近况,加强有较长发展规划、有体系目标、有专题的校本培训,将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重心由高校拓展到各中小学是今后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方向,这样既可使培训有的放矢,有效解决“管训不管用”的问题,较迅速地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效益,又可方便教师参与,更好地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节约经费。( 四) 培训模式应由传统、单一型向以“研训一体”为主导的多元模式转化针对当今河北省基础英语师资水平不一、层次多样、需求多元的特点,培训模式也应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因人而异、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短期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远程教育培训、校际联合互动培训等也是被现代师资培训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其中尤以“研训一体”模式因其理论与实践最密切的结合而备受推崇。“研训一体”培训是将课题探讨与师资培训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它倡导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开展探讨,把教学探讨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科研课题立项,组织参训教师共同探讨,形成科研成果,继而将此成果转化为师资培训的课程,将科研论文改写为培训教材,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2]。实践证明,该模式为培训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搭建了桥梁,为教师把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转化为教学行为提供了引领和保障。( 五) 加大培训投资力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农村中小学应形成合力,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信息、时间和资金保障,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研修培训中,并建立长期有效的“三方激励”机制,激发、调动教师参训的内驱力,开发教师潜力,并严抓落实,共同培养农村英语教师的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其职业认同感,调动其参训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逐步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