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加入WTO参与国际事务与经济竞争,急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较高外语水平的专门人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即更新教育观念,推行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行终身教育和开放型教育。 关键词:WTO 复合型外语人才 综合能力 素质 一、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迫切性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外语已由过去单纯的语言交流工具变成一种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资源。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人才活动的国际化。人才构成的国际化以及加入WTO,对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并给予了难得的机遇。中国要赶上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进程,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外语是基础的基础。加入世贸组织后,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经济合作竞争,我国急需一大批复合型外语人才。 尽快提高国民中外语人才的比重,培养具有国际眼光、适应改革开放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创造经济发展条件,营造良好人文及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加之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激增,使得外语教育倍受人们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也由外语专业扩大到基数庞大的非外语专业的群体。一方面,随着国际性、区域性的科技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各国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加入WTO后要参与国际事务及激烈的经济竞争,急需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较高外语水平、精通WTO规则和国际经济法规的专门人才,迫切需要提高国民中会外语人口的比例,迫切需要培养能适应开放新形势需要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21世纪在一定意义上讲是知识的世纪、人才的世纪和教育的世纪,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发动机”,肩负着为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人才的重任。由于我国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单一的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的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文化素养有明显缺陷,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使学生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眼高手低,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比如,我国现有的外语教育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错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外语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外语教育应在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社会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加入WTO后,外语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将起着重要的影响,这是由于外语运用更加普遍,社会对外语从业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随着外语的运用日趋重要,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较高的外语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外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就外语教育来说,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外语的综合素质包括显性学力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包括隐性学力的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文化素养以及人格成长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加入WTO以后,对外语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需要口语,又需要书面语。与西方国家进行经贸往来,谈判、交流必然需要听、说、译的能力。通过录音和广播获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也离不开听力和口语。有关贸易协定和技术资料,主要是外文签写,既需要阅读能力,也需要写作能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向国外介绍中国的科技成果,还必须会阅读、会翻译。除了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能力和得体的语言交际技巧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及在不同场合的应变能力,也是外语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二)宽厚的知识结构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形成,我国对外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更加广泛和多元化趋势,对高素质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必然是多元化的。这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较高水平的外语运用能力,还要掌握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力争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因为只懂外语不懂专业,是胜任不了的。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通,既要了解外事、外经、外贸、法学、金融、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又要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以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知识倍增、信息高度发达、教育空前发展的今天,外语人才要想在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社会中求得发展,必须能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不仅能应用所学知识了解所从事的事业,而且还要具备获取新知识,从事新岗位的语言、知识及能力素质基础,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新知识,以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另外,专业人员提高综合外语能力也是满足新时期对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已从事各类专业工作的人员尽快提高综合外语能力,成为本专业通晓外语的专家,亦不啻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跟上国际经济发展步伐,满足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的捷径。 三、应对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