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英语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及其建议
Abstract: By bringing “Inquiry Learning” method and Humanities Study into “Basic English” teaching, together with the atten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feelings of the students, it is possible to unearth the potential speaking ability and the synthetic languag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Inquiry Learning; Humanities Study; psychological concern; speaking ability; language ability; self_comment
[摘要] 在“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探讨性学习”措施的培养,“人文学科”内容的学习以及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将对调动学生潜在的言语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英语教学论文奠定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 探讨性学习; 人文学科学习; 心理关怀;言语能力;语言能力;自我评价
长期以来,“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多采用“讲练型”的授课方式,且以“讲”为主。教师讲解单词、词组、句型;略论课文背景、人物性格和中心思想,类似中学的语文课教学。而学生的“练”多集中在冗长的课堂作业中。当然,传统的授课方式有其优点:重视字、词、句、段、文的讲解;语言点条理分明,语言基础扎实;大量的课后练习巩固了文中所学字、词、句及语法。 但传统方式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弊病: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动口、动手太少,学生容易失去听课的兴趣;拘守一种教材,学生知识面狭窄,眼界不够开阔,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弥补“基础英语”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试建议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以下内容:“探讨性学习”措施的培养;“人文学科”内容的学习,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怀。
一、探讨性学习 探讨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自我学习方式对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一具体问题的探索。[1]这一方式已在西方众多国家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和手段。探讨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与课之间脱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强调长期的、系统的、跨学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以探究和体验。 探讨性学习多用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措施。这个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课堂教材内容,也可以是校外热门话题;可以是纯理性的讨论,也可以是实践性的操作。由于题目是自由的,学生当然会突破原有的教学内容,这使得学生被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氛围之中。这种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多种获得知识的渠道。 英语系的学生可以从大一开始,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个特定问题,培养探讨性学习措施。由于这一学习方式的新颖和陌生,试建议先从查资料作起。这些配合课文要查的资料有可能是文学、历史方面的;也有可能是哲学、法学和心理方面的;也有可能是名人、名诗和名画方面的内容。刚开始,学生会不习惯这样“大动干戈”。教师可课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兴致勃勃地去引导、提问并回答,待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后,让学生自己查找,并以鼓励的语言及小奖品刺激其积极性。待学生进入大二时,可进行正式的探讨性学习方式训练。例如,在教授“戴奥真尼斯与亚力山大”一课时,可设制题目:“亚力山大帝国是如何兴盛与衰落的?”其探讨性学习方式的步骤如下: 1•学生归拢以前已知的对于这个主题的知识,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学生自己制定收集资料的计划,并进行必要地筛选、归纳、略论和探讨。 3•学生展示结果。或以探讨报告形式,或以小论文形式交流、研究,师生共同点评。 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统一的、固定的正确答案。学生初期的探讨性学习结果也许并不尽如人意。因为探讨性学习更重视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设计副标题,查找资料,归纳、探讨与该主题及相关信息,已获取了对当时社会历史现实的了解,熟悉了年青的亚力山大成长的时间、地点,他的个人魅力和军事才能,亚力山大帝国的疆域及帝国消亡的必然性。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一学习方式,了解了一般科研流程,尝试了被人指导和与他人协作,知道了除课本之外,还有许多获取知识的途径。 这一措施以探究和探讨为特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一措施的优点是:(1)通过自我学习来激励学生,为学生探究各自的兴趣和问题,以及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决策的机会。(2)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学生在一个真实、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重组不同学科内容,而不是在一个单一、固定的本学科领域内学习。(3)通过一些实践性专题的探讨,可建立与课外、校外生活的关系,处理与真实世界有关的问题,使学习具有实用性。(4)提供教师与学生建立个体关系的机会,这时的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和共同学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