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改革与运用影响略论(2)[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我国英语语言学界前辈如许国璋、桂诗春等很早就注意到了社会语言学变体探讨与英语教学的联系。许国璋通过略论英语中普遍存在的第二人称代词Tu(你)和Vous(您)之间的不同功能,率先指出英语教学要对言语的得体性给予足够的重视[5]。另外,桂诗春、周卫、姜淑芬和张玉娟[8]也分别从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6]、英语听说教学[7]、语言学习者思维及行为方式的异同[8]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言语得体性(即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语言变体理论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英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对合适的人说合适的话”)上,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地认识两者的紧密关系。

二、语言变体探讨与教学目标:英语教学的专门化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我国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和英语系教学都存在着教学面过于宽泛、教学目标不很明确的问题。我国英语教学界常常有“中国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声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语教学面过于宽泛给教学带来的负面作用,而且不利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桂诗春很早就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培养英语教学人员和培养英语翻译人员,就等于培养有机化学专业人员和培养无机化学专业人员一样,虽然有共同的要求,但也有很不相同的专业要求。把不同的目标扯在一起,便会互相牵扯。那么为什么英语不能像化学那样设两个或更多的专业呢?”[6]虽然英语教学界的前辈很早就有这样的呼吁,英语教学的专门化问题只是在近十几年内才受到广泛重视。促进英语教学专门化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我国英语教学时间、教学投入、语言环境、市场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冲突日趋明显;另外一个就是随着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理论探讨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英语教学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现在处于热烈讨论之中的“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Special Purpose; ESP)正是英语教学专门化发展态势的具体反映。高等院校各专业的公共英语和英语系都必须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在广泛调查探讨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基本技能、语言体裁以及交流功能。非英语系学生在完成英语基础学习后就要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如经济管理专业开始在两年的基础英语后增设金融英语;而英语系的学生在高年级也要根据自己就业方向而学习相关专业英语,如旅游英语、外贸英语、法学英语等等。总的看来,在我国英语教学界,一种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正初步建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语言学变体探讨对英语教学目标改革的重要贡献。需要指出的是,学习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并不矛盾,因为我们只有培养目标具体化、清晰化以后,英语的基础学习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否则,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打基础就会无的放矢,事倍功半。

三、语言变体探讨与教学内容:重视中国英语现象

语言变体探讨的理论贡献还体现在对待教学内容的选择态度上。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界内外均有许多人一直认为学习英语贵在一个“纯”字。学习材料讲究原汁原味的原版材料,学习效果评估是“某某人讲一口纯正的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孟臻、虞正亭也注意到,“中国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走过弯路,一段时期,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