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措施和现代各种新型教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传统教学措施和现代各种新型教学理论有机合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作为高校外语院系英语系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英语毕业论文英美文学课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至关重要。当前针对高校英语系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存在着众多不同意见,如何做到传统教学措施和现代各种新型教学理论有机结合,是新时期英美文学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

一、引言  

根据201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系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措施。通过阅读略论英美文学著作,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由此可见,英美文学课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一规定又显得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本科阶段和探讨生阶段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国内有学者把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层次:一是属于感性认知的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二是理性认知的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措施;四是基于文化认知(cultural awareness)和文化认可( cultural recognition)的跨文化交流层次,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 national character);五是从人文关怀和道德塑造的哲学层次上感悟人生、培养人文情怀。[2]这种具体化地分阶段培养学生文学能力为国内当前的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思路,明确了在各阶段不同的培养目标,有益于改变目前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近况。  

二、英美文学近况略论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素质,不能满足迅速培养实用型人才要求的英美文学课程已经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各高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加大了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的设置,文学课程的课时一再减少,有的甚至把英美两国文学史和选读压缩在一个学期,开设课程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对英美文学做一般常识性了解。根据程爱民教授《对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课教学近况的调查报告》,在教学措施上,“超过60 %的教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参与的要求不高。在讲一个作家或一部著作时,先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讲起,接着是著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3]这种填鸭式的老化的教学措施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文学课的课堂气氛缺乏趣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变成了两个分离的互不相干的过程。大部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对文学知识、史实和文学流派的灌输,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课程的结业考试。在文学教材的配置上,大部分高校存在教材老化,不符合新时期新型教学的要求。由于文学参考资料资源匮乏,更新缓慢,学生对某些文学著作感兴趣时也难以借到足够的书籍,这从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另外,多数高校英语系的文学课程每周课时仅为2学时,这关于文学这门涵盖面广、知识点较多的课程来讲,显然不能满足教师详细讲解的需要,因此大部分章节都是面面俱到但是浅尝则止,让学生感到文学课有一种“大”而“空”的感觉。如何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文学这一浩瀚的海洋中呢?王守仁教授曾经指出,应该是终结英语系课程文学史(选读模式的时候了。他认为,“上文学史课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如作者生卒年月、生平介绍、时代背景、著作梗概,等等,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著作的见解便无从谈起。传统的文学课除了教授文学史外,常常要搞一点文学选读,作为对史的补充。这种“语录”式选读,破坏了著作的完整性或掐头去尾,或有头无尾,或去头留尾”。[4]确实,当前文学史(选读模式流行于各高校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文学课程的多数时间用于讲授英美文学史知识,对原著阅读、文学理论知识和批评措施重视不够。但是,完全摈弃这种传统的教学措施似乎又不可行,因为每一个文学流派的出现必然有其深刻、复杂的背景,如果学生不能接触这一时期的史实性知识,就难以真正理解这一阶段出现的文学潮流想要表达的主题。而且,根据传记批评和社会学批评理论,很多作家生平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他的著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作家的著作必然是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精神的某种表达。如果不了解作家其人及其时代背景,何谈理解、欣赏、阐释和评判他的著作呢?在学时所限的被动状态下,教师只能以最精炼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指导性阅读了。但是如果放弃了这种方式,完全让学生从经典阅读开始,没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支撑,学生往往会不知所云或者漫无目的地随意阐释文本。因此,就近况来看,也许短时间内仍然不能摆脱文学史(选读模式,教师要做的是选择更适合学生现有英文水平的教材,寻找具有灵活性、启发性、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多种特色共存的参考材料,根据原著的长短来决定读全本或者部分,从实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略论文本。在文学教学领域内,课堂学习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教师更长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领域进一步研讨的好奇心,教授他们诠释文本的措施与角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更有自觉性、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保存传统优势,结合新工具--—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