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教学法论文/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强调学生能否学到新知识,主要取决于的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教育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的措施手段灵活多样。多媒体的普及和运用,英语的教育教学措施也日益丰富多样起来。利用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就是现代科技理论和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二)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的优势 1.吸引学生的兴趣。电影以其丰富的情节内容,生动自然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注意力和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开始,没有注意力和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继续。所以电影以一种喜闻乐道的方式出现,英语毕业论文,让学生以愉快的方式进行学习。 2.电影语音语调的自然性。语言的习得过程是输入--内化--输出过程。语言输入,也就是学生要进行语言的积累,而这个过程就需要有大量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刺激,听就是一个过程。电影里对白自然,语音清晰,语调自然和语言的流利性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好的输入信息和材料。学生有了这些良好的输入信息,进而可以进行模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最后就可以开口说出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流利的句子。 3.电影提供了真实的预料,地道的语境以及得体的语言使用。中国大多数学生的英语习得过程中,由于受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到英语国家中进行语言学习。再加上学习环境的制约、学习条件的不足和自身条件等方面的作用,有的学生甚至没有真正意义地用上一次英语进行交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道地使用语言。电影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所以其语言的真实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是在真实的环境里使用的语言,其语言使用的语境也真实地道,避免了外语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那种为了教某个语言点而专门编造出来的生硬的语境,而且学生通过看电影,了解语言的正确的使用场合和方式,保证了语言的得体性,大大地弥补了学生学习条件和环境不足所带来的限制和不利。 4.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语言的学习不是为了学语言而学,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了解文化。语言课堂中提供的文化内容都很有限,因为利用课文的语言学习是为了学习某点语言而专门设定的,而电影反映的往往是人们生活中关注的、文化冲突中反映出来的东西,是语言国家的文化传播,所以看电影是最能直接了解其语言国家的文化的途径之一。 (三)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的教学具有很多好处,但是以为其教学就是电脑一开,电影一放,学生就能自主学习,自动吸收,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在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中,也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1.故事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有的学生就会出现只看故事情节,而忽略了语言的学习。2.大量的口语,俚语的出现作用了学生理解,使学生失去兴趣,进而放弃学习,利用电影来学语言的基本目的失去其本身的意义。3.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对电影的内容不理解等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影响,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使英文电影在语言教学发挥其优势而尽量减少其带来的不利作用。 (四)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和利用英文电影进行的英语教学 奥苏伯尔D.P.Ausubel(1914—)是美国纽约州大学探讨院的教育心理学教授,他的认知同化论(CognitiveAssimilation Theory)是学习理论之一,从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这是学习理论的一大进步。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探讨是有意义学习,这也是他对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贡献,尽管该理论早在1963年就提出,然后不断修改补充,到1978年再出版时,其内容更充实,理论体系更有特色,但到当前为止,仍然适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也就是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相互影响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影响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其中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不是人为编造的无意义音节或配对联想词之类的材料;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同化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知识基础。第三,学习者还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力求将新材料与自己的原有知识建立本质关系,从而理解新材料的意向。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语言教学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使用过程中不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在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影响,让学生从被动地看电影学习变主动性学习,并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同化,获得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