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教学的优势及与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结合的意义[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英语教学法论文/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强调有意义学习,强调学生能否学到新知识,主要取决于的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关键词】认知同化论;英文电影;英语教学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教育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的措施手段灵活多样。多媒体的普及和运用,英语的教育教学措施也日益丰富多样起来。利用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就是现代科技理论和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二)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的优势

1.吸引学生的兴趣。电影以其丰富的情节内容,生动自然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注意力和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开始,没有注意力和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继续。所以电影以一种喜闻乐道的方式出现,英语毕业论文,让学生以愉快的方式进行学习。

2.电影语音语调的自然性。语言的习得过程是输入--内化--输出过程。语言输入,也就是学生要进行语言的积累,而这个过程就需要有大量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刺激,听就是一个过程。电影里对白自然,语音清晰,语调自然和语言的流利性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好的输入信息和材料。学生有了这些良好的输入信息,进而可以进行模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最后就可以开口说出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流利的句子。

3.电影提供了真实的预料,地道的语境以及得体的语言使用。中国大多数学生的英语习得过程中,由于受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到英语国家中进行语言学习。再加上学习环境的制约、学习条件的不足和自身条件等方面的作用,有的学生甚至没有真正意义地用上一次英语进行交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道地使用语言。电影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所以其语言的真实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是在真实的环境里使用的语言,其语言使用的语境也真实地道,避免了外语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那种为了教某个语言点而专门编造出来的生硬的语境,而且学生通过看电影,了解语言的正确的使用场合和方式,保证了语言的得体性,大大地弥补了学生学习条件和环境不足所带来的限制和不利。

4.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语言的学习不是为了学语言而学,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了解文化。语言课堂中提供的文化内容都很有限,因为利用课文的语言学习是为了学习某点语言而专门设定的,而电影反映的往往是人们生活中关注的、文化冲突中反映出来的东西,是语言国家的文化传播,所以看电影是最能直接了解其语言国家的文化的途径之一。

(三)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的教学具有很多好处,但是以为其教学就是电脑一开,电影一放,学生就能自主学习,自动吸收,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在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中,也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1.故事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有的学生就会出现只看故事情节,而忽略了语言的学习。2.大量的口语,俚语的出现作用了学生理解,使学生失去兴趣,进而放弃学习,利用电影来学语言的基本目的失去其本身的意义。3.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对电影的内容不理解等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影响,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使英文电影在语言教学发挥其优势而尽量减少其带来的不利作用。

(四)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和利用英文电影进行的英语教学

奥苏伯尔D.P.Ausubel(1914—)是美国纽约州大学探讨院的教育心理学教授,他的认知同化论(CognitiveAssimilation Theory)是学习理论之一,从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这是学习理论的一大进步。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探讨是有意义学习,这也是他对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贡献,尽管该理论早在1963年就提出,然后不断修改补充,到1978年再出版时,其内容更充实,理论体系更有特色,但到当前为止,仍然适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也就是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相互影响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影响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其中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不是人为编造的无意义音节或配对联想词之类的材料;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同化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知识基础。第三,学习者还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力求将新材料与自己的原有知识建立本质关系,从而理解新材料的意向。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语言教学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使用过程中不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在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影响,让学生从被动地看电影学习变主动性学习,并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同化,获得新知识。
1.选择难易适中的电影。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相互影响才得以发生的。有意义学习必-151-须具备三个条件的第一个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电影作为学习材料,以它的真实自然的语言方式出现,完全满足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上课前教师要精心挑选电影,使学生能看懂,听懂,并在此基础上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学到新内容。教师在选择电影时,主要根据电影的语言对白的词汇难易程度进行选择,只有在学生能基本明白电影的内容和对学生有难度、有要求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能力。
2.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电影的尽可能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了解了这些文化知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的第二个条件是:学习者必须具有同化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知识基础。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作用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预先搜集资料,在看电影过程当中,学生就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知识观念去吸收新的内容,实行新旧知识的有意义同化。比如,给学生看“Gone with the Wind”时,要求学生先查阅美国内战的有关历史,了解废奴运动等,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学生有了美国当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格局和矛盾这些背景知识,英语毕业论文,在看电影过程,学生就会理解作为南方人的作者站的角度来描写当时南方人原有的优越感和失去时的那种不甘、失落甚至沮丧等。学生学到了语言,也了解了文化,增加了他们的文化历史知识。
3.教师应给出电影出现的常用口语,俚语及较难的词汇。如果口语,俚语太多,词汇太难,学生无法理解,最终会导致他们放弃去理解电影上的人物在说什么,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输入,就无法对知识进行内化,只有当学生对这些词汇,语言有所了解,才能利用这些了解到的语言信息来理解建构新的知识。维果茨基认为“当语言符号的意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被固定在人脑的神经系统中后,对保存该符号的任何信号的个别神经元的刺激都将导致其它相应神经元的兴奋,并引起整个神经组织的兴奋,最终唤起该词出现(郝斌,2017)。”准备阶段时,学生了解、学习了这些口语、俚语词汇,将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和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4.教师在上课前要针对性地提出与电影有关的问题。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有意义的学习应满足三个内部条件的第三个条件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关系的倾向。教师明确了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明确的、具体现实的目标,这样学生关于学习目标有关的知识易于形成联想,有利于迁移。比如在看电影前,明确要求学生在看电影过程中,要写出哪些英文对白,然后让学生比较中英文对白的翻译,学生可以学到地道、自然和生活化的句子。如看“Forrest Gump(阿甘正传)”就可以学会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