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所以,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重视文化语境、构建英语语言学习策略,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是本文着重研讨和试图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英语论文通过对比英汉文化在语义、语构、语用中语境的具体表现,指出实施情感因素、文化认知、熟练运用三个目标有利于在汉语环境下英语语言的认知和学习策略的构建。 [关键词] 语言学习;文化语境;情感因素;文化认知;熟练运用 一、语言和文化的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最能反映文化的特色和发展趋势;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征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异同。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社会制度等等,都可以从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找到根据。这类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对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讲,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只有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深化英语学习。因此,要真正掌握英语语言,就必须加上一个元素--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在学习中了解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在其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有效选择英语语言学习的策略。 二、重视情感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影响 文化是一种“载体”,是一种“情感”(胡敏,2017:89)。正如你不能把黑人称作“Negro”一样,这是他们的一种情感,一种不能随便亵渎的文化,你必须在心理上认可其存在的合理性。在认知文化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情感成分关于语言学习的影响至少不次于,往往大于认知手段。”Stern(1992:214)情感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作为交际工具的英语学科更是如此。因此,在语言学习中不能片面强调学习者的知识和智力,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的影响“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决定了外语习得的成败”(Schumann,1978:34),这个理论表明学习者对英语态度将会作用他的学习效果,而态度的形成会受到英语文化的作用。英语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扇窗户,学习者应学会理解、尊重、认同和宽容英语所承载的异族文化。所以,Stern(1992:214)认为学习一种新文化意味着情感学习,即学习兴趣、理性的好奇心和审美情趣。实际上“情感”也是一种思维的文化,英语学习者必须以“我要学”为基础,摆正心态,正视英汉文化异同,以积极乐观、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来进行英语学习。 三、对照和对比英汉文化,有效构建语言学习策略 1.英汉词汇系统中的语义文化异同 词汇系统中的语言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对应词词义范围的异同 英汉语言词汇系统的共同点就是一种语言里有代表某些现象的词,在另一种语言里也有代表这些现象的词。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注意英汉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构建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策略。英汉语言里虽然有大量的对应词,但是多数对应词的词义范围不完全相同。较典型的例子,如英语中的“intellectual”指的是大学教授等学术地位较高的人,而汉语中的对应词“知识分子”通常是指具有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这说明汉语中的“知识分子”比英语“intellectual”这个对应词所指的范围要广得多。 (2)英汉词义的褒贬的异同 一种语言中的褒义词、中性词,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是贬义词。词义相同而褒贬不同,反应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比如,在英汉语言中,狗(dog)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都表示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但其文化内涵异同却很大。“dog”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下是褒义词,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很显然,这些说法反映了英国人的文化心理,他们视狗为人类最好的朋友。但在汉语中,大多数情况下狗是屡遭谩骂的东西,比喻坏人坏事,带有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色彩,如“走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还有,在中国文化中,中国人是以“龙”作为自己的图腾的,具有正面的形象,有一些词语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这些体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内涵。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龙)是邪恶的代表,恶魔的化身,带有消极意义。因此,我们把“亚洲四小龙”译为“The 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The Four Dragons of Asia”。 (3)引申义和比喻义的有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