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英语社会文化能力低下的问题,它直接作用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削弱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必须予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的联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准则,由易到难。 在教学措施上首先要紧密依托教材,进行多种训练;其次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措施,从而实现两者有机的融合。近日,国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发表讲话,宣布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三项重大改革,其中第一项就是将以往的教学以阅读、写作为主改为以听、说为主。这一改革将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深远作用,也使得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早已存在的语言与文化背景融合问题更为重要和迫切。 1 当前学生英语社会文化能力的近况就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从教师与学生来说,把精力都倾注在语言形式上,在语言教与学方面对于文化部分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原教学大纲只规定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听的能力和初步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而对学生的英语社会文化能力并未提出要求。另一方面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多、时间少、不少师生都在赶进度,忙于应付四级考试,因而没有时间在社会文化教学上下功夫。还有一个原因,在教学中一般选用小说与科技文章的居多,而选用有关英美历史、文化、政治方面的文章过少,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对非语言形式上的一些西方文化因素,如社会原则、价值观念、思维特征等方面了解不够。比如我们初级英语口语课上到处充斥着“Howold are you?”“What are you doing?”“Where are yougoing?”等问话,学生在和外国人交流时就经常使用,而大多数英美人对此问句的反应会是“It’s noneof your business.”这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不同所致。 大多数中国学生学的是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套用的是中国文化。这样在实际交流中,往往出现文化上的错误,这种错误在英美人士眼里,要比语音、语法、词汇上的错误更不可容忍。又如,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笔者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在阅读一个句子或一段话时,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也清楚它的语法的结构,但就是弄不懂它的含义。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对该句或该段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这种例子很多,涉及的面很广,从政治、历史、宗教、习俗到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例如:在《21世纪大学英语》第3册第8单元中,作者在讲到自己那辆自行车时说:“the bikes of which can be found in the dumpor, if you’re lucky, at garage sales.”“garage sales”(车库买卖)是指把家中无用的旧物摆在汽车库里贱卖。这种车库买卖除了出售家中不用的旧货外,还有其他多种影响。比如,这在美国也是一种小小的社交活动,一方面可拣些便宜货,另一方面也可结识新来的邻居。在中国没有这种买卖,如果不给学生讲授这些文化背景知识,他们是不能很好理解的。还有,许多大学生写成的英语作文明显地带有Chinglish的痕迹,有的学生干脆先用汉语写作文,然后再译成英语,这种中国式的英语作文一方面词语用法不标准,另一方面表现的思维方式也与英美国家不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现在就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共同的弱点就是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原则了解不够,因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差。也就是重视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中国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异同在交往中引发的误解时有发生,从这些事实中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方法。有人将近几年来四级考试试题进行了统计与略论,在选取了一个样本容量为6的考卷中,发现其中涉及某种社会文化内容的篇目已占到考卷内容的37.5%(王英鹏,1999)。1998年12月通过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将语言能力的培养由三个层次改为两个层次:较强的阅读能力仍为第一层次;一定的听、写、译列为第二个层次。将“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的信息”,提高为“用英语交流信息”增加了提高文化素质的任务。这些都充分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2 如何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联系外语教学应包括语言、文化、言语(即语言交际)三大内容,这已是被外语界广泛接受的观点。因为“语言内容是实现言语的必要手段,而文化则是确保言语有效得体的必要知识。”但是,应该指出,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同步并进,并非认为二者之间平分秋色。没有必要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笔者认为有两个准则是应当把握的:第一,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准则。高水平的外语教学应该是文化教学被纳入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义等语言知识和技能时,应努力挖掘语言形式内的文化内容,介绍其文化背景,结合文化知识讲授语言的交际法则,促使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学习与文化知识的积累相融合。应该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儿,文化知识就诠释到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