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准则全面和深人的研讨[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本文试图结合外语教学实践和国内外对外语教学措施和教学准则的探讨,对外语教学准则中的一个最重要准则,即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准则进行较为全面和深人的研讨;认为这种准则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社会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话语能力的培养和日常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准则与普通教学准则具有一致的地方。

关于普通教学准则,我国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提出了如下九条:(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准则;(2)理论关系实际准则;(3)教师主导影响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准则;(4)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准则;(5)系统性准则;(6)直观性准则;(7)巩固性准则;(8)量力性准则;(9)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准则。这些准则,从思想指导准则来说对外语教学同样是适用的,英语论文,但它不能代替外语教学准则。关于外语教学准则,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人士一直在研讨,不断有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国内最新出版的《外语教学语言学》(1999年)一书则提出如下五条:(l)系统性准则;(2)交际性准则;(3)认知性准则;(4)文化准则;(5)情感准则。这五条准则虽然有些新意,但好像与普通教学准则并没有什么两样,即没有说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英语论文范文,它对其他课程如汉语这种母语的教学同样适用。本文结合外语教学实践和国内外对外语教学准则和措施的研讨,认为外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准则是交际能力培养的准则。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语是相关于母语而言的,是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和掌握的。因此,它与母语的学习有一个根本的不同。母语是每一个人在出生起就在业已存在的语言环境中生活,通过这种与生俱来的语言环境自然习得的语言,这种语言环境广义地说包括学龄期的学习。外语学习则是要超越母语语言环境,通过以课堂为中心的语言学习、并在受母语的作用下去接受另一种作为工具使用的语言。因此,外语学习的交际性就有了跨文化交际性。从习得语言的时序和语言环境来看,一个人的母语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它在时间上要比外语学习的时间要长得多,在语言环境上它几乎无地不在。而外语学习则没有这种优越性。这种情况就决定了外语教学与学习的跨文化性和跨语言性,即是学习者在接受了一种语言文化之后,再去接受另一种语言文化。

正因为这样,在外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安排上,不是要求外语学习者放弃母语而去掌握外语,而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去学习另一种语言。尽管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在思维上时时受母语的作用,它不要求外语学习母语式化。由此产生一个具体的教学准则或措施是:在外语教学时应不应该完全撇开母语?当我们实行封闭式教学,提倡在课堂上一概使用目的语这种做法时,显然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母语倾向是很多学习者的思维性语言。国外有学者指出,把母语从外语学习过程中排除可能会威胁到学习者的身份。由教师进行外语输人,以及课堂的互动活动和自然的背景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不同背景是经过教师的输人更改过的。作为自然语境“减少”的背景,这意味着外语作为输人的价值受到了限制。一个“缩小了的语境”对学习者来说是压抑的、缺少主动性的。为迎合考试的特殊要求的需要,教学需要从一个话题转换到下一个话题,并且每一个话题都要覆盖大面积的语项和词组。这可能容易导致缺乏对跨话题的转换的强调,而学生也不能在反复应用语言时发挥创造性。故此,在上世纪末,国外有学者认为外语教学中“完全排除母语的位置”似乎是不明智的,应让位于“有选择性的使用立场”,使其能看见使用母语的价值。

这里,目的语使用的中心应从在目的语里的“教”转换到在目的语中的“学”,即从由教师完全使用目的语转换到教师有选择的使用目的语,以激发学生学习时的创造性。否则,强制使用目的语可能使“真正的”交流变得困难。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性把交际能力的概念扩展到“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即“考虑并重视出自别人说和写的生活方式”(Byram1997:4)。因由英语论文网/为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关的。为了全面理解语言和流利的使用它,学习者不仅需要语言学的、语用学的、话语的和策略的能力,也需要社会文化知识和世界知识。这在句法和词法层次上重要,但在话语、语篇层次上更重要。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是掌握如何开始和结束对话、话轮转换、话题任命、话题转换等等,成为合格的目的语说话者。然而,在当前交际性语言教学的措施论中,对文化与外语教学的联系问题注意得还不充分。当然,除了要增强文化学习,还要做的是在教学法和措施论上的改革。这种改革不是把中心放在目的语和目的文化系统的异同上。MichaelByram认为,外语学习者们不必要把他们自己放在第一语言说话者的模式中,“因为这忽视了社会身份和性质的意义”“及在任何跨文化交往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1997:8)。换言之,外国语言和文化学习不应该是让学习者放弃和抛弃他们自己的语言和身份以变得完全被另一个语言和文化接受。Byram(1997:12)则认为,关于一个语言和文化学习的结果是使学习者能够看见和处理他们自身之间的联系和他们自己的文化信仰、行为和意义是作为用外国语言表达出来的,并且那些对话者的文化信仰、行为和意义是作为同样语言表达的,或者甚至用一种语言组合。这个组合的语言可能是对话者的母语,也可能不是。由此可见,外语教学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准则。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