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将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准则运用于英语系英语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基于社会主义教学理论的英语教学设计一直是英语教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从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入手,初步研讨了将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准则运用于英语系英语教学可能性必要性,并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准则和评价准则.

Abstract:The ELT course desig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has been one of the focuses inthe language teachingworld. This article makes an attempt to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applyingthe constructivismtheory and its principle to the teachingof Englishmajors. Areferential construc-tivism-focused course design and its assessment are proposed as well.

Key words:social constructivism;constructivism teaching principle;ELT

一、引言
当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术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且,也是非常有作用的学术思潮。这一思潮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就成为教育改革者向传统教学模式发难的有力武器。在外语教学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首先被广泛地运用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在英语系课堂教学层面上,很少有人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或学习理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讨和探讨。考虑到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作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与英语系教学同行一同关注和研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英语系教学中的运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改进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理论背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观形成并奠定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皮亚杰(1966,1972,1985)的认知和发展理论同维果斯基(1978,1986)的文化心理学理论引起了教育心理学界广泛关注,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布鲁纳(1963)的发现学习和奥苏伯尔(1968)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强调学习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影响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和协作性。从近代的语言教学历史来看,语言教学实际上早在19世纪60年代,教育家杜威(Dewey,1981)就提出“知识是学习者从他们认为重要且有意义的经验中建构而来的”。而同是建构主义学者的皮亚杰则认为,学习的基本在于发现/创造/再建构,而不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是一再的重复。20世纪20-50年代,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如JohnWatson及B.F.Skinner)从动物实验探讨建立的S-R(刺激—反应)的作用,语言学习被认为是模仿和习惯的形成(张卿,1995)。当时语言学界也受到美国结构语言学家(如Bloomfield,1933)的作用,学习活动被认为是反复的操练,直至学生能正确回答为止。
其中英语教学以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为主,强调学生正确的语法产出,而非认知和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与此同时,语言学家Chomsky(1965)认为,一个人的语法概念,其发展形态是与生俱来的且是认知式的,而不是行为上的加强与重复。因此,所谓的“错误”不应被视为坏习惯,或急于被扑灭,而是学习过程中的自然产物。在建构式语言教学流行的同时,Hymes和Halliday提醒教育者,语言不是存在脑中,仅属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现象。Hymes(1972)提出沟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观念,响应Chomsky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他强调语言的适切性,认为语法的使用是有社会规则的,如果没有此规则,语法就没有意义。因此,所谓的语言能力,指的不只是学习者的表面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而且还扩及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言谈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以及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继之而起的教学活动着重提供大量真实的语言学习素材,并且帮助学生提前进入将来会真正触及到的语言实况及族群。这意味着教学应该着眼于人际联系实践和文化知识的个人建构。知识的获得过程强调学生周围成人、文化及语言等社会环境对其学习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庞杂,但其核心思想为学习是知识建构,具有个人、社会和情境三个维度。
学生被认为是课堂学习的中心。强调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由以往的课上唱独角戏转换成帮助和指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建构意义的导演。这就给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提出了基于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新的理论依据。这种教学就不再是循规蹈矩的照本宣科,而是不同步的、聚合式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获得多少意义的建构与其采取的路径联系不大,而与其根据自身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能力强弱息息相关。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