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旅游汉英翻译的三元联系及伪对应问题[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该文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旅游汉英翻译三元联系进行了阐释,通过举例略论“伪对应问题,即译文表面形式与原文一致而实际意义却完全不同的对应,提出译者要采用语言双层处理措施,即从语境宏观把握、从词义微观入手,避免“伪对应”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翻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译入语中找与译出语相对的话语[1]。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的异同,有时候翻译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话语,这是正常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翻译中“伪对应”问题,即看似形式完全一致的对应,在文化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却不同,甚至会引起读者一些不好的联想意义,导致交际过程中信息的错误传递。本文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旅游汉英翻译活动中的三元联系进行阐释,通过对“伪对应”问题的举例略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旅游翻译
Sperber和Wilson[2]提出的关联理论最初是为认知科学提供理论基础,其基本原理指出,话语和语境之间存在着关联性,英语论文网站,人们基于不同的语境假设进行推理,对话语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为了取得语境效果,就必须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探讨交际中的认知,而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这使关联理论在探究翻译本质方面有极强的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联系[3],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通过原作和译作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套用这种三元联系,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可以概括为两轮交际过程。(如下图所示)[4]
1.1第一轮交际过程
通过将中文旅游资料与语境相结合,译者力图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尽管当前大多数旅游资料英译的工作者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交际双方互明区域大,应该说这轮交际的成功率比较高。但仍有少数翻译工作者由于自身文化底蕴不足且欠缺认真的文化考证态度,导致了第一轮交际的失败,造成了翻译中的“伪对应”问题。第一轮交际失败了,第二轮交际就无从谈起。
1.2第二轮交际过程
译者要对外国游客的期望与认知环境加以考虑,这样他们所发出第二轮明示刺激才能既最佳地传达原文意图,又达到外国游客的期望值。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文旅游资料撰写者与外国游客之间的交际是间接的,译者在第一轮交际中是听话人而在第二轮交际中是说话人,他们对明示1做出的推理1以及产生的明示2对整个交际过程是否成功起着重要影响。译者再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生成译文文本并传递给译文读者,完成整个翻译推理的交际过程。反之,译者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外国游客的文化语境,就会导致第二轮交际的失败,造成“伪对应”问题。

2.“伪对应”问题译例略论
下文将对旅游汉英翻译中几个“伪对应”例子进行略论。
2.1理解原文失当而引起的翻译失误
由于译者没有真正理解原文,造成三元联系中第一轮交际失败,导致“伪对应”问题。
例1)原文:韭菜合子
译文:Chive Box
烙合子是我国传统的东北面食小吃,在面饼中间放上自己喜欢的馅料,对折粘合,然后放在锅里烙,取合家团圆的意思。其中韭菜合子最为有名,让许多外国朋友也赞不绝口。然而其英译名却让人费解,何为 “Chive Box”?
首先,韭菜合子是一种食物,“合”字有合家团圆之意,而“box”一般指盛放东西的容器,含义完全不同。韭菜合子形状多为扁状半圆形,“box”一般是方方正正的,例如telephone box(电话亭),两者所指形象相差甚远。笔者曾看到有的中文菜单上写为“韭菜盒子”,可见译者对其中文含义就未曾真正理解,看到“盒子”就直接对应了”box”。其次,韭菜合子的馅是韭菜,与”Chive”所指的是相似但不同的植物。“Chive”指的是细香葱,多用于调味,我们吃的韭菜应该是leek。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菜单时对这种传统小吃本身还不够了解,在第一轮交际解读原文时失败,造成了“伪对应”问题。
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不禁想到了”dumpling”一词,其所指不仅限于“饺子”,还可以指其它食品,如:粽子,水饺,锅贴等,虾饺可译为Shrimp Dumpling,素菜锅贴可译为Vegetable Dump1ing[5]。此类英译名现已广为接受,而韭菜合子的形状与饺子相似,体积较大,看似扁平,dumpling一词也可适用。综合考虑韭菜合子的制作方式,制作原料,笔者建议译为Fried Leek Dumplings。
例2)原文:轻流九曲,绿洲棋布。
译文:Gentle streams and nine melogies, studded with oasis.
此翻译看似完全对等,其问题就出在翻译的亦步亦趋,字字对应。这八个字出自杭州西溪湿地的一段介绍,原文为“西湖游罢西溪去,沐香雪,轻灵絮。自古谁知花解语,轻流九曲,绿洲棋布,梦绕魂牵处。”中文写的很美,但其英译却不尽人意。了解西溪湿地的人应该知道西溪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水域,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绿地,形成了其独特的湿地景致。所以诗中的“九曲”并非指九种旋律,而是对水流蜿蜒曲折的生动形容,“绿洲”指代的就是一块块的绿地,而非我们一般说的沙漠上有水有植物生长的绿洲。由于译者没有考虑“曲”的一词多义,又没有结合西溪湿地实际情况进行略论,“轻流九曲”被译成了”gentle streams and nine melodies”,使得这一信息在第一轮交际中被错误信息取代,导致译文读者曲解“九曲”的真正含义。另外,看到“绿洲”就想当然地对应“oasis”,也是由于译者在第一交际阶段没有去体会略论原文的真正所指造成的。第一轮交际的失败,直接造成了第二轮交际的失败。笔者试译为:Streams meander slowly with green lands dotted.
2.2把握译语文化不当而造成的翻译失误
译者理解原文后,没有充分考虑译语文化为译语读者提供适当的明示信息,造成三元联系中第二轮交际失败,导致“伪对应”问题。
例3)原文:老字号
译文:old and reputable (restaurant)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老字号让中国人为之骄傲,也给来华的外国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他们大多只记住了食物好吃,却记不住店名。原因在于这些老字号在中国有响当当的名号,却没有好的英语对应语,简单机械的拼音翻译枯燥无味,很难让人记住。现在中科院科技翻译协会等单位已组织了“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可是“老字号”一词本身应该如何翻译呢?笔者发现有些旅游宣传资料中将其译为了“old and reputable (restaurant)”,其实这也是“伪对应”,问题主要出在“old”一词上。“老字号”中的“老”字旨在说明历史悠久,带有褒扬的感情色彩,这一点译者应该明白,但问题出在交际的第二阶段,译者没有充分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语境。“old”一词在英语里指的是“not young, not new”,含义大大不同,甚至有点贬义的色彩。英语中在提到“老人”时,一般都不会直接说“old man”,而会委婉的表达为“senior people”。如此一来,外国游客在看到旅游资料上写着“old and reputable”,印象一定好不到哪里去,英语论文,更不会去光临了,与宣传的目的背道而驰。笔者参考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的网站,试译为Time-honored brand (restaurant),即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历史悠久的。
例4)原文:农家菜
译文:Farmers’ Dishes
许多现代人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旅游业中“农家菜”受到了游客的欢迎。那么如何将其介绍给我们的外国游客呢?若译为Farmers’ Dishes,在译入语读者的认知环境来理解概念就变得很模糊。原文真正要传达的信息是一般农民家里自己烧自己吃的菜,所以译者在第二轮交际过程中要给读者更为明确的提示以帮助其推理,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一本食谱“Old-Time Farmhouse Cooking: Rural American Recipes and Farm Lore”,译为Farmhouse cooking.

3.语言双层处理措施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