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务英语翻译的不对等性[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异同,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准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影响。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异同,并设法使这些异同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一、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按照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做到文化信息对等。然而,在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导致文化异同有以下几个因素: 1、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异同。例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英语论文题目,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 2、颜色的文化异同。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例如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 3、数字的文化异同。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作用,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 4.文化异同还受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等的不同因素的作用。文化异同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 (1)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罕见或被忽视。例如,汉语里有许多用数字开头的词语,如“三心二意”译为neither off nor on,这些词语通常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2)原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例如,英语中的armchair指任何有扶手的、硬的或软的椅子,但在汉语中我们却分别有“扶手椅”和“单人沙发”。 (3)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例如,英语的black tea,翻译成汉语是“红茶”,而不是“黑茶”。 二、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通过翻译了解他国文化。文化信息的对等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准则,这里的“对等”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等同,只能是近似的等同,即以功能对等接近程度为依据的近似。 1、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对所指意义可能产生误解的话,必须对译文文字作某些变通;可以保留直译,但必须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对于这点,可参阅前文的dragon和White Elephant的例子。 2、一篇原文的翻译,必须产生与之相伴随的语码,这就常常要求在音位、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各个层面作一系列的调整。例如Nike作为商标能使英语国家人士联想到胜利,吉祥,因为Nike一词在希腊神话中是胜利女神,英语论文范文,作为体育用品商标,我们可以把它音译为“耐克”,暗示Nike牌体育用品经久、耐用,使用Nike牌体育用品能在比赛中克敌。不过,英语单词Nike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中国人来说,不可能像英语国家人那样想起Nike女神。翻译中文化信息被丢失。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所以,文化异同就必然存在。 此外,异同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正是这些文化异同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异同,从而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 参考文献: [1]於奇跨文化交流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7 [2]刘醒吾.经贸英语口语[M].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97 [3]李平.国际经贸英语教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