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探讨缘起
在我们所生活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正在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更新着。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被淘汰。具备学习兴趣、措施和愿望比记住知识更重要。显然,我国“万校一书”、“万人一面”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社会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帷幕。[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 年)》中指出,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特殊意义。[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课程设置具有选择性;建立灵活的目标体系,以对各阶段和各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性;建立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建立规范的教材体系及丰富的资源体系,英语论文,以确保高中英语课程顺利实施。[3]新课程标准的的出台必然带动学校教学的改革,那么高中英语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对新课标的落实情况如何?遇到的了哪些问题?如何才能促使英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这些现实问题都驱使着我们进行探讨。
(一) 时代呼唤: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际交流的频繁,当今世界上英语已经是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世界上 60%广播节目和 70%以上的邮件都是使用的英语。国际上高科技的探讨成果、绝大部分的优秀论文也是用英语发表的。联合国的有关文件指出,母语、计算机和英语是新世纪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因此,各国都极为重视对英语的教育。在我国,英语一直作为文革后基础教育的主要外语,备受重视。虽然我国英语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民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哑巴英语”的现象至今仍普遍存在。只会读英语、写英语的人为数不少,但是能说英语、会听英语的人却是少数。也就是说我们国家人民现有英语水平不能满足 21 世纪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这与我国的教育传统,教育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在我国,延续了 1300 年的科举制度对我国的评价制度作用深远。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一直把对书本知识的考查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作为一门外语,对英语的考查单纯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是考不出学生实际水平的。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中英语的教育成果明显不能满足国际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 政策支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
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完善关于教育改革尤为重要。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1 年--1956 年。教育部颁布两个课程文件,分别是 1951 年的《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草案》和 1956 年的《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文件提出:能应用普通英语,如简单的对话和写作;能借助词典阅读通俗文章和简易的英文读物。这次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把英语作为一种使用工具。[4]第二阶段,1963 年--1986 年。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综合体,分别是 1963 年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和 1978 年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大纲提出培养听、说、读、写的“四会”能力。文革后,1986 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培养自学能力,开始体现了人文性。[5]第三阶段,1993 年--2017 年。这期间教育部分别于 1993 年、1996 年和 2017 年颁布了三次《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其教学目的都是扩大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要求是听、说、读、写、词汇和语法,评价方式是考试。虽然 2017 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但只是简洁明了的提出了与以往大纲不同的评价形式,并没有具体的实施建议。第四阶段,2017 年--至今。2017 年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以往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课程目标除了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外,还包括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课程设置开始分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方式要求改变以往的讲授式;课程评价列出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详细要求及具体实施建议。《标准》旨在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英语人才,提高全民英语素质。由此可见,政策的支持促进了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改革,《标准》的出台指导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但是各地高中学校具体实施情况有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就值得调查探讨。
第一章 高中英语课程文件的略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