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高校都有校训,虽然从建校历史可以推断,西方高校校训的历史比中国校训的历史要早好几百年( 中国高校校训“五四”以后才真正出现) ,但从功能上来说,中西方高校校训所表现出的价值基本上是一致的。根据《辞源》的解释,校训是“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应该说《辞源》的这个解释不够全面,因为它表述的只是校训一方面的功能-—对内训育。事实上,校训还有向外宣传的功效。所以,如果全面考察的话,校训具有“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激励师生,感召学人,完善人格,独显特色的影响”。[1]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高校国际化视野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认识到全方位向外推介和宣传自己的重要性,作为高校灵魂而存在的校训及其翻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一方面校训翻译实践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校训翻译探讨相对滞后。在中国高校校训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视角各有不同,其处理策略也是五花八门,因此,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一、校训翻译存在的问题
二、校训翻译问题的成因略论
中国很多高校的校训原文精辟简练、寓意深远,但一些校训的译文读来拖沓费力,与原文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译者往往受到“信、达、雅”和“翻译对等”等理论的作用,唯校训原文是瞻,一味追求完整传递校训原文的所有概念,盲目忠信原文,结果译文差强人意,达不到“雅”的效果。除了翻译指导思想的束缚之外,在具体翻译处理层面,译者还受到两方面认识的制约。首先,在校训翻译实践中,译者没有明了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更没有充分比较和略论中西方校训的不同。从一些校训的译文可以看出,译者更注重字斟句酌,力图面面俱到,完整地呈现校训原文的内涵,而忽视了西方校训用语的特点。西方校训在选词上不求生僻,在结构上“英语具有明显的一元结构倾向,汉语具有显著的二元结构趋势。”[2]苏州大学校训及其译文就是这两种结构异同的完美呈现,苏州大学校训原文是“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属典型的二元结构,英语论文范文,采用对联的形式,既上下对应又浑然一体,唯美地表达了苏州大学的精神; 其译文“Unto a Full Grown Man”是英文校训中常用的一元表述方式,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校训原文的意思。译文貌似和原文不对等,但思想内涵一致,且和西方校训的风格一致,受到很多翻译学者的关注和好评。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译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校训翻译的特殊性,没有明确校训翻译的功能和目的。校训译文所承载的主要是外宣功能,目的是让更多的外国学界及社会阶层了解自己的学校。很久以来,中西方译论强调的都是原文的地位至高无上,要求原文的特征要在译文中保留下来。直到20 世纪 70 年代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代表人物凯瑟林娜·赖斯,汉斯·弗米尔等) 的出现,翻译界才开始重视文本功能。根据赖斯的理论,译者应注重略论文本类型,甄别不同种类文本所担负的功能及其所体现出的具体特点。她曾经强调: “在正常情况下,文本类型是作用译者选择适当翻译措施的首要因素。”[3]( p17)功能主义理论是当今世界颇具作用力的翻译理论之一,它是以目的准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体系,它将译者从“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认为翻译应该在略论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综合考虑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措施,以利于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4]在校训翻译活动中,译者应明晰校训的外宣功能,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国外受众了解本校的校训精神。译者只有紧紧围绕校训文体的特点进行翻译,才能挣脱原文的束缚,翻译出来的校训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