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交流需求略论,着眼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理想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包含着语言、沟通、文化和商务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在现实中,这样一个理想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否能够得到实施,/英语论文人们关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认知与现实中的教学实践之间是否存在异同,以河南高校为样本,对商务英语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略论时,得出了数项结论,同时发现了两个待解的深层次问题:一是如何培养商务英语系的核心竞争优势?二是什么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共同核心?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课程设置 交流需求 跨文化探讨 商务英语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分支,它源于语言学,又处于与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因此在学科属性、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分歧。在国际ESP(专门用途英语,下同)学界,Munby和Boswood等学者围绕交流需求略论都分别做过详尽的论证[1],为我国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框架。在我国外语学界,阮绩智也从ESP的角度提出商务英语课程应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与商务交际能力[2]。严明从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商务英语系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个模块:英语技能、商务沟通(含跨文化商务沟通)和商务知识[3]。根据笔者对现有文献的查阅,我国外语学界关于类似的、包含着三个或四个知识模块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似乎没有很大的歧义。但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近况如何,人们关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认知与现实的教学实践之间到底是否存在异同,如果存在异同,原因是什么?基于这一点,笔者以河南开设商务英语系的高校为样本,对此问题进行研讨。在河南113所本、专科高等学校中,有73所开设本科和专科层次的商务英语系方向,占高校总数的64. 6%[4],大致相当于全国高校开设商务英语系的数量与高校总数之比,有一定的代表性,大致可以反映全国商务英语系或方向的设置情况。 一、ESP和跨文化两维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理论回顾 交流需求略论是ESP领域里被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的略论框架。20世纪70年代初,在欧洲它是用来设计工业培训的一种略论工具,后来被欧洲现代语言理事会用来设置语言培训,它早期关注的焦点是不同工作场景的不同语言需求。Munby发扬光大了这一理论。他将学习者的职业交流需要作为出发点,对学习者的交流目的、交流手段、交流环境、语言技巧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的论证。然而,在Boswood看来,Munby的理论框架只考虑了学习者的客观需求,而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需求和作用语言表达的客观环境,因此, Boswood推出了旨在提高学习者交流能力(而非仅是语言能力)的交流需求略论模型。此模型包括四个部分:学习者的主观、客观信息;职业交流实践略论;口头交流略论;书面交流略论。每个部分包括10—16个参数。Munby的理论一直以来被认为过于复杂,缺乏可操作性,而Boswood的理论模型比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Munby和Boswood的交流需求略论框架十分周全,但是,这两个略论框架仅仅关注了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和“交流”两个因素。美国学者Varner认为,一个完整的国际商务交流过程包括三个因素:交流策略(含语言能力)、跨文化策略和商业策略,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彼此依赖、密不可分。因此,要想达到完美的交流效果,国际商务人士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5]。Varner的理论模型虽然不是直接关乎课程设计的,但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跨文化商务交流的真实过程,而这种了解可以避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的盲目性。因此,Varner的“跨文化商务交流过程模型”弥补了“交流需求略论”作为我国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理论基础的先天性缺陷,为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理论视角。在我国外语学界,严明结合黑龙江大学多年的办学实践和学生的需求,提出商务英语系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模块: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课程;商务沟通实践系列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在已知的国内发表的论文中,严明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可能是最为完备和系统的,理念上也与国际学者Varn-er的跨文化商务交流过程模型不谋而合。 二、探讨设计 本探讨的理论基础是Munby和Boswood的交流需求略论以及Varner的跨文化交流过程模型。探讨措施是问卷调查(定量)与个人访谈(定性)相结合。调查问卷的发放,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方式,通过参加会议、电子邮件、邮寄等渠道,分别发送给了河南省40所开设有商务英语方向课程的外语院系的负责人或了解情况的商务英语教师。在问卷回收之后,通过SPSS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运算,得出了描述性或关联性结论,然后根据问卷上显示的信息,选择了15位院系负责人或教师进行跟踪访谈,访谈内容围绕问卷的内容展开,访谈的结果对回复问卷的信息加以补充或更正。 三、讨论与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