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培养课程。本着“以运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准则,/英语论文其教学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当地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运用型口译人才。本文针对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这一特点,研讨了如何在项目驱动下进行该课程的合作式教学。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口译 项目驱动 合作式教学 一、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特点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运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以实用为主、运用为目的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本科英语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特别是将学生的实用能力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商务英语在打好学生语言基础的前提下,尤其要重视对实践操作技能的专项训练,口译技能便是其中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商务专业口译教学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该类院校特点、口译本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技能训练等方面,让学生感知口译的经历、了解口译的思维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和相应的课堂组织形式,推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成绩,最终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合格口译人才的要求。口译能力归根结底是一种技能,其最佳掌握途径是通过有指导的训练和大量实践。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设置不同的商务场景,分配好课堂中理论技巧讲解和情境训练时间,并做好示范和点评。 二、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近况 口译作为一门实用学科正在逐渐占据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然而,口译教学一直是我国翻译界的薄弱环节。当前,我国口译教学的实践和探讨与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还十分落后。口译教学设施仍较欠缺和简陋;口译教学的措施和手段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各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五花八门。因此,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开设口译课程,系统有序地培养口译人才,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纵观当前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近况,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 1、缺乏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统编教材,未能体现系统性和实用性 当前出版的口译教材基本上是面向本科生的,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口译课所使用的教材也沿用本科教育所使用的教材。笔者搜索了一下当前出版的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译教材,大概有6、7本左右,其中使用的比较多的是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出版的《商务现场口译》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商务英语口译教程》。其它的教材大多没有配套的音频,使用起来就成了视译或者干脆成了笔译,不能达到口译的目的。而笔者纵观了一下《商务现场口译》和《世纪商务英语口译教程》的内容,虽然整体上适合高职学生的水平,但某些内容的编排与将来学生的工作关系不大,未能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特点,缺乏实用性和系统性。 2、口译专业或课程开设少且课时不足,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制短,口译课开设时数一般都较少,普遍只有一学期,每周一次,每次两学时或三学时。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英语系的班级人数也越来越多,当前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多达四、五十人,因此在短短的两节课里,每个学生得到的锻炼机会平均只有三四分钟而已。这远远无法达到口译需要大量实践的要求。 3、教学师资匮乏,现有的师资水平良莠不齐 当前从事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本科院校或探讨生院直接毕业出来的,很少有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公司实践的经历。他们也很少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口译培训。这样的商务英语口译课很容易成为口头形式的笔译课,不能有效地进行口译技能的训练。而且学时数较少,教师往往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口译教学效果不佳,对学生的课外指导也相当有限。 4、口译教学的措施和手段单一,没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口译课堂教学是传授口译技能与口译实践最基本的形式。反观我国高职院校的口译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播放录音,学生翻译,然后老师点评的模式。由于课时少,班级学生多,每个学生开口说话的时间很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记录所谓的正确答案上了。因此在口译上得到的实践很少。这种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媒体的最优化影响。教学形式单调,效率较低,信息反馈弱,师生双向交流不足,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状态,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结合上述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特点及其教学近况,笔者提出了“项目驱动”下的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合作式教学的观点。该观点以项目教学法为指导,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然后根据口译的实践性的特点,通过“三角对话”的合作方式进行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为毕业以后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做好零对接。 三、“项目驱动”下的合作式教学 1、开发教材,确定课程项目模块教学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