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略论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系课程教学的近况。试从以就业为导向,通过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等途径,/英语论文探究商务英语系教学如何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实现社会需求与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商务英语 市场导向 教学策略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其中对教学目的的表述如下“: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可见,高职商务英语系课程的特点即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运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是完全一致的。高职商务英语系的培养目标,就是造就一大批高技能运用型英语人才,这是基于对新时代的认识和对就业市场调查的结果。市场经济呼唤口径宽、适应性强、有相当职业能力的运用型英语人才。事实上,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实用、够用”是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系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高职课程建设应符合当时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同时,与之相应的教学准则之一就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向社会,接受市场的检验。高职毕业生作为运用型人才更是首当其冲,直接面向社会,进入生产工作第一线。但是人们对一个刚跨出校门的高职毕业生拿什么来衡量判断其优劣?无可非议,主要还是其文凭和各种技能证书。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合格证书、高职高专英语运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等英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英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大都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认可,具有权威性,有时甚至决定了毕业生的录用与否。从这一角度,商务英语系教学和各种英语等级考试之间,我们不得不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或共同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获取英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对高职生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学完该课程后应达到这样两个目标:一是能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达到《基本要求》的教学目的;二是能通过至少一种适用于高职英语水平的英语等级考试,为其就业创造机会。 1商务英语系教学近况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普通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并不乐观。各院校为了求得生存,纷纷揽生源,导致生源质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最明显地反映在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不理想、通过率偏低。由此产生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系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一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问题。当前的商务英语系开设的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邓小平理论和大学语文外,其他的专业课程包括英语精读,英语泛读,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口语等。这些课程从表面上看,似乎都与商务有关,应该是商务英语系的学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但从教材的内容来看,里面所涉及的知识多年不变,早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仅仅为了得到学分而应付老师和学校。而老师由于学生的消极反应,也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而提不起精神教学。常此以往,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差。除了教学内容跟不上形势要求以外,多年来形成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也极大地作用了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商务英语系教学方案 这种近况亟待解决,可以从商务英语系教学与英语等级考试、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角度,研讨其两者的良性互动。 2.1选择相应的、有重点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措施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根据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进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以便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针对高职生英语基础薄弱的近况,在教学策略选择上应以英语语言的最小单位“词”作为突破口。语言、词汇和语法是语言教学中的三大要素。其中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至关重要,是语言和语法教学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提高英语水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化也就无从着手。Wilkins说过“:事实上,没有语法不能传达很多东西,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高职生语言环境的局限和学习措施的不当造成了其英语词汇量小,词汇记忆呆板、僵化,不能学以致用等现象。因此,我们要把努力扩大高职生的词汇量视为第一教学要务。在确定阶段教学内容时可重点强调同义词、反义词、构词法;在具体词汇教学中可采用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词汇拥有量,为他们奠定英语学习的根基。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客观认识我们的学习群体,决不能脱离现实,一味地要求学生适应所谓的大学学习来满足大学教室的要求。 2.2用“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