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对口译人才数量的需求和质量的期待不断攀升,构建复合型、运用型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的需要,是地方英语论文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地方性高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影响的研讨日益重要。教师首先是课程的设置者,同时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堂的组织者,最后还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价者。 关键词:口译教学;教师;设置者;传授者;监督者 社会对口译人才数量的需求和质量的期待不断攀升,但是由于地方学院的管理、师资、生源情况及教学手段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存在主要问题如下:(1)口译人才培养欠缺科学的模式。(2)口译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脱节。(3)缺少合格口译师资。许多口译课教师本没有口译实战经验,或实战经验甚少,很少有人接收过系统的口译训练。(4)缺乏好的口译教材。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且缺少地方特色的口译教材。(5)缺乏好的口译教法。手段单一,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够……学生进行口译练习的话语信息基本上都是前后没有任何介绍做铺垫的单独成段的材料,这种材料与交际境完全被割裂开来。可以说,这样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和环境是对真实口译要求的严重扭曲。我国外语界对口译人才培养的探讨起步晚、发展慢、成果少。纵观我国近年的口译探讨文章,可以发现我国的口译探讨,无论从探讨领域,还是从探讨对象等方面来看都存有明显的不足。随着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社会对外语专业实用人才、尤其是实用能力很强的口译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柴明教授指出:“翻译人才缺,缺的绝不仅仅是同声传译。会议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等都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2017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系英语教学大纲》将口译课确定为本科英语系的必修课之一,口译人才的培养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构建复合型、运用型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的需要,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教师影响的研讨日益重要。自主学习理论倡导者Gardner和Miller[1]认为教师担负着辅导、评估、提供咨询、开发教材、管理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等职责。一次全球范围内对外语教师角色期待的调查结果:知识之源(source of expertise)46.4%;管理角色35.7%;建议来源53.5%;学习促进者64.2%;关心角色25%;分享角色17.8%;评估者10.7%;课堂气氛创造者14.2%;行为和勤奋工作示范者3.5%[2]27。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各方面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费厄斯坦认为教师是中介者。他的中介影响理论认为,英语论文题目,中介者与教师仅仅作为信息传递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中介者能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进步、学会学习、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文化情境和社会变化,以及应对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中介影响联系到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还联系到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中介影响涉及中介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是以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自己主动探究和发现得来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只是起引导、帮助和促进的影响。为学生营造富有创造性的、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环境。在口译教学中,教师需对课程进行设计,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在授课和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计划进行指导,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源,对其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并予以客观评价。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为此,笔者将教师的角色主要定位课程的设置者,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价者。 1教师首先是课程的设置者 首先教师要对口译和口译工作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才能制定适当的课程设置。译员必须对原语进行听辨、理解、记忆、略论、语言代码转换,然后用译入语表达出来,在整个口译的过程中,真正的任务是意义的再产生,使信息得以传递给听者,语言的转换只是手段而已,正如刘和平指出的,“口译技能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接收和转换上,具体讲,表现在其思维特点上,单语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几乎同时完成,而口译理解和表述由于使用的语言不同,需要有意识的信息加工和处理……”[3]37对于口译的思维过程,法国释意派的代表人物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将其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在口译过程中,最基础的阶段就是理解阶段,即将语言得字面意义同语言外的文化背景知识想结合而产生的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解就是在听或读到语言材料后对其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鲍刚指出,口译的理解与一般人在交谈过程中的理解是不同的,“这种理解表现为某种将注意力指向话语的整体,并对内容进行思维加工的心理努力,目的是将原语贮存以便传译。”[4]114这种理解方式就是口译独有的“思维理解”或“理性理解”。译者在思维理解的过程中,首先是对原语进行听辨。在听辨过程中,译员的大脑会启动双语语言长时记忆库中的语义经验和句法经验,对原语声学刺激做出自动化语音反应。但是这一过程必须是在熟练的前提下进行,以语言或语言外知识为参照,也就是说,译员在进行听辨的过程中,几乎在同时就启动了口译的理解程序,参照语义编码、话语主题、语言环境等各种信息开始对语义进行查检,结合语义、语言外信息加工出原语的“意义”。因此,从主体上看,口译思维属于抽象思维,更注重逻辑推理和略论。口译的思维是针对原语内容、原语逻辑联系、相关认知信息等语言外信息,或是原语中个别的关键词语做出的职业化认知心理反应。勒代雷在《口笔译概论》一书中指出,“译者在理解意思阶段,感知是一种非自觉的过程,而解释却是一种自觉的过程,是为理解而做出的一种自觉的努力。”实践也证明了,译员在实际工作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这种“思维理解”的工作方式。从上述略论我们可以看出,在听辨和理解的过程之中,要真正达到对原语的正确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原语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智力略论能力。在理解的同时,译员还要在同时要完成脱离原语语言,把听到的信息在目的语中找到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就对译员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最高水平要求。“翻译特别是口译,是把人的语言能力逼向极限,是要调动其所有的知识潜能才能够承担的一项任务。没有娴熟的双语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一句空话。”关于这一点,口译理论界与教育界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仲伟合提出了译员知识结构的板块组成模式:KI=KL/EK/S(P/AP),即: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双语知识板块/百科知识/(职业口译技能/艺术表达技能)。这一板块结构就为口译专业培训提供了一个课程设置的框架。从这一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对口译员的培训必须从双语知识、百科知识及口译专门技能三方面着手。杨承淑在其作品《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中也把口译教学的要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知识、技法。关于地方院校的本科学生来讲,他们的语言水平不是很高,百科知识还不很丰富,又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因此,地方院校的口译教学应当是语言、知识教学与口译技能教学双轨并进的模式;其中,语言、知识教学是基础,而口译技能则是核心。没有技能的训练,口译专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仅仅成为语言学习的另一条轨道;但另一方面脱离了语言、知识教学,学生在不具备基本的双语语言基础和各种专业知识积累的情况下,技能训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在本科阶段,这两方面既不可各行其是,也不可重此轻彼。口译专业的语言学习,英语论文网站,其重点并非仅仅学习一些语法、词法,扩大词汇量而已,而是学习语言,使用中的语言。具体来讲,就是口译工作所使用的语言是专门的“工作语言”,既有别于日常生活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