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商务英语的运用日益广泛,商务英语翻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学生商务背景知识不足、中文知识基础薄弱、翻译习惯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英语论文直接作用了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进行教学措施改革,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实践和运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 商务英语是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活动的人和即将毕业、要进入商界的学生所使用的语言。Ellis和Johnson认为,商务英语应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范畴。它含有其他专门用途英语所必须包含的一切要素,也包含了特殊语言主体的界定以及特殊语境中特定交际方式的选择。从学习商务英语的主体来看,商务英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各类高校学生开设的一般商务用途英语,旨在培养其在一般商务环境中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专业性不强;另一类是针对有工作经验的各类公司在职人员开设的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较强。本文探讨和研讨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针对的是第一类学习者。在我国高校中,除少数几所院校获批试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外,绝大多数院校是将商务英语作为英语系的一个方向。按照英语系教学大纲的划分,商务英语属于专业知识课程,是英语(商务或商贸方向)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部分。 商务英语翻译与其他英语翻译如文学翻译、科技英语翻译等的区别在于文本环境的不同。文本环境即翻译源于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知识背景。也就是说,英语毕业论文,普通英语特别是文学翻译的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科技英语翻译的文本背景涉及到某一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而商务英语翻译的文本均为商务背景或内容,多使用商务术语,语言具有简洁、专业、严谨、礼貌的特点。这就要求译者必须了解商务领域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地道的英文。 翻译教学包括翻译实务教学和翻译理论教学,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强化学生对翻译的认知。当前,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很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措施,即教学根据教材内容,通过若干译例,阐明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应用,再辅以翻译练习。而一旦进入真实的商务场景,学生便会发现课本上的理论、技巧似乎一点也用不上。 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讲,《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商务背景知识不足 《商务英语翻译》不同于一般的口译和笔译课程。它虽是翻译课程,但也有别于普通的文学类文本翻译,强调文本的商务语境。如果学生缺乏相关的商务背景知识,便无法把握原文的准确含义,译文的质量可想可知。 2. 学生中文知识基础薄弱 中文中一些较为正式的、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汇、句式常常能较好地体现商务英语文本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而很多学生对此不熟悉,导致学生翻译困难。例如,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学生对“兹介绍……”“、顺颂商祺!”等表达方式不知如何下手。 3. 学生翻译习惯不佳 奈达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实现功能对等,即在翻译时应实现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表达方式、文体、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对等。而不少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过分地依赖字典,特别是电子字典和网络字典,一味机械地将这些字典的解释照搬过来,很少探讨自己的译文是否通顺、准确。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其翻译教学必须围绕“实用性强”的特点,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在互动中学习翻译技能、应用翻译技巧、积累实践经验,逐步提高翻译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 针对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这一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它把语言教学真实化,把课堂社会化,把语言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上而非形式上,更强调“做中学”以及“学中做”,即学生在明确的学习动机推动下自主学习并主动应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任务型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谓“任务”,就是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理解、操练、产出与互动的课堂活动,学习者主要关注意义而不是形式。一般认为,一项“任务”应具备以下特征:(1)以意义为主;(2)有某种交际问题需要解决;(3)同现实真实世界的活动具有可比性;(4)完成任务优先;(5)完成任务的评估标准是以结果为依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