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旅游英语翻译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旅游业一直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着。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然而,她的魅力只有通过精良的翻译才能被人们真正领略。好的旅游英语翻译迎合旅游者的文化品味,也能突出中国旅游业的特色与吸引力。 (一)不同语言习俗对旅游资料翻译的作用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对待语言的习俗上大相径庭。在中国哲学中,由于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着重于把握不断变化的整体真实,其真正的目的是在“得意”。“得意”虽然不能脱离语言,但又往往不能拘泥于语言,更多的时候要靠直觉顿悟。这一点在描写旅游景点的文献中广为体现。如:描写“西湖天下景”之“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纯粹地刻画了一幅惬意的风景画,情趣盎然之余,令人心生向往。其中喻意需要借助语言和形象符号,但顿悟之后,这些都统统被抛掉,即所谓“得鱼忘荃,得意忘言”。而在西方,要把概念和观念具体化,必须以语言作为根据,语言是概念的形式,是观念的结构,是沟通的媒介。要把概念和观念传递给对方,必须借助语言。同时,由于英语在世界上的通行度和通行范围都胜于其他各种语言,我们也必须承认英语的变通性。英汉民族的这种语言习俗差别必定对旅游英语的整体翻译风格产生深刻作用。在翻译旅游文字材料时,我们不难发现:汉语多写实得意,英语常写意传情。如:旅游文献中用“莺歌燕舞”来描写祖国的一派大好形势,如将之直译为“Ev-erywhere orioles sing and swallows dart.”,西方人得到的印象只会是描写百鸟栖息的山林。汉语在表现手法上的写实并非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造成寓意才是作者的初衷。因此,在翻译这个成语时,我们只能用写意的手法将之译为“the ambience ofprosperity”(繁荣兴旺的景象),才能让西方人了解到其中要诠释的情形。旅游文献中大量的汉语成语是不能按字面翻译的,有些成语的比喻形象是译文读者所不能接受的。如:我们用用“灯红酒绿”来描绘放荡奢侈的生活,如将它死译成“withred lights and greenwine”,这势必会贻笑大方,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莫明其妙。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灵活地将它翻译成“dissi-pated and luxurious”(放荡奢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