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影响和表现形式[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浅析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中的影响表现形式

[摘 要] 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须建立在理解所学语言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和观点的基础上。因为语言是一个社会所应用的一种工具,人们使用这种语言的各种方式反映出该社会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联系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制约着语言行为。语言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只懂些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实际问题,而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所以,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目前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并已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新兴探讨领域。语言交际中的文化现象指的是在语言交际中体现出来的风俗、习惯、观念、信仰和态度,以及隐含在语言交际中的话语模式,直接或间接的言语行为。当一个文化成员观察另一种文化时,他常常趋向于用本族文化模式来理解和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认为对方文化行为和本族文化行为表示同样的目的和意义,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较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当两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学生就容易根据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思维和表达,因而常常产生误解。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语及交谈方式,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间就存在不少的异同,通过下面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略论例证,体会到文化与交际的密切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外语教学的方向。

一、从词汇方面看出两种文化的异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异同在词汇层次上体现的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为广泛。自从有文字以来,语言特别是词汇一直是人类记载重大历史事件和传播人类智慧的有效工具,因而词汇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反映,体现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烙印。这是词汇的第一个特性,即社会性。如: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发生了激变,老一代人的传统思想和道德原则与新一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激烈碰撞,新老两代人难以相互理解和沟通,于是产生generation gap (代沟)这一英语新词。此外出现的beat generation (垮掉的一代)则用于指五十年代末美国知识阶层中的一个颓废流派,他们以蓄长发、穿奇装异服、吸毒、反对世俗陈规等为特征。Hippies (嬉皮士)、Yippies (雅皮士)也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这些人对社会、传统、文化等各方面持抗争、愤恨直至冷淡、抑郁的态度。

另一方面,语言载录着一个民族或社会团体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脉搏,而词汇尤其留下了民族文化的印迹,具有浓重的民族性与国情特点,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词汇作为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其使用关系着文化传统、历史掌故、民间传说、地域环境、使用习惯、心理倾向等等。这是词汇的第二个特性,即民族性。由于这种民族文化的异同性,表示同一概念的词在不同民族中可能引起不同感情评价色彩的联想,或能使一个民族浮想联翩,而对另一个民族则不能引起任何联想。比如:汉语词“龙”是指一种传说中的动物。中国人认为“龙”是吉祥神物,是至尊帝王的象征。于是产生了许多对于“龙”的传说与故事,出现了许多与“龙”有关的成语典故,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望子成龙”等。“龙”进入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鲜明地反映着中国文化特点。但英语词的“龙”(dragon)是指类似鳄鱼或蛇的巨兽,是长有四足能够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用来指人,则包含一种贬义。如说女人象dragon一样,意谓她凶狠、令人生厌。

词汇这种鲜明的社会性与民族性特征,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除引起理解困难外,还表现为“词汇空缺”(lexical gap)现象,彼此难于找到妥当贴切的对应词。如上文提到的Hippies虽译为“嬉皮士”,但不了解西方社会历史背景知识的人还是不可能从字面上知道这究竟是些什么人。现代汉语中人们间或会使用“鄙人、敝姓、贱内、寒舍”等谦词,这是汉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谦词,故“敝姓”只好说成my name,“贱内”只好说成my wife。“词汇空缺”从翻译的角度来看,称为无等值物词汇现象,除音译加意译和加注之外,在教学和翻译实践中还有其他许多技巧和措施,可以用来体现无等值物词汇的社会与民族文化特色和内涵。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英语词汇的讲解和写作练习必须结合有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知识的介绍,特别是让学生们掌握那些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culture-loaded words)的背景知识,才能在开口表达、动笔写作时,减少或避免重大的语用错误,减少或避免文化冲突,增强交际能力。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