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的表意功能的创新策略[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沈正南,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215600)。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存在以灌输语法规则为主、剖析不够,以选择性试题训练为主、实际情境操练缺失的现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虽已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将语法规则融入语境中去讲解,但授课的落脚点仍然是语法规则的训练,最终停留在学生脑海中的仍然是对语法规则知识的记忆,并不能灵活应用。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语法是用来干什么的”定位模糊。大部分教师认为,英语论文范文,语法规则只是用来判断语言及其表达正确与否的一个标准,因而课堂上常出现“这种表达是错误的,因为它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纠错语。于是,“学生不断犯错,教师不断纠错”贯穿了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语法教学一旦陷入这样的“泥潭”,其本质功能自然被忽视。学生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掌握了足够多的语法规则,就可以有正确的英语表达,反复练习,就能学好英语了。
    笔者认为,要改变语法教学的近况,应当重新认识语法规则的功能。语法规则不能被认为只是用来限制甚至制约语言表达的条条框框,实际上,语法本身也具备表意功能。理由如下:
    其一,语言及其表达本身并没有正误之分,无论是合乎语法规则的还是不合乎语法规则的,它与语言参与者本身的意图、所处环境、背景乃至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关。
    其二,语法规则是人们根据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习惯,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明文规定或以非明文的方式约定的,产生的时间远远落后于语言文字本身,故不能用规则来制约语言。
    其三,语法本身也具有表意功能,语言参与者通过应用不同的语法结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也可以说,英语语法除了结构功能这个表面框架外,还有它实际表意功能的内涵。因此,在学习和探讨英语语法时应两者兼顾,把这两种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较以下两句表达:
   
    不难看出,第二句通过进行时态将“一幅图画”的意境勾勒了出来,让听者或读者似乎感受到了“正享受着劳动果实带来的快乐”,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奥妙就是应用了语法本身的表意功能。
    其四,语法除了自身结构和模式形态,更有交际功能。教学中应注重对语法规则交际功能的挖掘和利用,将呆板的规则融入实际的交流之中,让语法教学灵动起来。
    概言之,巧妙应用语法的表意功能可让语言学习者真正领悟语法规则的灵活性,深谙语境对语法的影响,从而合理应用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语言的能力。本文以高中阶段的一些重、难点语法项目为例,具体略论语法的表意功能及其应用。
    一、词法、句法结构的表意功能
    英语初学者习惯用已经掌握的汉语词法、句法结构去套学英语。如:She is a student.(她是学生。)She studies English in our college.(她在我们学校学英语。)两种语言中,代词对应代词,动词对应动词,句式结构也是一致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即句子的语法成分略论并不能代替句子的实际意思表达。例如: of her face indicated clearly how she was feeling at the moment.若按语法略论,“the pallor of her face”应表述为“她脸色的苍白”,因为“the pallor”是名词,为“of短语”(定语)所修饰。但译文应从表意的角度将此句译为:“她苍白的脸色清楚地表明了她那时的情绪。”在这一句中,原文语法上的名词“the pallor”被译成了形容词。又如:I'm afraid I can't teach you dancing. 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han I.如果翻译成“我认为我的小弟弟比我是个好教师”既不符合原文的意思,也不符合汉语的表[ ]达习惯。若从语法的交际功能上理解,即从上下文的表意需要上理解,把“teacher”理解为动词“教”,表达起来就容易多了。可将这句话译为:“我未必会教你游泳,我想我的小弟弟比我教得好。”从以上两个简单的词语略论中可以看出,英语语法的结构功能是静态的、刻板的(因为我们不能把上例中的“pallor”说成是形容词,“teacher”说成是动词),而它的交际功能(表意功能之一)则是动态的、灵活的,可以把名词理解为形容词或动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英语表达中,各种句式不但具有独特的结构,而且,不同的句式也有不同的表意功能。
    例如,祈使句主要用于命令、请求(要求)、劝告、警告、禁止等交际场合,具有表意功能。如:Jack, you hand in your exercise book to the math teacher,  “Jack”是称呼语,所以此句为祈使句,要求Jack交作业本,故用“will(won't)you”询问意愿。
    又如,从语法角度看,许多主动句可以转换为被动句,反之亦然。但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并非都是可以任意转换的。如:“The storm destroyed the crops.”——主动句;“The crops were destroyed by the storm.”——被动句。孤立地看,这两种结构都是正确的。但若在“What happened to the crops? The storm destroyed the crops.(主动句)”的对话中,应答语用主动句式显然不适当。因为根据信息分配准则,已知信息通常出现在句首,新信息一般出现在句尾,而这个答语却把新信息(the storm)置于句首,而把已知信息(the crops)置于句尾,以致新旧信息倒置,使这个句子答非所问。回答这个问句,如果采用被动结构——“They(The crops)were destroyed by the storm.”,就比较适合了。这里被动句的适合与前面主动句的不适合都是在特定的语境“What happened to the crops?”中判定的。可见,英语论文,句子结构的适合性,也只有在特定的上下文或语境中才能得以解决。
    综上所述,语境制约语法的交际功能,语境是判断句子结构适合性的重要标准。因此,关系语境是语法教学交际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二、时态、语态的表意功能
    英语动词时态属于语法范畴,是表示动作或事态发生的时间以及表现方式的一种手段。动作发生的时间,可分为现在、过去、将来及过去将来;动作的表现方式,包括一般、进行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