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综述略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曾海萍,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英语论文范文,从事教师工作就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人们对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的研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以前,培养教师与培养学者、科学家没有大的区别,人们普遍认为具有了学科内容知识就可以胜任教师这一职业;20世纪中期,教育学诞生后,教育知识开始作为教师基础知识,成为教师培养的必备内容,因此教师专业知识就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知识;20世纪中期以后,有些学者又特别强调学科教学知识对提高教学成效和促进学生理解的重要影响,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教师专业化的探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钟启泉,2017),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整个教师教育改革的热点探讨,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也就成为了教师知识探讨中的重点。
    一、学科教学知识浅释
    从字面上看,学科教学知识肯定与特定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相关,但是它的内涵却并非完全如此。
    (一)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由美国教育探讨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Shulman(1987)提出,他将其定义为应用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是如何表征、组织和呈现,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随后,更多学者对它进行探讨,并且认为教师的其他知识类型也应该被包括在学科教学知识之中。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Crossman(1990:7-9)对学科教学知识的论述,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含四个部分:第一,教师对于一门学科教学的统领性观念——对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哪些重要内容的知识或观念;第二,对于学生对某一课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第三,对于课程和教材的知识;第四,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他们把PCK看成是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知识交叉所得,却又独立于这两个领域而存在的新的知识体系,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另外,一些建构主义者认为PCK是“教师对一般教学法、学科内容、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Cochran et al.1993:7)。把它看成是“理解”,就说明它具有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特性,因此,这种观点认为PCK是一直存在于多种知识类型的交叉之中,而不应该从中剥离的一种动态知识。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动态的知识还是静态的知识,PCK是一种综合应用的知识,它是教师在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以及其他广泛的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个人性的知识,是运用于某个教学主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表征、组织与呈现,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知识。
    (二)学科教学知识的特点
    既然PCK是一种综合运用的知识,“如何综合”和“如何应用”便成了PCK的核心部分。显然,综合不等于简单的组合,而是一个过程,综合的知识是一个结果,是一种对于“是什么”的程述性知识。在教师“想要”的教学目标和“得到”的教学结果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如何“做到”的教学过程,这就需要一种如何应用综合的知识即“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笔者认为PCK的特点如下:
    1.个体性
    PCK是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课程知识、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这种综合必然是有条件的综合。作为每个独立且有异同的教师,他们对每一类的知识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而且个人教学风格相异,面临的学生、教学环境和情境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特征的PCK,PCK具有明显的个体性。
    2.实践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一个从认知到操作的过程。PCK是一种综合运用的知识,综合和运用这两个过程并非一前一后的联系,而是交互进行的联系,交互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经过综合的PCK是在真实教学中使用的知识,而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英语论文,它的获得、实施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的过程,要想懂得“怎么做”必须在实践中“做”。
    3.建构性
    PCK的建构性体现在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重组上。组成PCK的各类知识基础的获得时间有先后,先行的知识基础为后行的知识基础提供参照,成为已存的客观性知识。PCK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前行的建构过程”,因此,后行的知识基础在PCK的生成中受到先行的知识基础的作用,同时又作用着先行知识的发展。它们彼此被同化或被顺应,教师又不断地渗入自己(或他人)的经验、激情、价值观、个人判断等,因此,建构性是PCK的一个基本特性。
    4.发展性
    如今,知识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的主体和客体都先于知识而存在的”(范良火,2017:35),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的认知、情感、操作、态度和信念等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在它们教学的相互影响过程中对教学知识会产生新的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也就决定了教师的PCK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来源
    PCK是一种综合的知识,那么它的形成需要哪些知识基础?Shulman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教师知识略论的理论框架: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对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廖元锡,2017)。
    (一)英语教师PCK的来源.具体到英语这门学科,因为英语教师是经过个人学习身份,包括中(小)学生、师范生和教师这三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而形成的,因此,他们的PCK获得是一个积累和建构的过程。本文以上述知识基础为蓝本,从英语教师的成长阶段和PCK获得两方面对其PCK的来源进行略论如表1所示。
    (二)英语教师PCK的来源简析
    1.在中小学生阶段,学科知识是学生有意识地接受,而其他类型的知识都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形成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向师性”,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对有志做教师的学生在教学观上更是作用很大。因此,每个高中英语教师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从事师范学习并且继续从事教师职业的,中小学生时期所获得的相关知识也为他们的PCK提供了原料。
    
    2.作为教师职前培训的核心阶段,英语师范生阶段为英语教师的终身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专业而系统的学习直接作用着教师PCK的生成。如果把PCK看成一个经过“联结”的网络,此阶段就是这个网络的必备“联结点”。中国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