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门语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了语言习得与语言耗损两个互逆的过程。语言耗损(Language attrition)又称为语言磨蚀(简称语蚀),指语言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应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倪传斌,2017)。语言耗损的探讨是对语言耗损的内在机制、作用因素等方面的研讨。语言耗损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母语环境下的母语耗损、母语环境下的二语或外语耗损、二语环境下的母语耗损以及二语环境下的二语或外语耗损。
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的时间长,投入的精力大,但成效有待提高(戴炜栋、黄任,1997;束定芳,2017)。母语环境下的外语耗损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应尽早对语言耗损进行干预,这是学界的一致观点(Weltens et al,1989;Tomiyama,2017)。与中学生和成人相比,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系统还不稳定,易受到多重因素的作用,易受到语言耗损的威胁。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应采取方法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耗损。
笔者曾对29名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的英语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语言耗损有所感知,但概念理解偏颇,理论体系比较残缺。本文将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读写素养(Literacy)、再学习过程(Relearning)中策略的使用以及情感动机等五个方面,根据语言耗损的前期探讨成果,研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
一、语言技能和语言耗损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听和读是语言输入的接受性技能(Receptive skills),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产出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s)。
探讨表明,产出性技能(说和写)比输入性技能(听和读)更为敏感,耗损的程度更大、速度更快(Weltens et al,1989;Cohen,英语毕业论文,1989)。Ecke(2017)指出,接受技能的耗损更反映语言耗损的实质,而产出技能的耗损探讨不仅关注语言耗损,也会涉及语言“可及性(通达)”(Accessibility)能力的探讨。可及性是指“一个人在说话时,从大脑记忆系统中提取一个语言或记忆单位的便捷程度”(许余龙,2017)。产出技能以接受技能为基础,其加工过程更加复杂和精细。在说和写的过程中,要调动更多的信息资源。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大脑中提取已存知识的难度将会提高。前期探讨表明,巩固和复习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说与写的训练和巩固,尤其是开学后的及时复习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7)(以下简称《标准》)对小学阶段说与写提出了具体要求。“说”这项技能有四条目标,英语论文题目,其中,前三条分别是对于语音、功能话题和日常套语的训练,这三项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比较常见,而第四条是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写”的技能的要求着重强调的是语言书写的规范性、正确性以及模仿写句和看图写句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是口语训练中简单易行、成效显著的措施。教师可给予一定的帮助,让学生自己选择话题、开启话题、组织语言和修正错误,最后结束话题。当口语能力成为一个自主的、自动化的、稳定的能力体系时,耗损的程度会降低。写作技能的训练集中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中,但是在一些大城市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往往要高于《标准》的要求。对小学生而言,单纯写作能力的训练显得枯燥、机械,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写作要与其他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
二、语言知识与语言耗损
语言知识目标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语言耗损前期探讨主要集中在词汇耗损方面,语音和语法方面的耗损也有所涉及,但没有涉及功能和话题的耗损。语音的耗损程度低印证了“先学后忘”的规律。语法耗损程度不高是因为语法是一个比较固定的规则系统,一旦掌握并经过良好的训练后会得到保持和发展。
许多探讨都证实词汇的耗损程度要高于语法和语音。Tomiyama(2017)曾经指出,在语言知识的耗损中,最明显的是词汇,其次是语法,最后才是语音,因为词汇网络庞大、系统精细。尤其是,新词汇的注入使其更具流动性,很容易被磨蚀。语言耗损的探讨较多集中在词汇方面。有的探讨认为,词汇没有耗损;但是,多数探讨认为,随着时间流逝,词汇会出现耗损。De Bot & Stoessel(2017)的试验证实,词汇会保留在记忆中,但是却不能有效提取。有探讨发现,在目的语停用两年后,约有15%的词汇耗损,但是使用频率高和标记性小的数量词的耗损程度相对较小。
《标准》对小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教育部,2017)。“有关本级话题”是指那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使用频率高的、功能性强的词汇。小学生词汇的掌握要求宽度和深度并重,并能够灵活应用。英语课堂的重要影响之一是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习得相关词汇;以话题为中心,辐射一个与此相关的词汇网络。语言耗损是零碎的、渐进的,越稳定的词汇系统,越不容易受到耗损的作用。
《标准》中对小学生的英语语音的要求为字母读音、拼读规律和重音三方面。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标准》的要求进行语音教学,另一方面要改善自身的语音面貌,并选择优秀的语音素材。回归假说认为,学得越早的,忘得越晚,耗损程度越低。语音学习是小学英语学习的基础,甚至是基础中的基础。语言习得存在敏感期,其中语音习得的临界点出现最早(倪传斌,2017)。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音基础越牢固,学生日后的语音耗损程度越低。
三、读写素养与语言耗损
产出技能的培养是说和写两项技能的训练;读写能力强调的是一种文化认知的状态。“读写素养”(Literacy)也被译为“读写能力”、“读写水平”。与上文提到的传统意义上的读和写的技能不一样,读写素养“更强调个体在阅读与创造文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世界的认识,是读世界和写世界的过程(Read the world,Write the world)”(盛静、韩宝成,2017),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的认知能力。目的语读写素养的高低与目的语耗损程度呈负相关。早期探讨已经涉及读写素养与语言耗损的联系。Hansen-Strain(1990)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