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度融合的当今世界环境下,语言不仅是国家权威身份的象征,同时还被看作商品。拥有该商品就意味着掌握了一门重要的工作技能。这即是语言的经济学属性。那么,作为一种经济资源,英语能力的培养而已作为经济成本来评估,同时也意味着它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来获得。这对英语教育进行成本—收益略论提供了显示基础。本文正是从该特定角度出发,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育这一大型的政府推动型公共产品进行成本—收益略论,试图寻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方式。
关键词:语言; 经济属性; 成本; 收益; 大学英语教育
一:语言的经济属性 I. 语言的商品化趋势 随着各种形式管制经济的解除、高度竞争的后工业时代经济的兴起以及新就业秩序的传播,新的语言框架也随之而起。如今语言不仅是国家权威身份的象征,同时还被看作商品。拥有该商品就意味着掌握了一门重要的工作技能。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一个促进交流的系统,和货币及其它大多数普通产品不同的是,语言的价值并非源于稀缺性而是源于其普遍性。语言和经济的相关性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语言作为经济过程中生产、分配或消费环节的一个决定性要素的相关性; (2)语言作为人力资本要素与经济的相关性,在习得过程中,经纪人认为投资于该要素是值得的; (3)语言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投资能够产生净收益(不论是否与市场相关) (4)语言导致收入不平等现象,尤其是按语言特征(language attributes)决定对不同人群实行差别性工资; 二:我国英语教育的成本—收益略论 在多语的国内和国际社会背景下,要判断培养多语环境下的沟通能力(狭义即语言能力)是否值得,经济人就必须考虑其相对成本,这是因为就成本时效性而言,某些语言(如英语)必然高于另一些语言(如少数民族语言或小语种)。作为经济资源,英语能力的培养而已作为经济成本来评估,同时也意味着它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来获得。这对英语教育进行成本—收益略论提供了显示基础。 1. 语言政策的成本—收益略论 成本—收益略论法(cost-benefit analysis,简称CBA)是指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措施。成本—收益略论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措施应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该经济学工具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的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 2. 英语教育的成本—收益略论 对英语教育进行成本—收益略论首先要对外语教育的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两个概念进行阐释。格林认为,内在效率是指教育领域内出现的过程。就外语教育而言,习得的外语技能可以看做产出,英语论文题目,而投入包括用于训练这些技能所使用的一切资源及其使用方式,而投入包括用于训练这些技能所使用的一切资源及其使用方式(师生所花时间、教材、教学法等等)。外在效率是指对教育的追求并不在于受教育本身,而是为了获得教育制度以外的利益。其中一些利益是与市场相关的,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工作等等;同时也还包括非市场利益。如由于具有英语语言能力而得以直接接触英语国家的人和文化的情况。 从收益来看,语言培训带来的收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收益; (2)为掌握某种语言能力的具体个人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比如大学生学习英语可能获得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预期收益,其中直接收益主要为费货币收益,如在大学学习期间学业、精神、生活等领域所受到的正面作用,如因通过各种英语水平考试获得奖、助学金;获得进一步深造机会等等;预期收益则包括毕业后因英语水平提高而获得的就业、职称评定和职务净胜等机会的增加等等; (3)语言能力培养所产生的经济活动-语言经济为国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贡献; 从语言作为公共产品和个人产品的角度来看,其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1):从语言作为公共产品和个人产品的角度来看,其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A. 教师工资 我国的公共财政承担着国民教育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薪资。另外,除了专门的“外国语大学”外,我国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也设有外语学院或英语专业,培养出大批层次不一的大中小学英语教师。近年来,为配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政策,教育部还要求各地加强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 B. 政府对英语教育的其它投资 这类投资包括政府为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以催生民众学习英语热情的投入,如政府机构举办的各类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作文比赛等。另外,政府还在媒体宣传等大礼投放对英语教育的渗透,以及各类市民举办英语培训班以及各类媒体的英语教育节目和内容的制作、播报、出版等的投入中计算得出。 (2):个人对英语教育的投资 个人对英语教育的投资包括个体学习者的时间、经济投入和企业部门鼓励补贴员工而在运用户培训方面的投入。个人的投资主要从时间和金钱两个方面的投入来略论: A. 时间投入 在我国,英语教育基本上贯穿了整个国民教育系统。完整地培养一名博士探讨生的英语学习时间总量为:小学4-6年/中学6年/大学4年(2年基础英语;2年高级英语或专业双语课)/硕士(高级英语)一年/博士1年(高级英语)=16-18年。而大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课后花在英语上的时间通常为课堂时间的至少2倍,英语学习所占用的时间至少占学生总学习时间的1/3。这意味着,成长为一名博士生,纯粹在英语上的时间将近6年!这还没有把他本可以用于专业学习和探讨的时间作为机会成本计算在内。 相比而言,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设基础外语的时间要短得多:德国9年,奥地利、墨西哥8年;法国、葡萄牙7年;丹麦、希腊、日本6年;荷兰、英国5年。 B. 个体学习者参加课外英语学习的经济投入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英语教育市场,当前英语市场年产值超过300亿元,各类补习考试为在校学生提供课后跟踪补习,各类培训机构则主要针对各类考试,还有不少是针对实用英语而设的。 三、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育政策制定的随意性较强 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在这方面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比如,英语论文,专家关于小学是否开设英语课,从哪一年级开始比较合适的问题就有很大的争议。教育界不少人士强调,在中国的环境下英语学习早龄化是违背外语学习规律的,这是因为当前严重缺乏高素质的英语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