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贸易、文化、政治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主题曲,所以, 跨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英语教育理当为跨文化教育中的先行者。本文结合相关语言现象来谈所涉的文化异同,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的内涵,层次以及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异同
一、跨文化教育概述 (一)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所谓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是指横跨两种文化的相关教育活动的总和。其英语同义词翻译过来,还可以表示为“多种文化的教育”和“异文化的教育”等。而换个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而教育的载体便是特定的文化基础,也就是说教育要建立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来讲,每个人都隶属于某个或多个特定的文化背景,而不同的文化,衍生不同的教育制度,因此,跨文化教育,就在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学生教育、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育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跨文化教育。 (二)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有粗略的了解,并逐步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基于跨文化教育探讨的英语教学方法 在实施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使文化教学取得效果和进展,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充分咀嚼课程中的文化因素 在现有的英语课程设置中,贯彻实施文化教学最可行的一条途径就是充分利用、挖掘各个课程中的文化因素,把文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以精读课、听力为例。精读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从选取的材料中获得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教育方式,家庭联系,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听力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许多的功能对话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问候、看病、度假、聚会、打电话等等,这些对话本身就为进行得体的交际提供了很好的典范,而且,通过一些真实的社交语境,学生可以更容易掌握一些词的文化内涵。 2.积累丰富的经验知识 (1)角色表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角色表演需要学生创立真实的交际语境,考虑社会文化习俗、与讲话者的联系,评价语言表达与行为表达的得体性。通过此类练习,学生可以主动地认识、感受文化异同,在实践中培养符合交际原则的行为习惯。 (2)鼓励与英美人士交往:学校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多与外籍教师交流接触,学生在与外教交往的过程中,英语论文题目,可以亲身体会到西方人士不同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也可以学习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东西。 (3)开展与文化知识有关的讲座讨论: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对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题讨论和讲座,介绍英美文化的各个侧面内容,并可以对照汉语相应的文化内容,通过介绍、讨论、对比、略论等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善于发现目的语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文化。 3.结合现代化手段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以事实为中心,必须就有关当地的文化等通过授课、讨论、照片、录像带、文献等,使当事人获得必要的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原版的英文影片,因为影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他们注意某些文化现象,英语论文题目,注意了解和学习非语言交际的措施和手段。学习和了解文化知识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和英文原版小说,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联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布置几个文化话题,让学生在课余通过因特网等各种媒体收集相关材料,然后开展讨论。 4.其他辅助教学措施 (1)从当地文化的观点对一些文化现象的原因加以阐明,并指出因为行为方式不同而易带来误解,尤其要摆脱自文化中心的评价和判断; (2)树立正确文化观,要对当事者指出自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之后,阐述当地文化的这些特征,从而使其了解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异同; (3)修正认识上的偏差,将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到跨文化的探讨中。如利用赏与罚的心理学原理,使学习者更容易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做出适当的修正。 参考文献: [1] Hinkel Eli.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Canale, M. & Swain, M.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edagogy. London: Longman, 1983. [3]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