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指导学生培养预期的习惯。预期指听者根据已知的语言信息,对未知的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 提前阅读是做好听力理解的重要保证。可指导学生听前浏览一下问题,韩语论文题目,做到有的放矢,并根据环境、文化背景等对材料做出预测。 其次是无论精听或是泛听,最好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然后再翻开书看一看,有些作用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再去听录音,往往就不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脑在思索,背诵,如果看着书面材料听,则往往是自己的默读,这样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的时候就又会听不懂。 再次是要注重培养捕捉关键词和快速记录重要信息的习惯。听力包括听音辨音和听音会意两个方面。听的重点一般在文章大意上,在快速语流中单词的发音受音变作用,会发生一些变化,听者不可能听清每个词,要从整体上去理解,去推断。根据语言知识,有选择的去听,如听议论文,应快速记录开头或结尾处的主题句;故事性的短文,要注意捕捉“谁、哪儿、何时、什么、为什么”等五个问题。 最后是注重听后的输出阶段。语言输入必须与输出相结合。听后环节就是要学生在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后,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即交际。在听完一段材料后,教师不仅要检查学生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注意所听材料中的语言形式,并通过设计一些活动来促使他们把这些输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总之,教师通过组织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语言输出,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给学生提供自由的表达机会,使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4指导学生课外进行泛听。听力课时有限,每周的听力课不能保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教师应指导学生课外收听韩国语广播、观看韩国电视节目、听韩文歌曲等,使学生熟悉不同口音、性别、年龄、国家的读音,扩大知识面。通过泛听可以培养语感,养成用韩语直接思维的习惯,摆脱母语干扰,增强反应能力,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