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背景下的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如课程体系设计与构建的学院化、程内容选取与组织的静态化,以及教学模式和措施的常规化等,这显然与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求具有较大的差距。故此,对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就有必要回归交际、服务于市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其规划之一就是“作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内容包括争取建立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承担中日韩科技联合探讨计划、建立三地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等。随着中韩经贸的发展,山东半岛已俨然逐渐成为前沿和主角。而在此背景之下的高职韩语人才培养,自然也会被赋予更多的机遇和需求的规定。
  一、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近况略论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包括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四个层面。就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大多的选择是复合型模式、专才教育模式或宽口径专业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然在内涵方面稍有差别,但基本理念与核心要素大致相同,譬如在培养目标和规格方面指向为运用型人才,在教育过程中注重韩语知识与人文素养、专业教育与技能培育的协同,在管理和评估制度方面综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教学方式、措施和手段以学习动机激发为理念设计活动。与之相对应,现有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共性:
  (一)学院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关于高职院校而言,韩语系课程体系的建构应该基于一个共识:从社会需求出发。然而,共识的达成并不意味着实施层面的一致性,课程体系设置的学院化倾向依然存在。具体的表现为:重视课程的系统性、全面性,忽视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重视课程知识的讲授,忽视语言交际的实践;重视知识语言知识的获取,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
  (二)静态化: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韩语教学内容没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韩语语言的流变而及时修订,对行业公司发展需要的关注度仍然不够,缺乏适宜的、与真实工作场景紧密联系的立体教材。就教、学、做相结合层面而言,“教”和“学”都比较系统有序,而“做”则稍显不足,行业公司参与实践教学的密切程度不够。
  (三)常规化:教学模式和措施
  在开展校企、校际和国际交流教学的合作与开发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模式和措施的研讨已经比较深入,但就实际探究层面,还存在不同教学模式和措施之间的衔接问题以及实效问题。尤为重要的是,规则化了教学模式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情感投入。在仿真教学环境建设中,韩语论文,虽然已有长足进展,但提升的空间仍旧很大,尤其是应用网络平台设置虚拟社会、虚拟酒店、虚拟旅行社等。
  二、蓝色经济区建设对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定
  蓝色经济区规划的实施,意味着山东与韩国之间的经贸交流已经开始升级,即由原来的投资合作、贸易合作转向产业合作、高新技术合作及物流的合作。这种市场需求的转变,必然要体现于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教学应回归交际
  中韩经贸交流的升级,体现在合作内容向纵深拓展。而这种拓展,必然要求双方交际的深入。语言的本质是交际,所以关于高职韩语人才的培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通过交际来学习韩语,另一方面韩语学习要服务于交际需求。这个教学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非交际学习、前交际学习、交际语言练习、结构化交际、真实交际。
  (二)课程体系服务于市场
  中韩交流的深入不仅意味着专业知识的扩充,还必然会带来文化的碰撞。基于此,高职韩语人才的培养,应该以“服务专业、服务就业”为基本准则,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目标。部分课程应以“专题教学”为主线,设计项目实践教学,结合专业学习需要,提升学生专业发展的文化内涵。侧重于在实践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并运用于岗位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
  (三)在合作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产业合作、注重国际交流,这既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注点,也应是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故此,逐步形成并大力实施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与国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结成了合作关系,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和毕业生就业网络,在师资交流、互换、学术交流、实践教学、挂职锻炼、实习就业等各方面,开辟发展空间。
  三、对于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一)学生分层次、教师分模块
  课程组基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拟订方案,凸显课程的启发性、趣味性和针对性;教师也根据分层次方案进行备课、授课和考核;进而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及时调整层次,同时还不断丰富方案的内容,加强教学措施的革新。
  教育和引导并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这里的“教师分模块”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课程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和行业经验,择取不同的模块进行交流;二是关于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不同的学习内容而选择不同的模块侧重,以此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其中,韩语论文,模块一是文化素养,包括韩国民俗、礼节、历史等内容;模块二是酒店韩国语,包括酒店物品、服务语言等内容;模块三是商务韩国语,包括商务接待、公文写作等内容;模块四是旅游韩国语,包括景点描述、旅游用语等内容。
  (二)注重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对接和拓展
  通过举办韩语演讲比赛、韩语写作比赛、韩语歌曲比赛等方式,既做到了学生所习得知识的实际运用,也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与之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举办特讲、讲座,有效地拓展第一课堂的学习内容,巩固了基础,提升了水平。其中代表性的特讲和讲座有《韩语发音技巧》、《中韩文化对比》、《韩国影视著作赏析》、《韩国语能力考试辅导》等。
  (三)以互助提升为目的,力促资源有效融入
  第一项举措是韩国进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中与专业学生一道,共同完成预设项目;第二项举措是在课下,根据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1对1”结对学习的模式,充分互动,相互学习;第三项举措是每周四下午定期举行口语角,每次均设定不同的主题,即兴交流,参加人员有外教、专业教师、韩国、专业学生,以及韩语爱好者。
  (四)注重实训实践及其效果与评介
  推进课程建设与实训条件的结合度,在搭建平台的同时注重软环境建设。依据通过社会调研促进学习实践的准则,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就“韩企对韩语运用型人才需求”、“高星级酒店对韩语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等项目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同时还可以建立TOPIK等网络自测系统,展开分层次教学。通过分模块授课与考前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取得资格证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明浚.大学教育环境论要【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2]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龚怡祖.论大学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背景下的高职韩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2017zcj051)阶段性成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