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实证探讨[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应用GL指数和GHM措施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性特征展开实证略论发现: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并朝着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但在产品质量上,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并且中国在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上占主导地位,反映出我国实际获得的贸易利益有限。因此,必须大力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水平,改善中韩贸易结构,促进中韩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质量升级;GL指数;GHM措施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17)02-0018-04 收稿日期:2017-10-27
  
  引言
  
  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和互补性的经济结构,中韩两国历来是重要的贸易伙伴,特别是在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更是迅速发展(李准哗、金洪起,2017)。从1992年的63.7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599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24%。截至2017年韩国已经成为我国第六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略论中韩贸易的结构,我们发现中韩产业内分工发展迅速。以2017年中韩两国的进出口金额看,按HS分类的21类产品(除去第19类)中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16类)处于各类之首,占40.99%。列前八位的产品占总进出口的93.58%,并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说明中韩贸易具有显著的产业内贸易的特征(秦熠群、金哲松,2017),反映了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对中韩两国贸易分工模式的深刻作用。因此,本文以中韩贸易额前八位的商品类为基础,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特征展开实证略论。
  
  一、 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基本特征
  
  当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的指标是1975年由格鲁贝尔和劳埃德给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王恬,2017)。它的计算公式为:GL=1-|Xi-Mi|/(Xi/Mi)。其中,Xi和Mi分别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i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指数在0与1之间变动,0表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1表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通常以0.5为界限,GL指数大于0.5的是产业内贸易,反之为产业间贸易。总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则根据当年各产业GL指数加权平均得出(Grubel、Lloyd,1975)。
  表1是2017年至2017年中韩贸易中所占份额最大的八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开展产业内贸易的情况来看,2017年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0.5的类别,即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有五类,分别是:第五类、第十一类、第十五类、第十六类和第十七类,而到了2017年依然保持在这五类中,说明这些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其他产业要高。从产品性质来看,这五类产品中只有第五类矿产品属于初级产品,说明中韩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制成品领域,与产业内贸易理论预见一致。从变化趋势来看,这五类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商品中,指数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其制品),从2017年的0.5551增长到2017年的0.8945,说明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在近几年有了显著提高。而第五类、第十一类产业内贸易水平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具体而言,韩语毕业论文,这两类产品中,第五类属于资源性产品,而第十一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两者产品内贸易指数的变化可能反映出中韩两国在低附加值产品加工生产上的分工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的产业内贸易由0.98降至0.69,表明中韩纺织品生产中的产业内分工程度出现明显的下降,考虑到中国近年来纺织工业升级的现实,我们认为中韩两国在纺织品生产上已开始出现去生产网络化趋势,韩语论文范文,这是中国纺织工业生产水平提升的表现。
  由于这几类产品占据了整个中韩贸易中的主要份额,因此极具代表意义,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近几年来,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格局基本保持一致,但在某些重要产品上呈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势,如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等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程度提高,而有些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如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明显降低,反映出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朝着高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二、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比较略论
  
  产业内贸易从专业化方向来看,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贸易品质量相似,只是在产品特性或属性上有所不同,它是基于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产品生产规模化、专业化而发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贸易品间通常存在明显质量异同,它是一种基于产业内国际垂直分工的贸易形式。因此,要准确把握中韩贸易发展的实态,需要进一步略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结构特点。
  本文运用Greenaway,Hine and Milner(1994)(以下简称GHM)在Abd-e1-Rahman(1991)基础上提出的测度产业内贸易类型措施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展开略论。根据GHM的划分,将出口单位价格与进口单位价格之比在0.75与1.25之间的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否则为垂直型(见表2所示)。
  根据前面的略论可知,中韩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按HS分类的第五类、第十一类、第十五类、第十六类和第十七类,因此选取了这五类中的所有章类商品。对其出口单价和进口单价进行了测算(见表3所示)。
  从表3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这六年中数值处于0.75与1.25之间,即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商品类别只占据较少的比例。从这几年的平均水平来看,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范围的商品只有8章。特别是2017年,达到这六年的最低点,只有6章的商品位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之列。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仍以垂直型为主。
  为了进一步了解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的质量结构,我们根据平均Px/Pm水平,按照表2的标准分别对垂直和水平型进行了低质量和高质量的细分。
  通过细分(见表3第8-9列)我们发现在中韩两国处于主导地位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对我国而言以低质量垂直型为主,在选定的34章商品中占据了21章,而高质量垂直型商品仅有5章。说明中韩贸易中我国绝大部分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水平均较低,即中国向韩国出口的是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较低的同行业产品,而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是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较高的同行业产品。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由于中韩两国处于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上,韩国公司由于拥有先进的技术或知名的品牌,因此处在那些创造较高附加值的环节上,也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而关于我国大部分公司而言,由于缺乏对核心技术和品牌的控制以及对核心业务的拥有,只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下游、辅助价值生产环节,不能获得对战略环节的控制权。因此导致了我国公司在整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从属与被支配地位。
  可见现有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结构使我

国在对韩贸易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给我们启示:不断推进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完善和我国产业的升级,使之向高质量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是促进中韩贸易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政策建议
  
  不断完善我国对韩的产业内贸易结构,使之从低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高质量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过渡发展,是推动中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
  技术异同是导致我国对韩产业内贸易以低质量垂直型为主的直接原因,因此积极培养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我国公司在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技术含量和研发水平,关于优化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扭转我国对韩贸易中的不利地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关于这些不断完善自身技术,力求实现自身产业升级的公司给予政策支持和技术帮助。而我国公司也应抓住机遇,开发核心技术,利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现有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创造出适合不同消费者口味的产品,促使传统产品向精加工、多功能、高附加值的科技新产品转换,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逐渐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结构发展,最终改变中韩两国贸易发展不平衡的近况。
  
  (二)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实现规模经营
  我国公司要更好的发展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就必须在加强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之上提升国内产业的规模水平,形成产业持久的竞争力。与韩国公司相比我国公司的规模要小得多,这些公司或由于规模太小,未达到最低有效规模;或者尽管公司规模较大,但未实现规模经营。因此,要加快国内公司的资源整合,建立起专业化的大型公司,实行产、供、销、科研开发一条龙经营,建成具备竞争实力的大型跨国集团企业,提高公司在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以规模经济为基础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高价值链分工的高质量经营管理。
  
  (三)加强跨国技术合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鼓励外商对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环节进行投资,加强与韩国跨国企业的合资与合作。韩国有三星、LG、现代等国际知名跨国企业,这些企业先后来中国投资建厂。有的甚至准备把探讨中心搬到中国来。中国应抓住这一机遇,争取与这些韩国大企业合资和合作,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国际知名度。
  总之,要不断优化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积极发展两国水平型特别是高质量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缩小乃至改变现阶段我国对韩贸易逆差,实现中韩贸易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校 万小妹)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