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中韩竞争力比较[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提要:本文从对外工程承包总量、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行业结构角度,对中韩两国建筑工程承包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并利用修改的波特钻石模型,略论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因素,得出提升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改组国有建筑公司,改变建筑承包商对外承包工程的策略;大力培养工程承包专门人才,完善工程承包融资和保险服务;充分利用WTO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磋商机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大力培育国际化大型工程咨询企业。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建筑与工程承包 国际竞争力 中国 韩国 作用因素
  
  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贸易作为连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性输出贸易,一直受到各国政府重视。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必然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同时,建筑与工程承包行业的产业关联度较强,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带动资本、技术、设备、劳务输出。作为开放较早的服务业部门,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怎样有效地发挥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以带动货物、机械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提高外汇收益和就业水平?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出发点。
  当前,理论界针对服务贸易的探讨成果日益丰富,已有的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贸易的探讨主要是从三个角度展开的:即对于入世后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公司应对贸易自由化的策略探讨;对于WTO对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的分类、准则和制度探讨;对于建筑业公司竞争力的探讨。本文在借鉴前人探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典型对比国家韩国,略论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并修改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以略论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因素,从而得出提升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中韩建筑与工程服务竞争力近况比较
  
  根据国内学者的探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服务贸易总量。具体包括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以及各自的增长率和在世界的排序,它是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二是国际市场占有率。三是进出口行业结构。出口结构是否合理是作用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四是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五是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一般认为本国服务的开放水平越高,说明其竞争力越强。六是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主要从两国对外工程承包服务总金额、国际市场占有率、行业结构角度比较中韩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竞争力,并在比较中对一些指标进行变通处理。
  
  (一)中韩对外工程承包服务总量和速度比较
  2017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额达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同年1月至11月10日,韩国共承包海外工程278项,韩语论文题目,承包金额为134.47亿美元,比2017年全年承包额108.59亿美元增长了23.83%。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速度上看,中国对外工程承包服务的发展都要好于韩国。从纵向略论来看,两国对外工程承包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说明中国和韩国工程承包服务的竞争力都在增强。横向略论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尽管中国总量数据大于韩国,但差距正在缩小。2017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额是韩国的2.46倍,2017年最高,为4.82倍,随后一直下降,2017年全年对外工程承包额是韩国当年1月至11月10日金额的2.23倍。2017年到2017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年均增长速度为14.79%,如果把韩国2017年的不完全统计数据看成年度数据,韩国这5年的年均增速达12.13%,基本与中国相当,这说明近五年来两国的工程承包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
  由于建筑工程服务的特点,缺乏建筑工程服务贸易方面的系统统计数据。本文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 虽然ENR关于国际建筑承包市场的统计是有选择和局部的,但ENR统计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故可以反映中国和韩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的实际国际竞争力水平。笔者以进入ENR前225位承包商名单的中韩两国建筑承包公司数、承包金额和在前225位公司承包总金额中的比重作为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具体指标。
  统计数据显示,2017―2017年,无论是从进入ENR前225位的工程承包公司数量,还是从公司国际承包金额及在前225位承包商总金额中的比重来看,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要高于韩国。2017年,中国有49家公司进入ENR前225位工程承包商名单,其国际承包金额为162.9亿美元,增速达61.8%。同期韩国的公司数为10家,国际承包金额为64.5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168.7%。纵向来看,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增强。公司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竞争力增强的直接原因。而中国加入WTO以及五年过渡期行将结束,从而在开放本国市场的同时迎来对等的更加宽松的国际市场准入环境则是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贸易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韩国建筑承包商在2017―2017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2017―2017年,韩国进入ENR前225位承包商的公司数一直为10个以下,公司的承包金额也基本在30亿美元左右。其公司承包金额所占比重则呈下降趋势,从2017年的3.1%下降到2017年的1.3%,2017年上升到2.9%。2017―2017年,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公司国际承包金额平均增速为20.26%,远高于韩国同期的平均增速10.15%。因此,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大于韩国的。
  
  (三)两国对外承包工程的行业结构
  一般认为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在出口结构中比重较高是服务贸易竞争力强的表现。ENR将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涉及的行业分为10种:房屋建筑业、制造业、电力、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工业与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危险废弃物处理、电信和其他行业。当前,世界各国纷纷致力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预计未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重点将向基础设施、石化和水利项目倾斜。并且这些行业的建筑工程服务被认为是建筑服务市场技术和资本密集度较高的行业。通过略论中韩两国对外承包工程涉及的行业结构,可以比较两国建筑工程承包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中国对外建筑服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一般房屋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2017年,房屋建筑业在对外承包工程中所占比重为40%,交通运输为18%,两项合计比重高达58%。2017年,房屋建筑业比重下降到32%,交通运输上升为33%,两项合计比重为65%。2017―2017年,中国对外建筑服务在这两个行业所占的比重一直在52%以上,像电信这样的技术和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其所占比重一直徘徊在1―4%,制造业、电力和供水、工业与石油化工等工业和基础设施行业所占比重也相对较低,各项比重一直在10%左右。从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对外建筑工程服务在房屋建筑业的比重近年来有所下降,交通运输行业所占的比重仍在上升,在电力和工业与石油化工方面的比重也一直在上升,这与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说明中国建筑工程承包服务的竞争力正在增强,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中国建筑工程承包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
  韩国对外建筑工程服务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业、工业与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三个行业。2017年,韩国对外承包服务在房屋建筑业行业中的比重为23%,工业与石油化工行业的比重为19%,交通运输的比重为16%。2017年,房屋建筑业的承包金额为4.7亿美元,所占比重却下降到7%,这主要是由于2017年韩国在制造业、工业与石油化工等领域承包金额的增加导致的。2017年韩国在交通运输业的国际承包额比重降低,为4%,而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上升,为17%。传统优势行业――工业与石油化工的比重依然很高,为46%。可见韩国对外承包工程除在一般的房屋建筑业有较强的优势外,在工业与石油化工等技术密集行业也有较强的优势。近年来,在制造业的优势也日益显现出来。通过对比可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多集中在一些传统的、技术和资本要求较低的行业,但这一分布局势正在改变。而韩国对外承包工程分布的行业技术含量较高,这与韩国工程承包公司及韩国政府对研发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由此可见,从整体上看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的竞争力比韩国强,且竞争力还在增强。但在具体的行业上,中国在技术和资本相对密集的工业与石油化工领域的竞争力比韩国低。笔者结合修改的竞争力模型,略论作用中韩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的因素,以得出有根据的政策建议。
  
  二、建筑工程服务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因素
  
  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将作用国家竞争力的要素分为公司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理念、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和相关辅助产业。其实,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就是一个国家关键行业或公司的竞争优势理论。在此借用波特的“钻石”理论,笔者认为作用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四个直接因素为公司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理念、要素条件、市场开放和相关辅助产业,它们是可控因素,即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发生变化。因此,建筑与工程服务竞争力的基础支撑因素是政府。此外,国际经济周期作为不可控变量也作用着一国建筑与工程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可构建下图所示模型。将政府放在模型中央,主要是突出政府的基础支撑影响。内框是可控因素,外框表示不可控的国际经济周期。笔者将具体结合中国和韩国的实际及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的特点对图中的各要素进行具体略论。
  
  (一)公司结构、战略及竞争理念
  波特认为,公司的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理念包括公司的形成与组织管理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和公司家才能等。同时公司的战略、组织结构,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方式受一个国家体制、传统、价值观念的作用。公司一般将经营战略分为四大类:产品开发战略,主要是依靠新科技开发新产品快速投入市场取胜。制造工艺战略,通过提高生产组织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取胜。营销技巧竞争,利用适当的促销手段和已有的公司及产品形像取得市场优势。要素成本竞争,通过本国拥有的要素禀赋优势或后天开发的规模经济优势,降低产品成本进行竞争。
  
  具体到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行业,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中,国有公司数量为6007个,占全部建筑公司总数的10.22%。大部分国有建筑公司现代公司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公司负担重,社会职能多。上述建筑公司的组织结构必然作用其在国际市场的经营竞争战略。长期以来,得益于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中国建筑承包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战略主要是依靠低价格承包来竞争,而在经营方式上,主要以施工管理为主。以中国建筑业的龙头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企业――为例,其对外承包工程也主要是以施工管理为主,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倾向于EPC交钥匙工程、PM项目管理和BOT(建设―经营―转让)等承包方式。中国工程承包公司的经营和竞争战略与未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趋势相左,必然作用未来中国对外工程承包服务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韩国对外工程承包服务整体上竞争力比中国低,从其公司的国际承包方式上也可以看出。2017年,全球前20位非美国的CM和PM承包商统计中,韩国仅HanmiParsons企业入选,而且其对外承包完全采用CM 方式,承包金额为540万美元,而PM方式的承包额为0,韩国公司的竞争战略也不利于其国际竞争力的发挥。
  
  (二)要素条件
  波特将作用竞争力的要素分成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前者主要为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普通工人等天赋资源,后者是后天开发出来的,如先进技术、充足的资金和高水平的技术管理人才等。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现在已越来越倾向于高级要素的竞争。承包业主对工程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国际工程招标中普遍带有融资的要求,国际建筑业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发展方向也要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融资能力。
  就要素条件来说,中国建筑公司普遍技术投入不足。从1980年到2017年我国建筑公司技术装备率来看,基本上是上升的趋势,韩语论文题目,但2017年以后至今,建筑公司技术装备率却呈下降态势。从建筑公司的动力装备率来看,我国建筑公司普遍动力装备不足,1980至2017年期间,建筑公司动力装备率一直徘徊在4―6千瓦/人。技术水平落后直接导致我国建筑公司业务领域的狭小,主要依托国内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从事一般房屋建筑、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的工程承包。由于中国建筑公司大多是国有公司,其自有资金匮乏,同时国家相应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融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融资困难,表现在流动资金贷款困难,银行保函难开等,这些都制约了中国建筑公司对外承包工程的能力。韩国建筑公司拥有的技术水平和国内的资金支持环境都比中国好。其国内先进的对外工程承包信息网络和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韩国进出口银行、对外经济合作基金、出口保险公社等都为其工程承包公司的国际市场开拓提供了必要的要素支持。因而其在电力、工业与石油化工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工程承包比重较高。
  
  (三)市场开放
  波特模型将需求条件作为作用国家竞争力的四大因素之一。笔者在此将需求条件改为市场开放,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各国小规模的建筑工程服务一般都由本国承包商提供,而国际工程服务贸易多为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如大型化工建设装备工程、大型水电站建设等。因此其他国家建筑市场的开放水平将直接决定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一般采取对等的方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建筑工程承包国际市场占有率之所以还不如韩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还未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能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益。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筑业市场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将按GATS第二条“最惠国待遇”第一款享受其他成员方建筑市场对中国建筑业的开放,从而提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国外的建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从事工程承包,其先进的工程管理体制和项目运作经验,通过溢出效应将提高中国建筑承包商的竞争力。
  
  (四)辅助关联产业
  对一国某一行业国际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的另一个因素是该国该行业的上游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筑业相关辅助产业主要是其上游建材及制品产业,以及设计咨询业。国际竞争力强的建材业可为建筑业提供新材料、新产品,而建筑业可以为建材业的新材料、新产品提供试验场所,使上下游产业的创新及出口竞争能力大为增强。设计咨询业尽管在国际工程承包服务中所占的比重不高,但在工程建筑服务业中居于战略性的位置。有资料表明,工程咨询服务来自哪个国家,其工程承包一般也由该国公司承担。如上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设计的工程80%由本国施工公司承包,日本为63%,法国为50%。因此,设计咨询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一国建筑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建材业并不发达,这决定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多集中于一般的房屋建筑和交通运输行业,而在工业和石油化工、电信等对新材料要求较多的行业比重一直偏低。21世纪以来,中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之所以高于韩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近年来工程设计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根据ENR统计,2017年国际最大的前200家设计企业中,中国有15家,而韩国只有4家,中国这15家设计企业的国际设计费为5.84亿美元,韩国为5.29亿美元,是韩国的1.1倍。发达国家在劳动力成本处于比较劣势的情况下,工程承包的国际竞争中却拥有比较优势,就在于其拥有先进的工程设计服务业。以美国为例,美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占据垄断地位是因为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优于别国。因此,在工程咨询服务人才及企业的培育和组建上要采取倾斜政策,以增强建筑设计及建筑工程承包的国际竞争力。

  
  (五)政府
  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将政府作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辅助要素。但根据斯代芬和奥滋勒等人的探讨,政府在一个国家产业的成长中发挥了核心而不是辅助影响,他们建议将政府变成第五个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变量。结合建筑与工程承包的特点,本文采纳了上述学者的观点,把政府作为作用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竞争力的基础要素,居于模型中的中心位置。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科研投入等方式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完善金融市场融资体系,规范保险市场来为本国建筑与工程承包提供人才、技术与资金支持,改善要素条件。在这方面,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自1965年开展对外工程承包以来,韩国政府通过国家进出口银行、对外经济合作基金、出口保险公社来扩大对对外工程承包公司的资金支持。同时韩国建设交通部对外承包工程的执行机构――海外建设协会通过扩充对外承包工程信息网络、培养专业工程承包人才,为韩对外工程承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要素条件。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学法规,实施倾斜性政策来辅助建筑与工程承包相关上游产业的发展。第三,国外建筑工程市场不会自动向本国开放,需要各国政府牵头进行谈判。中国政府通过入世谈判,在开放中国建筑市场的同时,也为中国工程承包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国进入ENR统计的工程承包公司承包金额在入世后年均增速高达22.95%。第四,政府的政策和法规还直接作用公司的战略和结构。韩国政府就曾帮助公司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扩大工程订单的战略。如针对中东、北非地区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推动石油、煤气成套设备工程订单的增加。在东南亚和中国,积极争取开发新城市、构筑通信网及高附加值石化领域工作订单。总之,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政府不能过度的干预经济,但其可以通过自身的政策指导来为国内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而政府应作为基础支撑要素作用其他四个可控要素,居于模型的核心位置。
  
  (六)不可控因素――国际经济周期
  由于国际工程承包多为大型项目,需要的资金较多,且多为利用政府财政或国际贷款援助机构投资实施的公共基础设施工程。一般来说,在国家经济处于复苏和成长阶段,其政府投资工程金额较多。私人部门也只有在经济处于上升期才会投资大型工业建设项目。这个特点决定了一国建筑工程与承包服务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发挥还取决于国际经济周期。在世界经济走向繁荣的过程中,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承包商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竞争实力,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积累经验,提高竞争力。由于国际经济周期往往并不是一国政府能驾驭和控制的,其政策含义是,在中国建筑承包商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时,政府应加强对世界宏观经济环境的探讨,指导公司规避国际经济周期对工程承包业务带来的负面作用,实行承包业务的市场多元化战略。
  
  三、提升中国建筑与工程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改组国有建筑公司,改变建筑承包商的工程承包策略
  为改变中国建筑业中国有公司居多的经营主体结构和承包商的对外工程承包策略,目前可利用国有经济战略改组的契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外在环境,促使一部分国有资产退出建筑业,重点扶持一些大型公司集团的发展,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公司制度。顺应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培育具有EPC总承包能力的国际承包商为目标,政府可对对外工程承包商在融资、人才和技术管理上给予指导,促使中国承包商由靠传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的施工承包向PM项目管理和BOT等承包方式转变。
  
  (二)大力培养工程承包专门人才,完善工程承包融资和保险服务
  中国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国际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商务人才、法学人才、管理人才。在人才战略上,可采取自主培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可实行高等建筑院校和建筑公司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建筑业高级专门人才,并将培养的人才送到国外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建筑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可以对进入中国的建筑业高级专门人才在人员准入上提供便利的条件,并可在准入上附加在国内相关建筑行业内服务若干年限的要求。融资方面,国家政策性银行应给予信贷支持,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巴西等的一惯做法。同时可考虑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建立专业保险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工程承包商对外承包工程进行保险。
  
  (三)政府应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协调磋商机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建筑与工程承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主要体现在通过谈判降低投资限制、货币限制、国内成分要求、人员资格限制等方面。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多双边谈判,为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排除障碍,特别是歧视性待遇和技术性壁垒。大力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合理调整市场布局。目前,在巩固和深度开发亚洲、非洲和中东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应加大开拓拉美市场的力度,努力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四)大力培育国际化大型工程咨询企业
  设计咨询业是建筑业的上游产业,事实上随着国际工程总承包方式的发展,设计咨询业已越来越融入到建筑业的产业链条中。中国工程设计咨询服务竞争力较弱,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政府可考虑从制度上采取倾斜政策,引导具备实力的大型公司集团、设计院及科研院所大力发展工程设计咨询业,扶持国际性咨询企业的发展。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初步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咨询服务业的历史机遇,对国内符合条件的设计院、监理企业提供贷款、税收和政府补贴方面的支持,保证其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从而积极扶持该行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贡晟珉、成虎: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略论,《建筑经济》,2017年第1期。
  张丽:WTO对建筑与工程服务的贸易自由化要求及对策建议,《南方经济》,2017年第15期。
  陈建国:WTO对于建筑服务贸易的分类及其略论,《建筑》,2017年第11期。
  陈建国:WTO对于建筑工程服务贸易的基本准则及其略论,《基建优化》,2017年第10期。
  张德群: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探讨,《建筑管理现代化》,1998年第3期。
  熊华平:中国建筑业对外经济合作的理性思考,《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9期。
  瑞金:全球建筑业:进入快速增长期――2017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业绩述评,《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10期。
  戴超平:《国际服务贸易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赵修卫、张清:《国际工程承包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小牧:《国际服务贸易》,电子工业出版社。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