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河南省的借鉴意义[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丰富的文化资源给河南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产业发展条件,韩语论文网站,但缺乏市场竞争力、文化产品单一、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率低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却制约着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借鉴世界文化产业五大强国之一韩国的成功经验,建议政府收放有度,合理利用“根文化”的共性与特性,整合资源,变宽为深,扩大融资渠道,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以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韩国;河南省;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7.02.006
  文化产业越来越受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1]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四个层面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全面概括。文化产业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家马克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书中首次用“culture industry”这一英语表述方式讲文化产业。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一词的界定,其侧重点不同。如美国是从文化产权的角度对版权产业进行界定,而没有所谓文化产业的说法。日本、韩国则从内容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界定,他们的文化产业包括所有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比美国版权产业的范畴更广、更深。日、韩两国不仅将以往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划为文化产业的范畴,同时还将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也划归为文化产业的范畴。中国对文化产业一词的界定始于2017年9月,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对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2017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又进行了界定: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3]由此可见,中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强调的是文化娱乐的集合,以区别于其他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事业。尽管各国对文化产业一词的界定不同,但丝毫不作用其在各国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为各国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贡献,它所具有的精神性、娱乐性的基本特征贯穿于文化产业生产、流通、消费的整个过程[4]。
  当前,对于文化产业的探讨多局限于某一方面,如单从经济学的视角或单从文学的视角进行探讨,或者对韩剧、服饰、动漫等某个文化产品进行探讨,但鲜有对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对河南省的借鉴意义之探讨。本文旨在从整体上对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在略论河南省文化产业近况与问题的基础上,研讨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对河南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
  韩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数量少,文化底蕴欠深厚,经济实力不强大,但近十年间韩国迅速发展成令世界瞩目的文化产业强国,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韩国很早就认识到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早在1960年代韩国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在1980年代中期又将文化产业提升到了事关国家战略的高度。韩国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和领域可谓是多种多样,从以前的动漫、游戏、音乐、影视等产业,扩大至现在的电子书籍、互联网信息、智能手机内容等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增长率的领域。
  韩国文化产业今日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几届政府的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1960年代韩国于政府内设置了大众文化中心;1980年代该中心管理的文化产业逐渐显露出其连接艺术创作与市场的桥梁影响;之后的全斗焕政府、卢泰愚政府都看好文化产业的前景,均将其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扶持;1994年金泳三政府正式设立了隶属于文化观光部的文化产业局,此后韩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重要时期:世界化构想、言语化产业政策萌动的金泳三政府;克服经济危机、完善文化产业体系的金大中政府;经济危机强调参与政府、文化强国的卢武铉政府;通过文化跻身世界先进国家之列、大力发展内容产业振兴的李明博政府。韩国每届新总统上任、新政府组建的时候,总统都会依据其国家政策理念来规划国家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政策及文化产业政策也随着每届新政府的成立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不同的时期侧重点各有不同,,例如金大中政府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去规定言语化产业,而卢武铉政府则一方面强调持续发展文化内容培育项目,另一方面又突破了文化产业的传统领域,扩大了新的领域。李明博政府将“通过先进文化走向世界一流国家行列”定位为国家蓝图,预期通过推进《内容产业振兴基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产业规模的提升等具体目标,实现韩国第二个经济增长机会。[5]
  如今韩国的文化产业率先成熟。从《秋天的童话》到《大长今》,再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电视剧和电影,韩国影视的高收视率带来的版权以及广告等直接效益让韩国赢了个盆满钵满。这还仅仅只是有形的直接效益,其中的隐形效益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韩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已成为韩国屹立在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中的一张有力名片。1998年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南宫镇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战略性做了明确的阐述:“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20世纪是经济,而到21世纪则是以文化构建新时代的时候。”[6]
  韩国的文化产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与金融业、房地产业齐头并进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韩国的文化内容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47亿,2017年为18万8 388亿韩元[7],约合人民币1千亿。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十强之外的韩国,却是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韩国政府在宏观层面制定了符合市场准入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法学、法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政府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大量注入也给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当然,高额回报是这些资本能够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资金链,免费韩语论文,保证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后续力量。   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韩国文化产业中软实力增强的重要策略。韩国有一百多所高校开设了与文化产业学本科专业,八九十所探讨生院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的硕博士课程。韩国成立了专门的“CT产业人才培养委员会”,专门负责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协调,成立了“教育机构认证委员会”对文化产业教育机构实行认证制度,对优秀机构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韩国专门设立了文化振兴院,以促进文化商品的制作与流通,瞄准国际市场,实施文化输出,努力打造韩国文化品牌形象,把培育代表韩国的文化品牌作为增强本国对外形象的重要手段。[8]
  3.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政府层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合理发展规划。在历史长河中,逆流而上必定会无功而返,甚至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认清形势,快速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才是明智之举。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刚发展起来的韩国经济受到了重创。这次重创给韩国敲响了警钟,使他们认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韩国政府开始积极制定各项政策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1998年的“文化立国方针”可以说是韩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奠基石,韩国从此走上了文化强国之路。在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重要意义之后,韩国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政府资金投入也对韩国文化产业的腾飞起到了促进影响,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其中最有成效的要数韩国电视剧了。在政府政策及资金的双重支持下,韩国的电视剧以内容取胜,迅速打开并占领了国内外市场。电视节目的出口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的经济效益,更为韩国文化的输出和传播提供了载体与途径。全世界迅速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韩流”热潮。韩国政府针对韩国电视剧制定的《电视电影保护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等,为韩国电视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电影、电视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9]
  (2)公司层面优化组合,做大做强、做深做精。政府的保驾护航无法取代市场规律,文化公司要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不断优化,在竞争中实现提升。韩国之所以能够跻身世界文化产业五强国家之列,与其文化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是分不开的。韩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和法规,但是韩国文化公司仍然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经过优胜劣汰与兼并重组而日益壮大。不仅如此,一些国际知名财团也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投资文化产业,实现了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发展与创意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韩国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出现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是因为他们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宽泛为精深。例如依靠一部电视剧便衍生出主人公的流行服饰、插曲主题曲等流行歌曲、内容中所出现的各种道具的流行,特别是拍摄地的旅游文化的开发等深层次的立体产业链。这就像一棵茂盛大树上的各个分枝,大树的茁壮成长势必使这些分支也枝繁叶茂,这些分支又给大树提供了不断生长的养分。这种发展模式远远优于那种多而散的毫无竞争力的分散式模式,造就了跨媒体文化产业的共荣局面。
  公司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符合市场规律,有需求才会有市场,韩国文化公司很好地应用了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韩国电视剧制作注重内容的唯美、细腻,贴近生活。精良的制作质量、新颖的类型题材、合理的生产模式都是其必不可少的成功要素。韩国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不是全部制作完以后再播放,而是制作一部分播放一部分,是否继续制作或者如何继续制作完全取决于观众的需求。观众有需求就继续制作下去,没有需求就停止,或者按照观众的需求方向改变下一步的制作内容。
  (3)国民层面注重培养民族精神,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众所周知,韩国长期以来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作用,但是韩国在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又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培养,注重保护传统文化。这种民族精神为韩国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同时也有效地阻止了外来文化的侵蚀。韩国制定“文化立国”的方针也正是为了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激发民众的民族精神。韩国非常注重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政府和民间资本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研单位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大学普及率高,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10]同时,韩国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惜重金引进培养高精尖人才,积极发展各层次的文化产业教育培训。大量的人才储备给韩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员保障。[11]我们还可以从韩国的历史剧中窥其一斑。历史剧如果单纯地去展现历史、重现历史,那这部电视剧就失去了其自身发展的活力。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韩国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在历史剧中融入了许多现代精神,用崭新的艺术视角去展示别样的韩国历史。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历史剧多局限于戏说,而韩国的历史剧则重于还原。因为中国的历史剧期待娱乐于观众,而韩国的历史剧则为了展示某种民族精神,以期对现代社会起到鼓舞和鞭策的影响。《大长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主人公传奇的奋斗经历,还有丰富的韩国历史文化。这部电视剧在国外播放的同时无形中也将韩国文化输送到了别国,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近况及存在的问题 1.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近况
  近年来河南省的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总量提升明显。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消费需求高度依赖物质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省城乡居民家庭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更加完善,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在享受着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有效,各项申遗工作初见成效,旅游市场日趋活跃,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也在逐渐增长。河南省的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也保持了较快增长,文化产业经济效益有了进一步提高。但这些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将文化产业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其中的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被称为核心层。外围层包括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而相关层则是指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核心层创造的价值最高,吸收的就业人数最多。从分类别发展的情况来看,实现增加值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可见,虽然核心层实现的增加值最高,但是其中的文化艺术服务则显得较为落后,而处于相关层的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增加值却超过了处于外围层的互联网等文化服务。
  当前我们执行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涵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0个中小类,可以归纳为文化产品制造业(18个中小类)、文化产品批零业(17个中小类)和文化服务业(45个小类)。[12]在这些分类中,文化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1/2以上,其次是文化产品制造业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40%左右,而文化产品批零业的增加值只占了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不到10%。这就造成了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现象,文化产品批零业发展滞后。
  2.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1)文化产业的发展不符合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化运作制度的完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存在着整体实力薄弱、文化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文化生产创作者只专注于创作,而市场运作者则只专注于市场,缺乏对资源应用与调配的合理统筹。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过分依赖政府的调控。政府职能的发挥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一味地强调政府职能而忽视市场的自然调节规律势必会出现前期强大后期衰败的局面。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植下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公司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迷失方向,造成一味依靠政府的被动局面,缺少积极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动性。市场目标不明确,文化产品与市场需要脱节,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后劲不足,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2)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率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文化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支点之一。河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文化资源,使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影响,这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河南省的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固始姓氏文化等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遗产资源多是以一两种固有的仪式来简单地进行开发,没有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没有形成一个以文化遗产资源为主线的产业链,,没有突出文化遗产资源的特色,没有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风格和标志,没有将文化遗产素材渗透到文化产品之中。这就使得原本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成了毫无特色的孤立的文化存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是河南省面临的发展难题。
  (3)文化产品单一,没有充分挖掘其衍生产品。在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河南省的文化资源开发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缺乏深度。例如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祭祖大典等活动虽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只通过简单的一年一度的仪式很难使这项活动产生深远的作用。如何打破其单一性,扩大这项活动的作用,是保持这项文化活动长久不衰的关键。河南省现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且也树立了许多文化形象标杆,但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些文化产品进行整合,重点支持优势产业,深入开发和挖掘文化产品的衍生产品、以质取胜[13]。
  (4)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河南省的文化产业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投入多、产出少。近几年河南省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提出了文化强省的工作思路。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公司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包括财政支出中文化产业支出的增加,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级文化产业人才,对文化产业生产中所需物资大力支持。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政府花了大力气、下了大工夫,但成效不大。河南省有着丰富的文化基础,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植,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足以使河南省走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事实却是不仅无法与一线城市以及沿海的发达省市相比,甚至与一些同处内地的省份相比也存在着差距。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先天和后天的资源,将文化产业发展的摊子铺得过宽,缺乏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
  (5)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历来被认为是促进发展的核心力量,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河南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不是理所当然的文化产业强省,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缺乏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能力。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创新能力来突出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更需要创新能力来彰显魅力。相关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经济发展迅猛的沿海开放省份,河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创新人才的吸引。河南省自主培养文化产业创新人才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这些都是造成现在这种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创新能力不提高,则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只能停留在模仿和借鉴的阶段,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学习借鉴韩国经验,河南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政府收放有度
  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及一系列指导文化公司发展的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大胆放手,让文化产业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给公司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合理发展空间。所谓的“收”就是政府应从战略上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完备的管理机制和严明的法制监控制度,改革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及措施,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目标。所谓的“放”就是要将主动权下放给公司,将文化公司推向市场,让文化公司依靠自身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明确市场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生产出市场所需的文化产品,避免公司与市场脱节。政府“收”得太紧容易造成公司对政府的依赖,削弱公司的生存能力;政府“放”得太开又容易使公司发展失度,造成盲目竞争。因此政府的收放有度是文化公司良性发展的保证。   2.合理利用“根文化”的共性与特性
  韩国的文化产品在中国的畅销要归功于相同的儒家思想根源。韩国受中国儒家思想的作用很深,韩国正是利用了这一文化共性才很快地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河南省一直在树立“根文化”形象,打造“根文化”大省。但是除了河南省以外,当前山西省、陕西省也将本省的文化定位为“根文化”。如果河南省想在“根文化”中独树一帜,必须将这一品牌差别化,体现出其异同性。可利用“根文化”寻根问祖的共性在国外市场弘扬民族文化,吸引国外资本,打造认祖归根的文化庆典;在国内就要充分利用河南“根文化”的特性,体现出河南省的“根文化”与其他省市的不同,以此吸引更多的国内资源。同时,要避免短视,以长期发展为目标,走出去,在弘扬自己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形成产业链条,产生品牌效应。挖掘祭祖大典等活动的衍生产品是将文化产业做大做深的基本出路。精神的召唤不仅要体现在每年一次的祭祖活动中,还要体现在以祭祖活动为中心开展文化旅游、祭祖旅游等衍生产品中;还可以在动漫中融入类似祭祖这样的内容、人物形象等。要充分利用河南省身处中原腹地,交通四通八达的地域优势,将河南省打造成文化旅游和文化产品交易中心,提升河南形象,使某种或者某一两种名牌文化产品枝繁叶茂,主干产品产生衍生产品,衍生产品又反过来促进主干产品的发展。
  3.整合资源,变宽为深
  韩国文化产业中的动画、服饰、影像、语言、创意、动漫、电视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究其原因是韩国采取了一种以某种文化形式为主体,其他形式为衍生的发展模式,即变宽为深的发展模式,而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各种文化产业相互独立、并驾齐驱地发展。例如,韩国的电视剧制作就带动了其他多种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通过集中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做精、做细,从深度上进行挖掘和扩展,积极发展电视剧的衍生行业,做到以一部电视剧为主干,以电视剧所带来的作用为分支,力求做到一部电视剧带动一批衍生产业。
  河南省缺乏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名牌产品。没有名牌的公司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失去市场竞争力的公司最终必将会失去市场。尽管河南省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却很低,商品转化率也很低,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的精致程度都有待提高。如何把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品牌优势,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河南省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对那些被市场淘汰的弱小文化公司进行整合重组,并深入挖掘其衍生产业。
  4.扩大融资渠道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韩国政府就是政策、资金双管齐下,力促文化产业发展。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政府投入也要跟上,可多方位筹措资金,鼓励多元化的文化投资经营主体,应用多样灵活的优惠政策吸引个人、公司乃至国外资本的投入。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才能充分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政府应通过政策倾斜,激发民间资本、风险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以有效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资金问题。优惠的贷款和免税政策也是促进中小文化公司迅速成长的措施之一。应鼓励文化产业走出去,努力打造有河南特色的文化产业的作用力,在发展中筹集资金。
  5.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韩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投入大量资金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产学研结合,成立“CT产业人才培养委员会”,负责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协调,文化产业振兴院建立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数据库;同时,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与合作,选派人员出国研修,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当前河南省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文化产业人员多为娱乐业的从业人员、经营业的从业人员、非公有制的从业人员和非文化部门的从业人员,缺乏高端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特别是创意型人才的缺乏使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前进的动力。除了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外,河南省还可以通过一些探讨机构和高校自主培养一批可以担负河南省文化产业建设重任的精英人才;同时加强同国内外的人才交流与合作,选派人员到先进地区、先进国家进行调研,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还要注重加强创意教育,将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应用上还应该多为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他们在互相学习中不断产生新创意。
  [参 考 文 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创意产业[EB/OL].(2017-12-01)[2017-03-05].http://unescobkk.org/fileadmin/user_upload/culture/Cultural Industries/HK Open Forum/Backgrounder-FI-NAL.pdf.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对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7-07-24)[2017-03-05].http://mcprc.gov.cn/sjzznew2017/whcys/whcys_zcfg/1/t1128_156838.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对于印发《关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2017-05-18)[2017-03-05].http:/stats.gov.cn/tjbz/hyflbz/xgw/t20170518_402154090.htm.
  [4]曲展.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20(3):74.
  [5]向勇,权基永.国策方向与政策制定:韩国文化产业政策史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2(8):12.
  [6]许建.从传播学的视角研讨韩剧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EB/OL].(2017-10-09)[2017-03-05].http://cctv/tvguide/tvcomment/wtjj/dsrshss/10532.shtml.
  [7]陈实.浅析韩国文化政策以及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7,22(1):262.
  [8]姜洪民.韩国文化产业的特色[J].公司改革与管理,2017,8(1):65.
  [9]黄一璜.韩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评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13(1):80.
  [10]张建民.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启示[J].东北亚论坛,2017,21(3):74.
  [11]张隽.探寻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启示[J].汉代韩国,2017,17(2):45.
  [12]张晓明.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5.
  [13]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探讨[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165.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