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是汉语语法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词类。介词由动词的虚化发展而来,而动词虚化为介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介词类型繁多,功能复杂,它的这一特点反映了汉语语法发展演化的趋势。汉语依靠虚词和语序表达句法范畴和功能,这必然使得虚词朝着更加丰富和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动介兼类词的存在既是语法化的结果,同时也证明了动词虚化的过程并没有完全结束。<br> 《红楼梦》是一部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很高评价的著作。它被译成17种语言,存在几十个版本。120回近84万字的《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正处于近代汉语末期的17世纪,因此这部书是探讨汉语兼类词...
介词是汉语语法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词类。介词由动词的虚化发展而来,而动词虚化为介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介词类型繁多,功能复杂,它的这一特点反映了汉语语法发展演化的趋势。汉语依靠虚词和语序表达句法范畴和功能,这必然使得虚词朝着更加丰富和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动介兼类词的存在既是语法化的结果,同时也证明了动词虚化的过程并没有完全结束。 《红楼梦》是一部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很高评价的著作。它被译成17种语言,存在几十个版本。120回近84万字的《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正处于近代汉语末期的17世纪,因此这部书是探讨汉语兼类词的最好资料之一。不仅如此,韩国也已经出版了韩文本《红楼梦》,这关于中韩版本的比较探讨起到很大的帮助影响。通过对比平行语料库,我们可以略论探讨汉语动介兼类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功能表达方式,特别是关于大量借用古代汉语词汇的韩国语来说,这种对比探讨更加有意义。 在比较汉语的介词和韩语的助词时,我们可以任意举出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但是,有些时候为了说明语法而举出的例子,可能会存在过于局限于语法的缺陷,这一点在解释一些拥有多种意思的动词时尤为明显。然而,《红楼梦》的字数非常多,有着充足的例子可以说明动介兼类词,此外,《红楼梦》里面出现的例子形式多样,可以更好地考察不同种类的动介兼类词的用法。因此,本文以《红楼梦》为基础,进行了基于中韩平行语料库的动介兼类词探讨。 韩语助词附加在名词、名词性词语、副词以及连接词尾之后,表示该成分和句中其他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另外,助词的功能是表示其前面的名词是主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同时也起着对前面的名词补充语义的影响。韩语里存在很多助词-主格助词、宾格助词、补格助词、冠形格助词、副词格助词、呼格助词、接续助词、补助词等。其中副词格助词“-(ql)、-(qlt)、-((旦))(呈)、-(ql:a)”可以对应汉语介词。汉语动介兼类词译成韩语的时候,不是仍然具有兼类词的功能。汉语介词要译成韩语的助词,而带宾语的汉语动词在译成韩语的时候,和韩语的副词格助词搭配使用,是“副词格助词/谓语”的形式。因此,在《红楼梦》出现的动介兼类词中,本文以可以对应韩语副词格助词的动介兼类词为主,进行了对比探讨。 本论文的内容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中韩两国的探讨近况和探讨措施及重点和难点。本论文应用了定量略论和定性略论相结合的探讨措施。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红楼梦》的韩文译本和建立《红楼梦》中韩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过程及校对。笔者参考崔容撤·高旼喜翻译的韩文版《红楼梦》,对《红楼梦》的动介兼类词进行了中韩对比探讨。 第三章考察了动介兼类词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原因等的兼类用法,也考察了和它相对应的韩语助词。在表示处所、方向的汉语介词中,本文考察了“在、从、朝、向、往、离、打、就、由”9个介词。表示处所的汉语动介兼类词可以对应韩语副词格助词“-(Otl)、-(llX)”,表示方向的汉语动介兼类词可以对应韩语副词格助词“-((旦))(呈)”。一个汉语动词,根据其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其所对应的韩语助词也不同。汉语动词“在”在表示“过日子”和“住”以外的意思时,只能对应韩语副词格助词“-(Oll)”,因此如果“在”翻译成韩语副词格助词“-(OtlXi)”,则大都是介词的用法。除了对应动词“离”之外,韩语副词格助词“-(OllXi)”对应的都是汉语的介词。表示方向的汉语动介兼类词都可以译成表示方向的韩语副词格助词“-((旦))(呈)”。在表示时间的汉语介词中,本论文主要考察了“在、从、赶”的介词兼类用法,此外也考察了表示原因的汉语介词“由”。汉语介词在表示时间的时候,除了可以对应韩语的副词格助词之外,还可以对应韩语的补助词“-(早EI)”或者“-(刀}灭l)”。 第四章考察了表示对象、方式和范围的汉语动介兼类词。本论文从《红楼梦》出现的表示对象的汉语介词中,选择了“给、对、被、向、赶”5个介词进行了中韩对比探讨。除了动词“给”,其它动词都无法对应韩语的副词格助词,那么这些动词在译成韩语的时候,可以译成韩语的宾格助词。而表示对象的汉语介词则可以对应韩语副词格助词“-(Otl)”“-(011711)”。 此外,笔者也考察了表示凭借、方式的汉语介词“用、拿”和表示范围的汉语介词“从、打”的兼类用法以及它们所对应的韩语助词。汉语介词“拿”在译成韩语的时候,除了可以译成表示方式、工具的韩语副词格助词“-((旦))(呈)”以外,还可以将其动词的意义译成韩语的“-(詈7}天I卫)”。 第五章是结语。在这一章,笔者总结了本论文的综合探讨概况。 汉语的动宾结构和介宾结构在译成韩语的时候,会对应不同的副词格助词,例如可以对应“-(ou)、-(OllXt)、-((旦))(呈)、-(011711)”。在汉语介词中,常用介词的语法化程度较高,因此在译成韩语的时候,只使用韩语副词格助词便可以很好地说明其用法和意思。但是语法化程度不太高的汉语介词,如介词“向”、“对”和“拿”等,在译成韩语的时候,往往采用可以表达其动词意思的韩语表达方式。韩语副词格助词不只可以对应汉语介词,也可以对应汉语动词。如果汉语动词的宾语表示和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那么这些动词在译成韩语时,可以译成“副词格助词(-(刚)、-(伽N)、-((旦))(呈))/谓词”的形式。如果汉语动词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则这些动词也可以译成“副词格助词(-(ot1711)、-(Oll))/谓词”的形式。因此,通过本论文,可以知道一个汉语动介兼类词不是一对一地对应韩语助词,根据其宾语和动词的不同,韩语毕业论文,其对应的韩语助词也不同。因此,笔者希望本论文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汉语动介兼类词和韩语助词的对应关系。 本论文的意义在于建立了《红楼梦》中韩双语平行语料库,为其它方面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这可以运用于中韩机器翻译、人际对话、中韩辞书编撰、中韩双语教学等。这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可以填补以往探讨的空白。此外,本论文对汉语动介兼类词进行了充分的说明、略论和对比探讨以及定量定性略论,这可以为探讨汉语兼类词的语用功能的异同和翻译策略提供参考。 建立《红楼梦》中韩平行语料库的工作量超出原来的设想,文本校对、对齐等工作上还存在一些疏漏的地方。而且由于时间关系,文本校对和论述还不够深入。此外,韩语论文范文,汉语动介兼类词是经历了长期语法化过程的结果,断代的共时探讨还不足以充分地全面地揭示其演化规律。笔者今后应当加强历时抽样语料的对比探讨。 《红楼梦》中韩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不仅为汉语动介兼类词的对比探讨提供资源,而且为探讨其它相关问题提供重要的资源。这一语料库具有可以充分利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不断扩展和深化探讨是作笔者今后进行进一步探讨的重点。 当前对汉语动介兼类词所进行的中韩对比探讨还不是很多,考虑到这一点,笔者今后计划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同时期待这方面的中韩比较探讨成果会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