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低成本的人力和资源、庞大消费市场与消费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竞相来华投资,而同时中国市场又是极其复杂和特殊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异同,还有来自制度的异同。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实践也证明,该市场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较的确更特殊、更复杂、更具挑战性,中国的地域、人口和文化都使跨国企业面临新的困境,尤其是中国正处在转型变动的市场环境中,使得中国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意义异常突显。<br> 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后,韩国对华投资增长迅速,当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相应地韩国也发展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
近年来,中国低成本的人力和资源、庞大消费市场与消费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竞相来华投资,而同时中国市场又是极其复杂和特殊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异同,还有来自制度的异同。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实践也证明,该市场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较的确更特殊、更复杂、更具挑战性,中国的地域、人口和文化都使跨国企业面临新的困境,尤其是中国正处在转型变动的市场环境中,使得中国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意义异常突显。 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后,韩国对华投资增长迅速,当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相应地韩国也发展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而在国外投资也就意味着需要国际化的市场营销战略。本文正是通过实证略论探讨在华韩资公司在华的营销策略,构建了本土化营销战略-内外部作用因素-公司绩效的模型,应用统计的措施,证明了本土化营销战略和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探讨,以期为在华的韩资公司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提出本文的探讨目的,及对基本的概念进行定义,并且就探讨措施和探讨过程做出阐述,起到统领全文的影响。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这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对标准化和本土化营销的探讨进行系统回顾。主要从本土化战略的理论基础、营销组合、作用因素和本土化营销模型等方面进行论述。本章内容就本土化和标准化的战略进行界定,并且对营销组合的各因素进行总结,阐明每个因素包含的内容。本章系统地回顾了前人的探讨,有助于第三章的模型构建和提出理论假设。 第三章为模型构建和假设提出。本章介绍了模型提出的背景和线索,总结了前人理论探讨和模型的构建,以及目前韩资公司在华采取市场营销战略对本论文探讨框架的贡献,从而提出本文的探讨内容和模型框架。第二章的文献综述为第三章的模型和假设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创新基础。将调节变量和非经济绩效引入模型,并在以后的章节中进行实证检验。 第四章为探讨设计和实证探讨过程,其中主要论述了探讨设计、问卷设计与修改、问卷发放与回收等部分。详细得介绍了调查的过程,包括调查对象的选取、开展实证探讨的前期准备、问卷的发放途径和措施、回收的过程、以及数据的输入和整理。为第五章的探讨做好了铺垫。 第五章为数据略论部分。在这一章中,首先使用聚类略论的措施,将收集的样本分为实行高程度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公司和低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公司,韩语毕业论文,韩语论文题目,并且比较这两组公司之间的财务绩效和非经济绩效。发现实行高本土化营销战略公司的财务绩效和非经济绩效都要好于实行低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公司。再对高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公司的具体实践进行探讨,分别使用因子略论、信度略论、回归略论措施对数据进行略论。 探讨了政治法学环境与营销组合、经济文化环境与营销组合、竞争与营销组合、集权与营销组合之间的关系。探讨发现,营销组合中产品本土化、价格本土化、促销本土化能够带来公司财务绩效(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市场份额)的提升,而与以往探讨有所不同的是,没有发现渠道本土化对公司财务绩效的作用影响。产品本土化和渠道本土化促进公司非经济绩效(顾客忠诚、顾客满意、潜在顾客增长、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也就是说本土化战略不但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还能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顾客忠诚和顾客满意,促进潜在顾客的增长和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同样文章发现政治法学因素、经济文化因素、竞争因素和集权因素对本土化营销战略-公司绩效的作用影响。政治法学因素、经济文化因素和竞争因素和营销组合因素相互影响,都能够促进公司财务绩效的提升,但是只有经济文化因素被证明可以促进公司非财务绩效的提高。而集权因素和营销组合的相互影响不明显,没能够证明和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第六章为探讨结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论述了探讨的理论价值,并且也论述了对公司实践的启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韩资公司在实践经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为探讨结论和展望。在这一章中,总结了探讨的不足,并且提出未来探讨的方向。 通过以上内容对本土化战略的论述,本文具有以下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应用实证略论措施来证明本土化战略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是本土化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当前国外对于本土化战略的运用探讨比较广泛,并且大多应用了实证探讨措施。但这些探讨成果大部分集中于欧美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营销本土化战略,而对韩资公司本土化战略的探讨十分罕见。国内针对韩资公司营销本土化的探讨也甚少,并且大多只采用了规范探讨措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数据后,应用因子略论、回归略论等统计略论技术,验证探讨假设,来研讨在华韩资公司的未来营销战略。 构建营销战略绩效考核体系,完善非经济性绩效方面的略论。当前关于营销战略对绩效作用的探讨,大多是从经济绩效方面来探讨的,如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等,而关于非经济性绩效如公司形象、品牌认知度等探讨的很少。本篇文章将会总结以前学者在这方面的探讨,提出合理而且信度高的绩效体系。不仅使模型更加完善,也为以后的探讨提供理论参考。 采用分类方式,略论本土化的作用,更具有可信度。以前的探讨大部分是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和所关联的营销本土化的决定因素或是消费者购买行为、购买欲望等消费者为中心,因此在实际中采用营销战略的公司成果略论的资料很有限。本次探讨通过对比标准化战略和本土化战略对公司绩效的作用,寻找能够为公司带来更高绩效的营销战略,建立回归模型,略论的结果更具对比意义。 对韩资公司在中国的营销战略选择具有借鉴意义。由于韩资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年数相对较少,很多韩资公司刚刚进入中国。面对的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中国的地域差别,就会面临营销战略的选择。很多的公司刚进入时,为了降低风险,常常采取标准化的营销战略,在中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就会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而做相应的战略调整,但面临的另一个选择就是需要调整哪些营销组合因素。另外由于韩资公司特有的文化,也会作用战略的选择。本文在这些方面都会做详细的论述。 绩效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韩资公司更好地审视自身的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绩效是对公司过去战略的反馈,公司会根据此来调整营销战略。公司为了长远地发展,不能仅仅利润的增长,降低成本,而忽视在品牌和公司形象的建立。尤其是韩国的中小企业很多只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在中国建立工厂,在品牌方面没有多大的重视,更不用说去维护公司的形象了。本文的绩效体系,有助于公司完善分销渠道、注重顾客忠诚度和品牌的建设上,帮助公司及时地调整战略,并且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公司的发展。 最后得出探讨的结论: 营销组合对公司绩效的作用。产品的本土化,包括公司在中国产品的多样化、品牌和包装的重新设计,这些为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做出的调整,可以为公司带来经济绩效和非经济绩效的提升,其本土化的策略是成功的。利用中国廉价的生产成本,韩资公司可以在价格的定制方面更加灵活,贴近当地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从而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促销活动是最为灵活的,促销活动可以提升公司的经济绩效,本土化的促销活动可以提高市场份额,促进产品的销售,从而带来销售利润率的提升,但是关于公司的非经济绩效却没有显著的作用,可能是由于韩资公司在品牌推广和公司形象塑造上,更加注重和母企业统一的形象。渠道的本土化战略,有利于韩资公司更好的利用当地渠道资源,为适应当地文化而在渠道上做出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增进潜在顾客的增长。 政治法学环境关于本土化营销-公司绩效有作用影响。政治法学关于本土化营销的影响已经被前人所探讨过,但大多是如何作用公司关于营销策略选择标准化还是本土化。本文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受到政治法学环境的作用,公司本土化营销战略关于公司财务绩效的有作用影响。政治法学和营销组合相互影响,可以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 经济文化环境对本土化营销-公司绩效有作用影响。通过数据略论,识别出经济文化环境也是作用公司选择本土化营销的之一,并且和产品本土化、价格本土化和促销本土化相互影响,对公司的经济绩效产生作用。经济文化则和渠道本土化、促销本土化相互影响,对公司的非经济绩效产生作用。经济文化作为公司本土化营销战略选择考虑的因素得到验证,这也和前人的探讨相符合。 竞争因素对本土化营销-公司绩效有作用影响。竞争和价格本土化、渠道本土化相互影响,对公司的财务绩效作用显著。竞争程度的加剧,促使公司更多的采用本土化的分销渠道,能够促进公司财务绩效的提升,但是和价格的相互影响,却使得公司财务绩效下降。关于公司的非经济绩效没有显著的作用影响。 实行高程度本土化营销的公司比低程度本土化营销的公司绩效更高。在探讨中,将调查的公司分成实行高程度本土化营销的公司和低程度本土化营销的公司,结果发现高程度本土化营销的公司绩效要好于低程度本土化营销的公司。说明本土化的营销战略要比标准化的营销战略更能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也就是说韩资公司采取本土化的营销战略,以适应当地政治法学环境、经济文化环境,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的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报率、市场份额等经济绩效,也是为了促进品牌知名度、消费者满意、潜在顾客增长等公司非经济绩效。 探讨的结果对在华的韩资公司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启示。在华的韩资公司大多使用独资的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在中国经营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经济,实行的是较低程度的本土化战略。大多数的韩资公司在价格和产品方面的本土化程度较高,但是在促销和渠道方面的本土化程度较低。由于大多采用独资的方式,在促销和渠道的建设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大多数韩资公司是中小企业,资金和人力都有限,因而更应该和中国的公司合作、采取本土化的营销战略。 当然探讨也存在和不足,如本土化营销的作用因素有很多,但为了探讨的需要,只考虑了政治法学、经济文化、竞争和集权四个因素;没有考虑这些调节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等。也提出了未来的探讨方向,本土化营销和标准化营销的比较探讨和关于本土化营销时间上的纵向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