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12-31 第一节 课题探讨缘由与概念界定 12-19 一、课题探讨缘由 12 二、概念界定 12-19 第二节 课题探讨的学术动态与意义 19-27 一、课题探讨的学术动态概述 19-25 二、课题探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5-27 第三节 课题探讨的内容、措施与创新 27-31 一、课题探讨内容 27-28 二、课题探讨措施 28-29 三、课题探讨的创新与不足 29-31 第二章 内外交困与“法国大革命”的初践中国 31-63 第一节 西力冲击与清末知识界对法国的两种反应 31-44 一、“睁眼看法国” 32-40 二、“反对法国天主教” 40-44 第二节 内政变迁对儒家及其革命观的挑战 44-52 一、太平天国运动对儒家及其革命观的挑战 44-48 二、洋务运动与“效西救儒” 48-52 第三节 清末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初步建构 52-63 一、鸦片战争后近代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认知 53-55 二、洋务运动期间近代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初步建构 55-60 三、革命观念的初步变化 60-63 第三章 政制变革与“法国大革命”的现代性应用(一) 63-114 第一节 甲午战争与清末知识界的“维新改革” 63-71 一、甲午战后清末新兴势力的崛起 63-67 二、甲午战后清末知识界的取向转型 67-71 第二节 戊戌变法与维新派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与迎拒 71-91 一、李提摩太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及其作用 71-79 二、康有为借“法”促“改”之真伪 79-83 三、“己亥建储”与庚子勤王——现代革命的初次尝试 83-91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与立宪派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与迎拒 91-106 一、清末新政与立宪派的反“革”思想 91-96 二、立宪派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与迎拒 96-106 第四节 维新派与立宪派的法国大革命观之作用 106-114 第四章 政制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现代性应用(二) 114-157 第一节 清政府的权势危机与新革命因子的出现 114-123 一、庚子拳乱与清廷丧失思想文化的主导权 114-117 二、“东南互保”对清廷中央威权的挑战 117-119 三、科举制改革与新革命因子的出现 119-123 第二节 政制革命与近代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典范 123-145 一、日本知识界的“法国大革命”观及其对晚清中国志士的作用 124-127 二、革命派对“法国大革命”的现代性建构 127-145 第三节 现代革命的开启——辛亥革命 145-157 一、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146-153 二、辛亥革命的反思 153-157 第五章 社会革命与革命典范的转换 157-182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精神对民国政治的作用 157-167 一、“法国大革命”精神与反袁复辟 157-163 二、儒家复兴与“法国大革命”典范的余波 163-167 第二节 革命典范的转换——社会革命的兴起 167-182 一、辛亥革命前“社会革命”的论争 168-171 二、辛亥革命后“社会革命”的新背景 171-174 三、革命典范的转换——“俄国革命取代”“法国大革命” 174-182 结论 182-193 参考文献 193-206 后记 206-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