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语公选课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法语选修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教学实践和语言习得理论,对法语选课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和略论,并提出解决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学有所成。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法语 公选课 三语习得
  一、引言
  法语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联合国工作语言和第一书写语言,也是欧盟、非盟、国际奥委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是除英语以外运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语言。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近年来,除法国外,中国与其他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就业市场对法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出于对法语的兴趣,或出于将来升学和就业的考虑,不少学生希望将法语作为第二外语。为顺应市场和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的文化,增强就业优势,不少高校纷纷开设法语公选课,选修这门公选课的学生非常踊跃。然而,很多学生在开始学习阶段积极性很高,但随着课程的推进,或逐渐失去兴趣,或感觉很难在这门公选课中掌握实际的法语知识,或产生畏难情绪,因而放弃学习。因此,如何在公选课的课堂上实施有效的第二外语教学,使学生学有所成,成为不少教师思考的问题
  随着第二外语教学在我国高校越来越普及,对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探讨越来越重视,不少探讨成果已经成功应用到教学中,例如利用英法对比的措施进行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以及导入文化因素进行跨文化教学等。这些探讨大部分都是以外语专业学生为探讨对象展开的,针对学生专业背景多样的第二外语公选课的探讨相对较少。
  为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法语学习,笔者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法语选修课学生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公选课的课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120名学生是来自管理、艺术、理工等各个专业的大二或大三的本科生,均已完成一个学期共30学时的法语公选课课程。下面以调查结果为基础,主要讨论法语公选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二、法语公选课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希望学校开设第二外语公选课,学生报名很踊跃,学期初开课时课室往往坐满,甚至还有报不上名旁听的学生。但随着课程的开展和学习的深入,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真正用心学习坚持到学期末的学生可谓寥寥无几。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呢?笔者调查总结出学生普遍提出的法语公选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时间跨度和学习氛围造成的语言耗损。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如果减少或停止该外语的使用,其应用该外语的能力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或丧失,即出现语言损耗现象。损耗时间跨度、与受损语的接触等因素都会作用语言损耗。在二外学习过程中,语言损耗是尤其难以避免的,因此,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语言保持,尽量多接触和使用所学语言,这样才能抵消语言损耗带来的作用,避免语言能力的下降。
  与国内大部分高校相似,在笔者任教的大学,公选课每周只上一次,每周三课时,两次课之间相隔足足一个星期;外语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这么长的时间间隔对初学者的语言保持是非常不利的,法语论文范文,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往往就已经忘记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花较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才能进行新课学习。此外,由于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学院和不同专业,不可能像学习专业课那样投入到法语学习中,也不可能像外语专业的学生那样共同营造出法语学习氛围,所以,公选课学生能够接触和使用法语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在调查中,认为公选课存在“课时少”、“运用机会少”和“缺乏法语学习环境”问题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0%,54%和59%。由此可见,时间跨度和缺乏接触法语的机会造成的语言耗损是造成学生在公选课中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课本内容及教学模式单一。
  现时国内高校法语系或二外法语课程普遍采用国内专家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如马晓宏的法语,孙辉的简明法语教程等,这类教材通常包括课文和词汇、课文相关的注释和语法、常用口语或文化背景介绍及课后练习。使用这些教材时,课堂教学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更注重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一般就是被动地做笔记和练习。以简明法语教程为例,按照其教材设计,公选课一个学期30课时的时间基本能够完成一共有八课的第一部分语音教程。在这一部分中,每一课的内容包括音素、课文、词汇、语法和练习,学生上课基本就是在老师带领下反复练习音素及单词的发音;语法和句型的学习是以对话形式引入的,但都是如“-Qui est-ce?(这是谁)-C’est Pascal(这是帕斯卡尔)”、“-Qu’est que c’est...(这是什么?)-C’est un stylo.(这是一支钢笔)”这类简单的句子;为了让学生熟记表达和结构,还会有大量的替换单词做对话的重复练习。虽然课文的句子和结构都是最基础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多,而且练习多为一些反复的机械练习,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增加心理压力,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国内编写和出版的课本普遍更新得慢,不少词汇已经过时,例如“magnétophone(录音机)”这类词,在日常生活中已用得比较少,较为滞后,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学生真正有兴趣和需要学习的日常交际用语,要到后面的入门教程和初级教程部分才会出现,而且大多是以课后补充知识的形式出现。在课时紧缺的公选课中,教师很难顾及到这一部分的教学。在笔者进行的调查中,有60%的学生认为法语公选课教学“过于注重语音和语法,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单一”。因此,对非外语专业的公选课学生来说,现时采用的课本和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实用性和吸引力,往往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产生厌烦情绪,逐渐失去对法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英语负迁移的作用。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已掌握的语言会对目标语言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作用为正迁移,消极的作用则为负迁移。在三语习得过程中,第二语言的地位与语言距离密切相关,第二语言在语言类型上越接近于目的语,学习者越有可能使用第二语言。法语和英语有相同的26个字母,两者同属印欧语系,而且几百年来,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原因,法语与英语间的相互作用很深,在语音、单词和语法等方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关于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在学习第二外语法语时,他们受到第二语言,即英语的作用往往会比母语的作用更大。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超过三分之二选修法语公选课的学生本身就喜欢学习英语,并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说明法语公选课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因此,在入门阶段,法语和英语之间的相似之处帮助学生 借助已掌握的英语知识产生的正迁移,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法语。同时,法语与英语之间还存在不少异同,例如,从语音学习层面来说,法语里面没有双元音,学生碰到两个元音字母的组合时,很容易就会用英语的读法发音,如把toute[tut]读成[tout];一些辅音字母组合如pl,kl,bl,fl等都要求学生在发音时,从前一个辅音发出后快速地转换到另一个辅音,形成辅音群,而不像英语那样把两个字母组合形成一个音节;英语中,词尾的辅音字母通常要发音,而在法语中,除部分辅音字母,如c,l,f,r,q外,词尾的辅音字母一般是不发音的,因此,学生在读法语单词时,很容易将本来不发音的词尾辅音字母读出,如将pas[pa]读成[pas];一些拼写与意思都相近甚至相同的单词,如solution,学生很容易就会完全用英语的发音方式读出;从词汇层面来说,拼写相同或相似,但意思不同的单词往往会令学生“望文生义”,例如“car”这一单词,在英语里是“汽车”的意思,但在法语里的意思则是“因为”。英语和法语之间种种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异同,容易对学生的法语学习产生负迁移,让学生感觉法语非常难掌握,不少学生甚至在语音学习阶段尚未结束时就放弃继续学习。笔者从调查中了解到,到课程结束时,有32%的学生表示法语“很难学”,另外60%表示“有点难”;在表示不会继续选修法语公选课后续课程的学生中,约65%的学生都表示放弃的原因是“觉得太难学,学不下去”,这很大程度上是英语负迁移的结果。
  4.学生兴趣浓厚,但学习动机难以保持。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引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心理状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学生激发、定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说明学习者是否想要学习,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努力的程度。学习动机是制约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符合自身学习或职业发展需要的学科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能从中得到更大的满足感。
  与专业必修课的强制性不同,高校开设的各类选修课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或需要,自由选择的课程;学生选择选修课的动机,除增长知识和就业准备外,很多是出于对某学科的好奇与兴趣。选修法语的学生也不例外。调查发现,除少数学生表示选修法语的目的是“出国准备”、“就业准备”、“去法国旅游”及“完成学分”外,约90%的学生选修法语的原因都是“对法语或法国文化感兴趣”。可见,公选课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想要了解和学习法语语言背后的文化,而不像法语系学生那样以熟练掌握法语听说读写技能为目标。但是,在传统语言教学中,一学期30学时的公选课往往只能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法语的语音和最基本的语法点,很多知识点,例如学生更加感兴趣的文化和交际会话等只能作简单介绍,无法深入学习;虽然是入门初级阶段的学习,但外语比较是一门要求大量记忆的学科,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难度逐渐提高。再加上初学阶段,尤其是语音学习阶段,主要是以反复练习为主,以上提到的因素,容易让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味,产生畏难情绪,或者认为没有学到想学的知识,无法实现学习目标。因此,尽管学生很容易被法语及法国文化吸引而选修法语,但是不少学生由于不能从课程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就会逐渐失去法语学习兴趣,难以保持积极主动的法语学习动机。再加上公选课对学生的约束力本身就比专业课要小,出现刚开课时课室坐满,到中后期不足一半学生的情况也不难理解。
  三、解决策略
  公选课课时少、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和英语负迁移等因素的制约和作用,是导致学生法语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和法语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调查结果中发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习效果,笔者建议可采取以下对策
  1.结合中外课本,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听说能力就是语言交际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调查显示,希望在法语公选课上增加“日常交际用语”和“听说能力”教学的学生分别占67%和49%。高校普遍采用的国内专家编写出版的教材更加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让学生难以满足需求。国内的另一类法语教材是大部分社会法语培训机构所选用的法国原版教材,如Alter ego,L’attitude,法语论文,Taxi等。相关于国内专家编写的教材,法国原版教材更新快,且更注重实用性,更重视法语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课本内容基本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对话和词汇,例如购物、问路等,而且所用的都是真实、地道的语言,这关于公选课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这类教材语音和语法讲解相对简单,不够系统,且练习较少,这对习惯了传统语言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不利于希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继续自学。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公选课课时,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从不同教材中选取教授内容,甚至可以结合其他书籍及互联网上的内容,舍弃某些繁琐难懂的概念或语法讲解,以日常交际中常用的对话和惯用表达法为主,将中国教材的系统性与法国原版教材的时效性结合。此外,教师应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精讲精练,多组织学生进行听说练习。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法语的学习基础和措施,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语语言交际能力。
  2.导入文化因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在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一种不同的文化。在外语教学中,了解并熟悉所学语言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文化异同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调查中,提出希望公选课上能增加“社会文化知识”、“法国电影”和“法国歌曲”部分的学生分别占46%、44%和40%。在外语课堂中,如果只有老师讲解课本的内容,就很难向学生展示真实的语言情景,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公选课教学中尤其如此。因此,教师可以适量引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向学生介绍法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一些法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在课堂上花一些时间介绍巴黎的分区、交通等概括,以及当地著名景点的法语名称,使学生加深对这个城市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对“浪漫之都”的向往,增强法语学习动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电影、音乐和网络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例如播放一些介绍法国历史、文化的短片甚至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播放一两部语言简单有趣的法语电影,以及利用课前和课间的时间播一些带中法双语字幕的法语音乐电影,尽可能让学生通过相对轻松愉快的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法语习得相关文化知识。通过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料,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使课堂气氛能够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法国文化,理解中法文化之间的异同,开阔文化视野,改进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提供课外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完成计划的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能力,适当提供一些辅助学习的课外资料,例如,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法语学习的网站,鼓励和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听一些法语歌曲,看一些法语原版电影,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继续接触法语和了解法国文化。此外,还可以采用“任务学习法”,布置学习任务,通过完成实际任务达到学习目的。例如,顺应学生想了解的法国文化的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不同话题,如“法国美食”、“法国地理”、“法国时尚”、“法国礼仪和禁忌”等,让学生个人或组成团队从课外的书籍里或互联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作整理,最后做课堂报告。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引、辅导和补充。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想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并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做笔记的枯燥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法语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法语学习兴趣。
  四、结语
  法语选修课的教学要求与目的与法语系和英语系的二外不一样,它并不是以熟练掌握和运用法语为最终目的的,而是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法语交际能力,掌握法语学习的基础和措施,并激发学生的法语学习兴趣,扩大视野。因此,授课老师在进行课堂设计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措施,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思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法语公选课中学到实用知识,学有所成,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蒋筱瑾.高校法语公选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112-114.
  [2]朱效惠.三语习得中语言迁移探讨及其对双外语专业教学的启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9):109-112.
  [3]候景娟.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大学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0(24):194-195.
  [4]李佳.试析二外法语教学.科教文汇,2009(6):122-123.
  [5]柳杰.利用英法对比促进二外法语学习.考试周刊,2009(30):111-11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