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浅析运用法语翻译教学[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翻译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师应意识到除语言能力之外,跨文化能力是促使翻译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运用法语翻译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例如,在先修课程中设置文化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中涵盖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知识,在教学中恰当采取交际教学法等方法,都不失为改进和提高运用法语翻译教学的有益尝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跨文化 运用法语翻译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交际教学法
  引言
  跨文化交际指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特别指本族语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这门出现在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新兴学科的探讨目的旨在帮助人们在交际时跨越文化障碍,真正实现沟通[1]。确实,我们在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文化障碍常常存在,并不是精通语言就能保证正确地理解或被理解,有效地实现沟通。这个问题或许提示翻译教师应意识到跨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同样重要。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措施等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试略论如下。
  一、先修课程应包括文化类课程
  翻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的高层次综合能力,一般在高年级开设翻译课程,在开设前先开设多种先修课程,如精读、泛读、口语、写作等。在此基础上,在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前提下,首先开设笔译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翻译史、翻译理论及技巧等方面的知识,随后开设口译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文化理解和转换的问题是一个常见且纠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例如,当把汉语“这不便宜”译成法语时,学生极有可能直译为:“C’est pasbon marché.”事实上,在汉语语境中,“这不便宜”属于间接语言,委婉地表示贵,是礼貌的体现。但在法语语境中则有所不同,西方人比较直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说:“C’est assez cher.”而“C’est pasbon marché”在某种情境下会被认为是调侃,甚至是嘲弄,可能被理解为“这并不廉价嘛”之意。再如,在法国文化中,狗的形象虽然像在中国一样具有某些负面意义,但同时又是法国人钟爱的对象。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关于短语“avoirduchien”就不能正确理解和传递,有可能将其译成贬义,而不能理解其意为“有魅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情况,法语毕业论文,是因为译者对目标语国文化不了解所致。所以,在先修课程中,开设介绍法国文化的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及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语用知识的理论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因各种限制不能单独开设,学生就无法系统地学习上述知识,教师应注意将这些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一些常规课程中,使学生受到目标语国文化的渗透。此外注重隐性课程的开设也具有重要意义[2],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看法语电影、唱法语歌、参加法语角和外教直接交流、参加各种专业比赛等活动感受和了解法国文化,只有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才能跨越文化障碍,有效传递原语的语用意义,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
  二、教学内容应包括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知识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之一,直接关系教学活动的成功。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也应是跨学科、多方面的。就目前而言,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会注重包括外语和母语在内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强化,关注并花精力纠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时甚至把翻译课上得像语法课。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翻译课堂上教授学生另外一些必需的学科知识,如跨文化交际、法国文化、语用学知识等。如果是运用法语系,由于其翻译课程大多涉及主题翻译,例如旅游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等,教师会注重强调主题知识和词汇,希望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翻译实践能有较大的成功几率。
  上述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来说似乎已较全面,但是,我们不应忽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知识的传授。根据我国对运用外语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规定,运用法语系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业在各行业的第一线,从事理论探讨的比率很小,在工作中多直接和说法语者打交道,进行面对面交际,如果是翻译工作,那么进行口译的情况则比较多。鉴于此,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知识的掌握就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据统计,语言交际在同一文化的人的整个交际行为中只占30%左右[3],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际来说,由于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语言障碍,这个比例应更小。因此,在运用法语翻译教学特别是口译教学中,教师应从法国人常见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及环境语等方面向学生传授一些必需的知识,以免在翻译过程中因不了解某文化现象而造成误译、错译。例如,“啧啧”声在中文语境中表示不耐烦,是十分不礼貌的。但在法语语境中则有所不同,一般它只表示否定,而非不耐。在面对面交际中,法国人比较注重礼貌,不耐的情绪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面部表情流露的,如不易察觉的皱眉、转移视线等。再如,已为中国人熟悉的“OK”手势,在法国文化中却表示“零”或“没有”,如果对这一动作的含义不了解,就无法正确传递其意义,使交际受到作用。
  可见,了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常识,是顺利实现翻译特别是口译这一跨社会、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三、教学措施可尝试采用交际法
  在中国,翻译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措施,在外语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主要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掌握语法,因此这种措施被称为语法翻译法,也被称为教学翻译[4]113。翻译课程的许多先修基础课程都采用这种教学措施,特别是精读、泛读课等。这种措施的好处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语法,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当学生用这种措施学到的语言知识来上翻译课时,该措施的不足之处就显露出来了,因为它注重的是语言的严密性,即从一种语言形式到另一种语言形式的正确转换,不考虑语用,不涉及文化。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仅仅只实现语言的转换是不能成功的。就翻译教学来说,目前采取的教学措施大多是练习法,包括课内和课外。但是不管怎么练习,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掌握跨文化知识,练习的效果就是值得怀疑的。笔者认为,交际法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措施值得在翻译教学特别是口译教学中尝试。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际,学习翻译的目的就更是如此了,在交际中学习人类的学习规律。交际法的本质是强调在交际中获得能力,交际过程中的需要促使语言能力的获得,同样,它也可以促使翻译能力的获得和提高。鉴于我国的客观条件,交际教学法可以在课外灵活地实施。例如,组织学生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首先观察译者的表现和翻译的效果;然后学生亲自参加翻译实践;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和纠错;再进行小组讨论,形成报告;最后老师点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系列性的跟踪报告。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学习、纠错能力,除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如语式的正确使用、语气的掌握、对体态语和副语言的重视等,对学生所犯的具体错误,老师只对较严重的进行纠正,主要应培养学生自我纠错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这样,在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后,学生就会逐步掌握在交际中获得翻译能力的行为模式,法语论文网站,而不会背道而驰地认为有了翻译能力之后,再参加翻译实践,进行交际。
  结语
  运用法语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一种挑战。例如,教师采取交际教学法的基础是学生容易获得允许亲自参加实践的机会,学生要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和提高这种能力,就需要接触到有利的交际环境,而在实际操作中,具备这些条件并不容易。但这并不妨碍教师在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正确导向下,不断摸索翻译教学的完善和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全.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词汇的翻译[J].曲靖: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1).
  [2]黄光雄,蔡清田.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99.
  [4]穆雷.中国翻译教学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课题项目:本文系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一般资助教改课题“高职高专法语人才运用翻译能力培养策略探讨”的阶段性探讨成果。(项目编号:JG11B0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