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词语 教学改革 内在语义 表层语义 论文摘要:词语涉及到词的内在语义和不同语言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外语的教学中,必须把握词语多义性,了解词语的内在语义与表层语义两个层次。另一方面,母语与外语之间在对应关系上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与缺乏时应三种情况,必须防止过分强化对应关系、死记硬背的倾向,培养外语语感。 前言 词语是学习语言与语言交际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准确把握词义是应用语言工具的基础。在法语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学生提到这样的问题:一个常用的单词,释义繁多;在一本字典里,同一个词的词条有十几、二十条,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原因:一是词的内在语义(connotation),二是不同语言(这里指法汉两种语言)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equivalency)。弄清楚内在语义与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大大有助于法语词语的活学活用,提高法语教学水平。 一、词的内在含义 许多词语(无论是法语、中文还是其它语言)在不同的句子里,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多种意识,这就是词语的多义性。词的多义性(polysemy)主要是由于词语本身体包含内在语义(connotation)和表层语义(surfaceSemanteme)两个层次。内在语义是一种潜在的概念,是词源所固有的成分,是词根、词缀的原义;表层语义则是内在语义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中衍化出来的具体形式。因此,内在语义决定词语的本质,而表层语义决定的是词语在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解释。 这里,我们试举Subject一词作为例子来观察词语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Subject一词,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法汉大词典中,共有17个词条,这是一个典型的多义词。观察一个词的内在语义,重要的是考察其词源及词根、词缀,Subject是由中古法语中的subjacere融人中古法语的,它来源于拉丁语中的subjeetus。在拉丁语中词缀sub=under,词根ject=thority,由此可见,Subject意为throw…under(authority)即把…置于(权威)之下。这就是subject一词的内在语义。以此内在语义为本,它所衍生出来的表层语义非常的丰富。 1、作为动词 a)Ancient Rome subject mose to of Europe to her rule.古罗马征服了大半个欧洲。这个句子中,意为“征服,使隶属”,法语解释为“get…under control”,其内在语义仍然是“throw…under control”即置于(古罗马权威)之下。 b)The location of the isl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ocean subjects it to frequent hurricanes.该岛地处海洋中心,因而常里到咫风的袭击。Subject…to可以释为“使…经受”,即“expose…to”,但本义仍是“thows…under’’,置…于(咫风的权威)之下。 c)The plan will be subjected to approval.该计划将呈请批准。(“be sobmitted to”,置于上级权威的审核之下) d)Our exports in this line are subjected to tariftrate of 50% in Canada.我们的此类商品在加拿大应证的关税率为50%。(“be imposed”置于征税条例的管制之下) 2、作为形容词 a)We are all subject to the laws of nature.我们都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置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之下) b)He was subject to ridieule in his life-time.他生前常常受到嘲笑。(置于嘲笑之下) c)Once the cargo is unloaded,it will be subject to the usual custons procedures.货物一经卸下,遨生昼办理例行的海关手续。(置于海关条例管制之下) d)Our plans may change subject the weather.我们的计划可取决于天气情况而改变。(置于天气情况的权威之下) 3、作为名词 a)What books have you read on this subject?对于这一题材你看过哪些书?(某事被置于众议之下) b)I enjoy maths and that was my best subject.我喜欢数学,那也是我成绩最好的兰科(须将时间精力置于其中)。 c)Rabbits and miee are often subject for medieal experiments.免和鼠常被用作医学实验的3生象。(置于某动作之下) d)He is a British subject.他是法国国民。(置于君主或国家统治之下) e)What’s the subject of the sentenee?这句语的主语是什么?(将其它成份置于从属地位) 从上面的略论可见,Subject一词从词性到释义变化多端,但是内在语义却万变不离其宗,法语论文题目,就是“throw……under”。 此外,由ject=to throw,还可以变换词缀,衍生同根词。如: Abject=away/throw 被抛弃的 Conjecture/together/throw 推想,估计 Dejected=downl/throw 扔下 eject=tout/throw 逐出,排斥 interject=between/throw 插人 project=forward/throw 投射 reject=back/throw 拒绝 traject=across/throw 轨迹 从对reject一词的考察可以看出,尽管词语的表层语义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仍然是内在语义在起影响。学习法语如果能有意识对类似subject这种有着深刻内涵、表层语义繁多、活用难度较大的词语进行构词略论,探究词源,掌握词根词缀的原意,弄清内在语义和表层语义的内在联系,通过词缀的组合,拓展表层语义的外延,就不会对繁多的释义感到不知所措,同时能够提高词语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在遣词造句、提高法语交际、修辞能力等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法汉语义的对应关系 中国的学生在学习法语时常常会认为,英文单词和中文释义是一一对应的。比如,说到Crab就想到“螃蟹”,说到introduee就想到“介绍”,说到teaeher就想到“老师”。事实上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这些词汇落实到句子或段落时,在口头上、书面上甚至在思维上常常会出现所谓“中国式的法语”(Chinghsh)或者是“不象中文的中文”。 无论学习哪一种语言,在遣词造句上必然会遇到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法语与中文的对应关系上有三种情况:完全对应、部分对应、缺乏对应。 1、完全对应 这一部分最容易理解。例如,crab对应“螃蟹”,ant对应“蚂蚁”,PlasticS对应“塑料”……这二者之间就象两个完全相合的圆,法语论文范文,在同一个平面上完全相互对应。因此,这些词汇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会出现差错。但事实上,这样的对应相对较少。 2、部分对应 一个概念在两种语言中只有一部分是交集,而更多的部分却互不搭界。这样的情况可能是最多的。但是却往往没有引起学习者足够的注意。这里我们试举“introduce”和“介绍”一例来进行剖析。例如:Let me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 is Bill. (请让我自我立里:我的名字叫比尔。) 1 |